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0)85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别的朝代,他是唯一的一个由农民起义军骨干为核心建立的王朝,并最终由农民起义军推翻。

也就是兴于农民起义,成于农民起义,且亡于农民起义,是历史上各朝代中的唯一。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在明朝前后的王朝,很多是因农民起义反抗前朝而诞生,但建立者和推翻者,却未必如明朝一般,都是农民起义军。

建立明朝的是朱元璋,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

两位农民出身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分别在元末和明末,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也都经过十多年奋斗,推翻了大势已去的前朝。

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屹立了276年(算到崇祯朝,如算到永历朝是294年),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朝只坚持了1年零4个月(从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到李自成身亡)。

朱元璋和李自成都是一样的农民成分,都是造反,为什么朱元璋能成功,李自成却失败了?

从战略战术上来讲,朱元璋是种田式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后发制人。

李自成是流动式的大范围游击战和运动战(战术老祖宗是另一位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凭此慢慢消耗掉明朝的元气,等到明朝虚弱无力时,就直捣黄龙。

从短期结果看,两人都达成了自己的愿望,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李自成推翻了明朝。

可最终的结果是,朱元璋成为正史记载的明太祖,李自成成为正史记载的流寇。

两人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有政治、军事、经济、战略等全方位的不同。

全方位去阐述的话,那可以写一本书出来,本文写不了那么长,只聊聊最核心的不同点。

关于最核心的不同,我认为就一条核心,即朱元璋跟读书人,也就是士绅阶级合流了,而李自成始终排斥士绅阶级,一直保持着所谓农民起义军的纯洁性。

有句俗话讲得好,叫“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也就是打天下要靠武力,治天下靠文治。

可实际上,打天下也离不开文治,忽视这个的造反者,几乎不可能成功。

从历史记载来看,朱元璋在这一点上,显然远远强于李自成,也强于历史上诸多有名的农民起义军领导人。

朱元璋从红巾军郭子兴部脱离自立后,就有意识地招揽士绅阶级中的人才为其所用。

从李善长到朱升,再到刘伯温、宋濂,无论是乡野遗民,或是曾为元朝效力的读书人,只要愿意帮助朱元璋,他都倾心接纳,并不为此前的立场不同而心生羁绊。

朱元璋占领南京后,还专门建造了一座礼贤馆,广纳四方英才,其想招揽的最主要对象,就是各地的士绅阶级。

没有士绅阶级的支持,朱元璋根本无法稳定地方,无法在领地内发展经济,无法制造舆论,无法治理领地,无法完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比如,朱元璋打下南京作为根据地后,马上置营田司“以修筑提防、专掌水利”,并“分遣儒士者告谕乡邑,劝农桑”。

这样的积攒经济实力的行为,没有士绅阶级的帮助,只靠徐达、常遇春、汤和等一帮武夫的话,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

再如刘伯温,张昶(胡军版电视剧《朱元璋》中吕昶的原型人物)等在元朝当过官的读书人,有他们的帮助,朱元璋才能够对元朝有充分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小才当知县,大才当管家、谋士,朱元璋创业时,对以读书人为主的士绅阶级可谓是来者不拒,积极接纳,一直在准备着从农民起义军到统治阶级的转变。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什么要公开承认元朝的统治,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朱元璋的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曾为元朝效力的士绅阶级。

不承认元朝,如刘伯温这样的参加元朝科举,还成为进士、官员的士绅们,该如何自处?

承认元朝,是稳定队伍的一种妥协,让刘伯温们能安心继续为新生的大明朝效力。

朱元璋建国后,对以读书人为主的士绅阶级在态度上很苛刻,动不动就举刀杀人,可事实上,读书人在明朝获得的待遇,是此前的历朝历代所没有的。

如宋朝,读书人需要中了进士成为官身后,才有免税的资格,而在明朝,朱元璋大方地从读书人考中秀才起,就开始给予免税优待。

这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读书人的一种酬谢和拉拢,酬谢他们在自己创业时的帮助,拉拢他们继续给明朝卖力。

总的来讲,朱元璋其实是很重视读书人的,并依靠由读书人形成的士绅阶级打天下和治天下。

至于会有人提出的宋、明两朝工资待遇的对比,不是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就不多讲了。

实际上,朱元璋给明朝官员制定的工资待遇并不差,明朝官员的工资低是整体税收的降低、金融政策乱搞,以及物价控制不得力,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朱元璋及其后代子孙对此有一定责任,但这是知识的欠缺和政策的错误造成的,而非有意苛待官员。

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看我写的文章:朱元璋高薪养廉,明朝官员为啥却凭工资无以养家?这锅到底谁背?

