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7-09)460

对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功臣张良晚年为自保有多拼?

秦王扫六合一统中原,奈何秦二世昏庸无能,秦朝的统治二世而亡,接替秦朝江山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能够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最主要还是依靠自己身边能臣贤相的辅佐,如萧何、樊哙、张良等。

惋惜帝王多疑心,这些能臣贤相在汉朝建立之后不得不以各种方式退出朝堂以求自保,张良也不例外。

出身贵族,圯上受书

张良,字子房,战国时期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曾连任韩国三任丞相,父亲张平亦连任韩国两任丞相,出生在这样的贵族世家,加上张良本人长相俊美才华横溢,得到世人的追捧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奈何张良出生的时机不对,他出生于战国末期,正是秦始皇野心勃勃打算一统六国的时候。

最终的结局我们从历史书上也有所了解,秦王扫六合建立了秦朝,韩国灭亡,虽然张良因未曾在韩国朝廷任职而逃过一劫,但其弟在秦国与韩国的战争中丧生,家破国亡之仇,让张良从此对秦始皇怀恨在心。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在秦始皇东巡的时候张良雇人打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铁锤,还雇佣了一个大力士,让他在发现秦始皇的车架后就用这个铁锤挥向座驾。

张良选定了博浪沙作为自己行刺秦始皇的地点,奈何秦始皇早有防备,所有的马车都是同种规格,这让张良无法辨别秦始皇在哪辆马车上。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让大力士用铁锤攻击中间马车,结果是错的,秦始皇并不在这辆马车上,虽然无功而返,“古博浪沙张良刺秦”却流传了下来。

此次行刺失败之后,张良为了逃避秦王的追捕只能隐姓埋名,有一日张良闲步在沂水圯桥头的时候,偶然碰见了一个穿着粗鄙的老人。

这个老人对张良出言不逊,张良此时已经经历过世间诸多挫折,往日的贵族子弟作态早已放下,面对老人的刁难,张良也应对自若,见张良应对自如,老人觉得张良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同他相约5日后再见。

5日后,张良按时来到桥上,奈何老人早到指责张良同老人相约还不守时,气愤之下挥袖离去,约定5日后再约,张良清楚这是老人的刻意刁难,无可奈何之下却也只能答应。

这样的情形重复了两次,15日后老人见张良确实有诚意,送给了张良一本书,即《太公兵法》。

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这件事就是“圯上受书”事件。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投奔刘邦,成就大业

得到《太公兵法》之后,张良日夜研习此书,终于有所得,后来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的统治,学有所成的张良认为自己的时机已到,于是聚集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意图反秦。

张良深知自己这支队伍势单力薄不足以成事,只能率领这支队伍前往投靠景驹,在路上正好碰见了刘邦,两人一拍即合,张良从此成为刘邦的帐中臣为刘邦出谋划策。

后来刘邦一路高歌猛进攻入咸阳,在进入咸阳之后,看见雄伟堂皇的秦王宫,以及秦王宫中遍地可见的珍宝美人,刘邦一度忘乎所以,置群臣的劝谏于不顾。

最终还是张良站了出来,以秦王的例子劝谏刘邦,认为刘邦不应任由自己沉溺于享乐之中,此时的当务之急应当是想法应对咸阳城外的项羽。

刘邦听到张良的劝谏之后恍然大悟,立马召来群臣商议对付项羽的对策,后来项羽的鸿门宴事件也是张良等人替刘邦出谋划策才使他逃过项庄的刺杀。

若非如此,势单力薄的刘邦绝对会被项羽打败,最终的胜者就会是项羽,刘邦这个名字大概也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微尘。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正式即帝位,称为汉高祖。张良、萧何、韩信等一众忠臣自然也得到了封赏,辅佐的主上登基为帝,张良等人也封侯拜相,往后的人生似乎也应该是从此在朝廷上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伟业,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明哲保身,安享晚年

