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氏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被送进宫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当中,皇太后是很多后宫女人向往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大千世界,真真是无奇不有。
“玩火尿床!”这是我们小时候,大人为了阻止我们玩火,经常耳提面命的一句话。尿床,是你我儿时的“必修课”,不足为奇,但如果我要告诉你,一个人长大后还尿床,是不是就非常尴尬了?而对于此事,另外一个人却评价说是:这是大富大贵之相。这种情况不免又让人浮想联翩了。
北宋时期,有个较为著名的宰相名叫苏颂,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水运仪象台。李约瑟博士评价他为“中国古代和中世纪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和科学家之一”。
古代可没有电热毯,也没有电暖宝,所以退休后的苏颂便想给自己找了一暖床丫鬟。苏颂虽然赋闲在家,但还有太子太保的荣衔,以及赵郡公的爵位,仍旧显赫无比,所以很多女子也愿意给苏颂“端茶倒水”。而苏颂对侍寝丫鬟的要求,首先是长得好看,其次是会照顾人。通过选拔,有一个女子被苏颂看中。
当晚,丫鬟已经将床暖好,正当苏颂上床的时候,他竟然发现这丫鬟尿床了。古代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这在一般人看来,丫鬟肯定会被处死,至少是被逐出府邸。但苏颂并没有这么做。非但如此,第二天,他还亲自把这个丫鬟送进皇宫。从此, 丫鬟的命运惊天逆转。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01
宰相的暖床丫鬟
先说说这位北宋的宰相。
翻阅史料可知,苏颂是北宋中期的官员,同时他还是一位天文学家、药物学家。事实上,他还是一位发明家。
苏颂发明了我国之一个天文钟:水运仪象台。著有《新仪象法要》、《图经本草》、《苏魏公文集》等书。作为一名朝廷高官,能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可见,这位宰相的确才华横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宋徽宗即位后,苏颂加官进爵,官至太子保,封赵郡公。
晚年的苏颂虽辞官还乡,定居丹阳,但他的爵位依然存在。苏颂虽然享受高官厚禄,但他却不像其他那些达官显贵有三妻四妾,史料记载,他只有一个正室。至于他有没有其他嗜好,便无从查起了。
退休后的苏颂赋闲在家,某日他突发奇想,想找一位暖床丫鬟,以便在自己不便时方便侍寝。然而令她没想到的是,这边刚刚找到,那边他就后悔了。
虽然是个老人,但由于家庭地位显赫,所以应征暖床丫鬟的女子还是挤破了门槛。在古代女子本没有什么社会地位,若是生在穷人家,那大多也不会有什么好去处,不是被卖掉做丫鬟,就是卖给人做小妾之类的。暖床丫鬟,虽然平日没什么活只要服侍男主人的生活起居就好,但是其中的辛苦和艰辛也不少。只是,这对于旧社会的女子来说,也是一个好差事了。
最终,苏颂选一个品貌兼具的女子当暖床丫鬟。晚上,正当苏颂掀被子上床时,顿时哑然失笑。
《思陵录》:
初携登颂榻,通夕遗溺不已。
大意就是,这个暖床丫鬟有个不好的习惯——尿床,而且不是一天,也不是尿一下,而是整晚。这让年迈的苏颂不知如何是好。丫鬟起先是恳求苏颂的原谅,可后来苏颂却对丫鬟说:
此甚贵,非此能住,宜携以入京。
苏颂说,他近来夜观天象,其实对于这件事他早已猜到,这是大富大贵之兆,是好事!苏颂接着说,老夫这儿庙小,容不下您这尊大佛,明日我带你去找个大庙吧。就这样,此女被苏颂炒了鱿鱼。
整整一宿,婢女夜不能寐,对主人的话将信将疑。然而第二天,苏颂真的拉着这位婢女上京了。
02
先入端王府,后生下龙种
历史呈现给我们的往往只是一面,而我们也只看到历史的冰山一角。苏颂为何会这么笃信一个丫鬟命格显贵,为何执意要送她入京,这也让人匪夷所思。
来到京城,丫鬟被安排到一处道观居住。彼时恰逢宋哲宗招选侍女,而皇帝也会从中选择数位侍女送给诸王。在苏颂的引荐下,由武将李从约为其推荐,让这位暖床丫鬟顺利地进入了端王赵佶的府中。
虽然自己的身份依然是个婢女,可这毕竟是端王府,如果他日得宠,枝头变凤凰也不是不可能。于是她仍然将苏颂的话记在心间,她始终在等待一个机会。只是左等右等,迟迟等不来好机会。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病逝。因哲宗无子,端王赵佶接替皇位,是为宋徽宗。作为贴身丫鬟,这位婢女也跟着搬进了皇宫。虽说终日在皇帝身边,但皇帝身边嫔妃如云,又怎么会临幸于她呢?此时,她结识了皇帝宠妃郑氏的一名侍女乔氏。