再来说李自成,和朱元璋一开始就刻意拉拢士绅阶级不同,李自成从始至终就没能跟士绅阶级合流。

或许李自成有过相关的意识,想要得到士绅阶级的帮助,建立政权后也举行过科举,想拉拢士绅们。

但他及其部下对待士绅们的行为,即烧、屠、抢等行为,却让士绅阶级视李自成们为死敌,只有被动的妥协,没有主动的靠拢。

历史上,李自成身边的几名主要谋士中,学历更高的不过是举人,如牛金星、李岩。

就这区区几人,他们还是因为被迫害后,才被迫加入农民起义军,心理上并非主动。

李自成如想经营地方,没有人才,士绅阶级坚决 *** 。

古代皇权不下乡,没有士绅阶级的帮助,李自成即使想建立稳固的根据地,都无法落脚。

李自成正式建立政权是在明崇祯十六年,地点是襄阳,这还是因为当地的士绅阶级,被农民起义军来来 *** 的清洗,被清洗得差不多了,才能站住脚。

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后,李自成宣布只接受明朝四品以下官员的效力,熟知全国情况,或了解清朝情况的高级官员一个不要。

并默许刘宗敏们对包括愿意为他效力的官员在内的士绅阶级施以“拷饷”,彻底失去了士绅之心,连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败于吴、清联军之手,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情报的欠缺,对清军的完全不了解。

而清军相关的情报,在北京城内全都有,相关的官员也有,可李自成的行为,却让这些官员不敢提醒李自成,或因为恨上了李自成而故意隐瞒。

当然,即使李自成没有在山海关大败,由于他进入北京城后,依旧苛待士绅阶级的行为,想真正稳定大顺朝的统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比起李自成,不说两百多年前的榜样朱元璋了,就是一直偏居关外的清朝,都知道拉拢士绅阶级,才是稳固统治的核心。

李自成始终忽视了士绅阶级的作用,不拿他们当回事,不愿意和士绅阶级消除敌意,也就只能吃下失败的苦果了。

总结,同为农民起义军领导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成功使之延续,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朝并迅速消失。

两人或其建立的势力集团,归根结底的区别就是,朱元璋通过接纳士绅阶级,成功完成了从造反者向统治者的身份转变。

而李自成却始终没有走出这一步,或者说,当他想走出这一步时,却因为此前的行为导致的严重的隔阂,让这一步迈不出去。

这是朱元璋和李自成同为农民起义军领导人,也都能推翻一个朝代,但朱元璋之所以成功,而李自成之所以失败的核心不同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440.html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的相关文章

吴起在被杀的时候 吴起为何要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吴起在被杀的时候 吴起为何要趴在楚悼王尸体上

兵家“亚圣”吴起被杀的时候,为什么趴在楚悼王尸体上?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起被称为兵家“亚圣”,与“兵圣”孙武并称为“孙吴”,是战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吴起是卫国人,他的伟大老乡还包括商鞅,吕不韦等人。吴起的一生,用两句话概括就是...

苏亮: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苏亮:南北朝时期西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苏亮(?-551年),字景顺,京兆武功人,西魏大臣。泰山郡太守苏祐之子,中书侍郎苏湛之兄。出身武功苏氏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魏时期跟随约齐王萧宝寅,后跟随宇文泰西入关中,历任吏部郎中、中书舍人、秦州司马、黄门侍郎、都官尚书、使持节、代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对清朝妃子们每天生活在勾心斗角中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妃子并非都像电视剧上面演的那样整天无所事事、勾心斗角,她们也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清朝皇宫制度非常严格,皇帝祖上定下的规矩不但对自己严厉,对后宫妃子也是非常严格,容不得一点差错。这里就说明下,清朝妃子每天都在...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三国时期的东吴四大都督分别是谁?孙权对他们有何评价?

吴国,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都是一顶一的英杰之才,为孙权坐断东南与曹刘相抗贡献了很多。那么在孙权心目中,他对于周瑜、鲁肃、吕蒙是如何评价的呢,谁的地位最高?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宋朝时期的士大夫是什么地位?权利有多大?

士大夫作为宋代的政治主体和文化精英,宋朝之兴盛自然离不开其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是自汉唐盛世之后的另一个盛世王朝。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可见宋朝的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高峰,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得益于宋朝...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在史学方面,范晔有哪些突出成就?

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郡顺阳县人。南朝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官员。东晋安北将军范汪曾孙、豫章太守范宁之孙、侍中范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范晔出身顺阳范氏,博览群书。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即位后,出任冠军(刘义康)长史,迁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