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6-01)1670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丢掉江山?打不过朱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有句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建文帝朱允炆就是不听明太祖朱元璋生前的遗言,最终丢掉了江山。

朱元璋死前就知道,自己这个孙子太嫩了,斗不过燕王这些藩王,便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三步走的战略,既能循序渐进地削弱各藩王的实力,又不至于激反各个藩王,谁知道朱允炆没按照这个战略步骤走。

他继位之后,自以为少年天子,意气风发,受到黄子澄和齐泰等人一蛊惑,忘记了朱元璋的教诲,着急忙慌就匆匆削藩,终于逼得燕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了。

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太嫩,又用人不当,哪里打得过老奸巨猾又久经沙场的朱棣,所以最后丢掉了江山。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公元1391年,即洪武二十四年,这年八月,被明太祖朱元璋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因病去世。

九月,朱元璋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成为新的皇储,将来的大明皇帝。

朱元璋之所以隔代传位,是看上了朱允炆跟他爹朱标一样,比较宽大仁厚。

可是几年之后,已经垂垂老矣、行将就木的朱元璋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允炆的那些叔叔们,那些亲王藩王们,特别是包括燕王朱棣在内的九大塞王,对年幼稚嫩的朱允炆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面对不少的内忧外患,为了解决这些内忧外患,才滋生出藩王的问题,特别是为了外患北元,朱元璋给了藩王兵权,导致九大塞王个个实力雄厚,尾大不掉。

内忧外患的内就是一大帮功臣,虎视眈眈,对大明朝未来的继承人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这些功臣,哪个不是战功赫赫,哪个不是久经沙场,朱元璋担心自己一死,难保他们不会争夺明朝的江山。

所以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先是废除宰相,后是大杀功臣,经过胡惟庸和蓝玉两个大案,大明朝的开国功臣被他屠戮殆尽,已经没人再能翻云覆雨了。

即便如此,朱元璋仍是不放心,他大封儿子为藩王,给藩王护卫亲兵和当地镇兵的指挥权,使藩王能够有效地震慑各地的功臣。

内忧外患的外就是北元的威胁,朱元璋害怕他们卷土重来,因此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定都南京,而是要选择一个更好的都城,既能抗击北元,又能统治全国,太子朱标就是去西安考察迁都时染病身亡的。

既然迁都的事儿一时半会解决不了,那就尝试灭了北元,于是朱元璋派手下大将多次到边塞要地屯边屯田,甚至主动讨伐北元,力求彻底灭了北元。

然而经过徐达、冯胜、蓝玉等人多次北伐,北元虽然元气大伤,却并没有被彻底消灭,还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于是朱元璋又想了一个办法,分封藩王,把自己的儿子们封为藩王,派到边塞之一线,给予护卫府兵和镇兵的指挥权,有他们在,大明朝能够随时调集兵力抵抗北元恢复精力之后的南侵。

朱元璋的二十几个儿子,全都封了藩王,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年龄,这些藩王又分为内藩和外藩。

所谓内藩,就是在后方内地的藩王,比如开封有周王,武昌有楚王,青州有齐王,长沙有潭王,兖州有鲁王,成都有蜀王,荆州有湘王,桂林有靖江王。

这些藩王都在内地,不负责边塞的防务,只是帮助地方上稳定局面、震慑功臣而已。

所谓外藩,就是封在边塞之一线的王,之一线诸王的任务是防止北元入侵,凭借天然险要,建立军事重点,有塞王之称。

当时明朝号称有九大塞王,即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

北联开原,控扼东北诸部族,以广宁为中心,建辽国;经渔阳(今河北蓟县)、卢龙,出喜峰口,切断北元南侵道路,以大宁为中心,包括今朝阳、赤峰一带,建宁国;北平地势险要,建燕国;出居庸,蔽雁门,以谷王驻宣府(今河北省宣化),代王驻大同;逾河而西,北保宁夏,倚贺兰山,以庆王守宁夏;又西向控扼河西走廊,扃嘉峪,护西域诸国,建肃国。

这些王都是一些年龄较大又能力比较强的,他们能带兵打仗,能当作将领用,而且朱元璋平常还刻意培养他们的军事能力,让他们跟随大将出征打仗,从而锻炼他们。

像晋王和燕王,就多次跟着冯胜、傅友德等人出塞伐元。这也是后来燕王能打败建文帝的原因之一,朱棣的军事能力远强于成长于深宫的朱允炆。

不但如此,朱元璋还给了这些藩王统兵和指挥军事之权。

所谓统兵权,是指每个藩王都给他们府兵,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每个卫有五千六百人,卫下面是所,每个所是一千二百人。像锦衣卫也是一个卫,只是属于比较特殊的,有三千多人。