同为婢女,两人一见如故,情同姐妹。两人甚至还曾彼此立下誓言,如哪一方今后富贵荣华,定不可相忘于对方。无巧不成书,乔氏最后还真的被好色的皇帝临幸,被封为贵妃。而乔氏也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她乘机向赵佶推荐了自己的姐妹韦氏。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可以猜出,当初给苏颂暖床的丫鬟正是日后的韦太后。
韦氏是幸运的,她的肚子很争气,被皇帝临幸后很快发现自己怀上了龙种。要知道,在古代是母凭子贵,不过韦氏仅仅从婢女晋升为婕妤。我们知道,宋徽宗赵佶在书法上很有造诣,著名的“瘦金体”就出自他的手。但赵佶也是贪恋美色的帝王,喜新厌旧的他,好像在不久之后就把韦氏给忘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儿子不受待见,韦氏自然也变得落寞起来。在这讳莫如深的深宫大院,除了跟儿子相依为命,就剩下乔氏与自己相依相伴了。
对了,韦氏的这个儿子,不是别人,正是皇九子赵构。
03
洗尽铅华,归于平淡
提及韦氏,不得不提“靖康之耻”。
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导致北宋灭亡。在这场惊变中,宫中3000余人包括徽钦二帝和韦氏,都被金人俘虏,国库也被金人一扫而空,但此时赵构在金为人质,正好躲过一劫。
被掠者日以泪洗面,虏酋皆拥妇女,恣酒肉,弄管弦,喜乐无极。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抵上京,韦贤妃以下300余人入浣衣院,之后,她也和其她北宋妃子一样,被褪去上衣,被金太宗施以“牵羊礼”。相比较朱皇后的性格刚烈来说,韦氏遭受百般 *** 最后还是忍了下来,开始过起了下人生活。此时,韦氏估计早已忘记当年苏颂对自己说的话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段糟心的岁月,没有磨灭韦贤妃的信念,但是却给她日后回归大宋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其中最让大宋百姓恶心的是,韦贤妃曾经嫁给完颜宗贤,而且还生了一个儿子。当然,这是后话。
韦氏这一待就是16年。当时作为宋朝的唯一皇子,赵构最终在南京称帝,重开宋朝气象,只是这已不再是北宋的时局。为了表达自己的孝道,赵构遥尊自己的母亲韦氏为皇太后。为了接触边患,赵构还是以尽孝为“遮羞”,主动示好金国,最终签订了“绍兴协议”。协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进贡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东以淮河中、西以大散关为界。金国则遣返韦太后,并携徽宗皇帝及皇后郑氏灵柩回宋。
宋金议和,韦氏行将离开。这时却有2个“插曲”:作为昔日的好姐妹乔氏,得知闺蜜能重回故土,开心不已。她记着曾经“苟富贵无相忘”的誓言,就拿了些金银细软,期待韦氏回去后,能把自己也接回家。韦氏给了乔氏希望,她满口答应,只是等到自己回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后,她早已把昔日的姐妹情忘得一干二净。而金国那边的乔氏仍然在苦苦地等待;除了乔氏,归心似箭的还有宋钦宗赵桓。
若说乔氏还有希望回到南宋的话,赵桓根本没有可能再回故土。毕竟韦后不想让自己不堪的往事在南宋有更多人知道,更不想钦宗对儿子皇位构成威胁。为了打消赵桓的疑虑,韦后甚至信誓旦旦地发誓说,如果自己不来救他就瞎了自己的双眼。
果不其然,回到南宋的韦后真的食言了,只不过那毒誓却应验了。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冥冥之中天道轮回呢?在临安皇城之中,赵构早已为母亲建了一座慈宁宫。史书记载,韦后上床以后“交足而坐”,可见,韦氏早已养成了金国生活的习惯。为了缩小自己在金国往事的知悉范围,韦后让赵构对昔日接自己回国的那些王公使臣进行一场整肃。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这场整肃中,蒙冤而死的皇亲国戚也不在少数,韦后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将自己16年的欺辱生活统统“埋葬”,然而有些事却欲盖弥彰,难以隐藏。
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韦太后去世,享年80岁(也有记载为90岁终),因民间传言太后在金国嫁人生子,赵构为降低谣言,故意把太后年龄增长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