辅佐刘邦数年,张良清楚刘邦有帝王之能,却也不可避免地拥有帝王常见的弊端:多疑。

张良一众人辅佐刘邦登基,如今朝廷不稳,刘邦还需要他们为自己稳定朝堂巩固统治,等天下太平之后,刘邦必定忌惮这些人的才能,疑心他们的忠心,他们一众人必定不得善终。

所以萧何以自污的 *** 被迫自保,张良托病退出朝堂,只有韩信和樊哙认为刘邦不会对忠臣下手,最终死于非命。

张良早年间就因随刘邦四处颠簸身体留下病根,此时托病退出朝堂也是一个极好的借口,纵使刘邦了解张良的用意也乐见其成。

张良因病在家之后就慢慢斩断了自己同朝中之臣的联系,减轻自己在刘邦心中的威胁,甚至晚年时还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以此表示自己的淡泊明志。

后来是吕雉得知了张良的此番作风劝解张良,认为张良颠簸半生,到了晚年时光没有必要如此委屈自己,张良这才调整了自己的作息习惯。张良虽然在家,但他并未闲着,而是潜心修行黄老之学。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张良本就对兵战、谋略方面极为精通,此番研究黄老之学对他来说并非难事,张良甚至还据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自己所学习的这些知识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儿孙。

这些知识经过代代相传,张良的十世孙张道陵根据这些知识创建了“正一道”,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正一道成为了道教中的中坚力量。时至今日,张良的后人依然在中国的道教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正一道依旧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所以张良适时退出朝堂是一件明智的事情,他退出朝堂斩断了自己加官进爵的前途,却潜心研究黄老之说为正一道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无法评判这两件事孰重孰轻,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若是张良始终活跃在朝堂,他的晚年必定不会如此安逸,甚至可能会同韩信、樊哙一般不得善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7/9153.html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的相关文章

刘邦公布过项羽十大罪状 这些罪名是真的吗

刘邦公布过项羽十大罪状 这些罪名是真的吗

还不知道:刘邦曾经公布项羽十大罪状,这些罪状都是真的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趣谈答案:这十大罪状都是真的,但是刘邦公布的项羽十大罪状,并不是说给项羽听的,而是说给当时自己的部下听的。刘邦奇特的部队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刘邦从最开始的泗水亭亭长,转眼之间就已经变成...

刘备真的不待见刘封吗 刘封的能力又是什么样的

刘备真的不待见刘封吗 刘封的能力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努力向前的刘封,到底受不受刘备待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二次占据徐州时,彻底与曹操闹掰,刘备连续杀了曹操好几元大将,此时二人已成为敌人,在曹操强有力的攻击下,刘备到处逃窜。刘关张正式相聚之前。关羽率先找到刘备,并且带刘备去古城与张飞相聚。在路...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雍正下令处死时,年羹尧为何没有求饶?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雍正的话来说,他和年羹尧是千古君臣知遇的榜样,是要彰显给朝堂与后世的。可是雍正才继位第三年,年羹尧就被革职削爵,又给他列出重罪92条,让他在“狱中自裁”。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年羹尧本向雍正低头告饶的记载。那么,年羹尧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侍尧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人物,他其貌不扬,却很有本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侍尧(?一1788年),汉军镶黄旗人,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二等伯李永芳的四世孙,父亲是户部尚书李元亮。李侍尧值得给读者朋友聊聊,他经历了充当朝廷重臣、因贪污受贿判处监斩候、皇帝重新加以重用...

张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巡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张巡是进士出身,却成为了大唐中期的名将,这源于安史之乱。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至德二年(757年)十月初九,安史叛军攻入睢阳,唐军苦守9个月的睢阳最终陷落。唐将张巡悲痛地向长安叩拜说:“臣竭尽全力死守孤城睢阳9个月,再也无法坚持。臣活着不能杀尽叛贼,死了也要变成厉鬼继续杀敌。”...

赵云在长坂坡大战的时候 曹营麾下名将为何集体沉默

赵云在长坂坡大战的时候 曹营麾下名将为何集体沉默

对赵云大战长坂坡时为何曹营名将不挺身而出,反而集体沉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尽管罗贯中将“赵云大战长坂坡”塑造的无比成功,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但依然难以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这并非曹军针对赵云布置的军事行动,甚至所谓的长坂坡之战根本不是一场战役。赵云大杀四方属于意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