明朝的藩王的府兵,基本上少的是不到一个卫,有甲兵三千人,多的达到三个卫甚至四个卫,有甲兵一万九千人。

至于九大塞王,因为处于边疆抗元之一线,府兵更加的雄厚,给加派了特殊的护卫军,像宁王所部,就带甲八万人,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蒙古骑兵,骁勇善战。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朱元璋还特别恩准,将自己的禁军羽林卫,拨出一部分人来,给秦、晋、燕三王的护卫特别补充兵源,所以他们兵力也很强,仅次于宁王。这也是朱棣后来敢清君侧造反的底气,手里有兵。

所谓指挥权,是指把藩王所在当地的镇军或边军的指挥权,也交给藩王。

我们前面讲的那都是各个藩王的府兵,是他们的亲卫军,护卫军,下面要讲的是朝廷布置到当地的军队。

这部分的军队,当地的将领,必须得到朝廷和藩王的双重许可,才可调动,而且朱元璋有时候把这部分的指挥权,交给藩王或直接空降的大将。

当年朱元璋为了防止北元南侵,不但在边塞布置塞王,还必须在边塞布置常规的边防军,这些边军平时屯田屯耕,战时组织起来打仗。但是,朱元璋对这些边军也不放心。

于是他对这些边军的调动,设了双保险,要调动边军,必须得到朝廷的符印,光有符印也不行,也调不动,还必须得的当地藩王的同意。

比如燕王朱棣所在的北平,那里的边军,不但当地的将领调不动,就算朝廷空降一个大将过去,也调不动,还得朱棣同意之后才指挥得动。

朱元璋的目的就是要用自己的儿子们,监视控制边军,防止他们拥兵作乱。当然,这得有个前提,父子同心。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所以,到了建文帝的时候,作为叔叔的朱棣,跟建文帝不是一条心,就把这些边军收为己用,调集他们南下清君侧了。

从上面藩王的形势我们看得出来,垂垂老矣的朱元璋,为何担心皇太孙朱允炆降不住他那帮藩王叔叔了。

因为那些藩王,特别是九大塞王,个个手握雄兵,带甲数万,而且久经沙场,都是一些老奸巨猾之人。

因此,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朱元璋,开始为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铺路,要削藩,而且得慢慢地削藩,否则容易引起激变,甚至叔侄会兵戎相见。

这时候朱元璋跟朱允炆有一段对话,给朱允炆留下了削藩的三步走战略。

有一天,朱元璋对朱允炆说:“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

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自然需要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诸王呢?”

朱元璋反问朱允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那该怎么应对呢?

朱允炆回答说,应该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如果诸王不听劝告,不遵朝廷的旨意,不敬皇帝,则应该削减他们的封地,减少他们的府兵数量。

如果诸王仍然不老实,就把那个王调走,从而削弱他的势力。

如果诸王还不听命,就兴起大兵讨伐他们。

朱元璋认为,朱允炆说的这一战略,确实无可代替,是唯一正确的战略。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我们看这个削藩的战略:

之一步,就是先礼后兵,警告心怀不轨,违法作乱的藩王,并通过削减封地和府兵的方式惩罚他们。

如果这些藩王老老实实,忠心于朝廷,自然不用进一步削藩,问题是他们并不老实。

第二步,如果哪个藩王还不遵纪守法,还跟朝廷对着干,就把他调走。

把藩王调走,他们就没有自己的势力了,特别是九大塞王,个个手握数万精兵,把他们调到内地去,最多就给他几千护卫人马,他就不敢跟朝廷对着干了,这相当于夺了他们的兵权。

第三步,如果这些个藩王不听调遣,赖在原地不走,那只好派大军剿灭了。

他们藩王们,单个来说也就数万人马,朝廷有几十万上百万大军,自然可以打败他们。

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这三步走的削藩战略,不得不说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如果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容易激发突然的变故。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可问题是,朱允炆太急切了,他受到手下两个宠臣黄子澄和齐泰的蛊惑,根本没按照自己的战略走,他一年之内削了四五个王的藩国,打草惊蛇,让燕王有了戒备。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废周王橚为庶人。建文元年四月湘王柏惧罪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废岷王梗为庶人。

燕王朱棣看到这种状况,哪能不心惊,过不了多久,就要轮到他了。

于是,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杀掉朝廷在北平的地方大吏,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援引祖训,入清君侧,称其师曰“靖难”。

这里要说一下,燕王的清君侧,可是师出有名的,这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训》里有据可查的,这也是当年朱元璋给藩王的一个特权: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只不过,燕王却没得到过建文帝朱允炆的密诏而已,是单方面的清君侧,所谓奸恶,就是怂恿建文帝急切削藩的黄子澄和齐泰二人。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黄子澄和齐泰是朱允炆做皇太孙时,东宫里的老师和属官,他们两个都是书生,属于纸上谈兵,对军国大事根本没什么经验。

他们只是仗着朝廷兵多,一味地怂恿朱允炆急切削藩,却没想过后果。

他们哪里知道,打仗不光看兵力的多寡。

这两个人也算饱读诗书,难道就不知道当年魏将吴起,只带领五万魏武卒,就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的事儿吗?

惠帝为皇太孙时,尝坐东角门,谓子澄曰:“诸王尊属拥重兵,多不法,奈何?”对曰:“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太孙是其言。

当燕王朱棣带领大军南下的时候,建文帝还在跟方孝孺、陈迪一些文士讨论周官法度,更定官制,讲求礼文。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之后建文帝匆忙派耿炳文带领大军前去剿灭燕王,耿炳文是当时明朝开国功臣里硕果仅存的一位大将,久经沙场,经验极为丰富,然而,只是因为他吃了燕王一次败仗,就被建文帝给撤掉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换将更是兵家大忌,建文帝将经验老到的耿炳文换成了素不知兵的勋戚李景隆,可谓不懂军事,又不懂用人。

李景隆刚一上阵,果然就吃了一个大败仗,幸亏有个盛庸,颇晓军事,又骁勇善战,最终在济南大败燕王,挽回了局面,数月之后,盛庸为主将,又大败燕兵于东昌,燕大将张玉战死,精锐丧失几尽。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后来燕王卷土重来,徐达的儿子徐祖辉,跟燕王打了个半斤八两,燕军正想班师回北平呢,谁知道建文帝又听信谗言,把徐祖辉又给撤回南京了。

这给了燕王机会,燕王趁机指挥大军,一路攻城略地,掩杀到了南京城下,最终攻下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手握优势兵力,却不会用人,两次撤换能打的主将,导致他最终败给了燕王朱棣。

南京城破后,据说朱允炆自焚而亡,最终丢掉了江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439.html

“朱允炆为什么会丢失江山 朱允炆是打不过朱棣吗” 的相关文章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北魏至隋朝大臣,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梁毗(527~610年),字景和,号长璞,安定郡乌氏县人,北魏到隋朝大臣,兖州刺史梁茂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北周武帝时,举明经,累迁布宪下大夫。参与灭亡北齐,授并州别驾、仪同三司,册封易阳县子,迁武藏监。隋文帝受禅,历任治书侍御史、大兴县令、京兆郡丞,出任...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雍正盛宠李卫长达十三年 乾隆为何不待见李卫

还不知道: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何不待见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朝天子一朝臣”在前面一个朝代受宠的大臣,到了后面一个朝代,可能并不被皇帝待见。因为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治国理念,李卫就是这个不被新朝皇帝乾隆帝待见的大臣。他身在庙堂,兼顾江湖,雍正宠他13年,乾隆为...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有人说顺治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 顺治究竟是谁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顺治是谁的儿子?为什么有人会说他是多尔衮或洪承畴的儿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顺治,名福临,是皇太极和孝庄太后的儿子。在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要确定一个孩子的生母是谁,是很容易的;要确定他的生父是谁,就有些难度了。之所以有人说顺治是别人的孩子,...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东汉末年宗室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年(19...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上如果没有放走曹操,会发生什么?

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时。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的确败走华容道,但此时追击他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这里单从小说《三国演义》的角度来探讨这个话题。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三国演义》中很精...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仁厚爱民 最后为什么让上万人陪葬

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为何会要求上万人为他陪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倘若说起汉景帝的话,世人都会称赞不已,此人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子,孝文皇后窦氏(即窦太后)所生,也是西汉时期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十分朴素,仁厚爱民。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从来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