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1)340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打仗,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赏识。

说起诸葛亮,相信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影响,那就是坐着小四轮车,摇着鹅毛羽扇,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形象。这当然得力于《三国演义》和后世传说的塑造,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在大家的印象中,诸葛亮都是运筹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身处茅庐而三分天下,赤壁借东风,空城计退司马,临了鞠躬尽瘁后还能用木雕计吓退司马懿。简直就是全能型选手。

不过,抛开大家的固有印象,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就鲜有胜仗的记录。平南中勉强算一个,之后的出祁山,一次又一次北伐,但都因为种种原因,功败垂成,最后病逝五丈原,也没有完成他说过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今天就让我们看一看,其中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

蜀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悬殊

汉末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表面上看,是魏得天下其二,吴蜀各得其一。但实际上,天下十三州中,魏国已经一统北方九州,孙吴两州,蜀汉在夺走荆州后,只剩下唯一的益州。再加上南中的南蛮诸部偶尔闹一闹,蜀汉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弱一国,在面积上看着是不小,蜀汉包含了今天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四个省市区大部分地方,还包括广西一小部分,但在当时是实打实的欠发达地区,山地众多,根本不利于开发,根据大家普遍认可的说法,蜀汉与魏国在实力方面大约是一比九。古代打仗讲究人口,三国后期人口统计中,魏国人口约为四百四十三万,蜀 *** 口为九十四万,这其中当然有不少水分,但总体数据差距应该是差不多的,即蜀 *** 口约只为魏国的四分之一。

所以,想要以一州之地对抗拥有九州的曹魏,还要主动出击。胜负的天平向那边倾斜可想而知,不过诸葛亮竟然凭借一己之力,多次兵出祁山,打得曹魏雍凉不卸甲,中国不释鞍,纯粹就是诸葛亮的个人实力了,也因此,诸葛位列“武庙十哲”,位列张良之后。不过也仅止于此了,诸葛亮不是张良,刘禅也不是刘邦,更少了陈平,萧何,韩信等一大帮人,三国也不是秦末乱世。能做到偏安一隅,没事出门溜达一圈,搞得整个曹魏都要震上三震,已是极限。想要定鼎中原,实力上就不允许。

纵观历史长河,能做到从蜀地突围,成功一统天下的,只有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而且他当时面对的并不是已成铁板一块的中原,而是群雄割据,这样才能完成各个击破。蜀地拥有天然的屏障,易守难攻的同时,也限制住了进攻的通道。所以,后来的历代蜀中政权,无一不是在中原一统后,被憋死在四川盆地,只有等着被灭的结局。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王司徒

夷陵之战损兵折将

那既然蜀汉这么弱,为什么刘备在的时候能在汉中击败曹操,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呢。很简单,在这一时期,刘备手底下的资源丰富着呢,蜀汉的武将天团一个不少,五虎上将,外加魏延。谋臣这边也有诸葛亮,法正,马良,黄权一众顶级谋臣。除了巅峰时期的曹操手下有差不多的阵容,孙吴这边四大都督一起凑上来都缺了一点分量。

结果先是关羽在更高光的时刻,遭到孙吴背刺,兵败身死,手下荆州兵团或死或降。魏国在得知关羽时候,无不是拍手庆幸,都说,蜀汉,不过是个小国,能成为名将的只有关羽,如今关羽身死,军势已破,自己魏国再也没有什么好恐惧的。

刘备为了兄弟报仇,举倾国之力全力攻吴,结果夷陵惨败,只剩下自己只身成功退回白帝城,这一战,最为致命的蜀汉的中层将领几乎损失殆尽,像是张南、冯习、傅肜、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均战亡,谋士中马良兵败身死,黄权无可奈何投魏,加上前期损失的张飞,黄忠,之后病逝的马超。整个蜀汉,在短短四年之内,精英尽失,开国的众位功绩老臣,所剩无几。

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整个蜀汉就更困难了,武将方面能撑起战局,赵云年事已高,魏延脾气又差,谋臣这一块,剩一个李严还和诸葛亮不对付。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会将街亭交给马谡的原因,除了马谡纸上谈兵的能力确实强外,还有就是诸葛亮无人可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蜀汉到了诸葛亮手里,不仅是不没有米这么简单,而是连锅都快没有。诸葛亮就是凭借这把牌,自己一个人当作十个人用,完成一次一次北伐,能做到输而不溃,已经可以算是“天下奇才”了。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刘备

隆中对失去战略依托

蜀汉要完成鼎定天下,他的纲领性战略就是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隆中对可并不仅限于三分天下,更关键的是,他已经规划好了,三分天下后,如何以弱击强,完成东联孙吴北伐曹魏的目标。

在隆中对里,要完成“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是需要两支部队协同作战的,其中一路率领荆州方面军出荆州,攻击宛城,洛阳,另一路则是率领益州大军出秦川,攻击雍凉,取长安。这样,旧时汉朝的两都在手,自己也不再是偏安一隅,而是攻击到中原腹心。就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

但纸面上的东西规划很完美,现实很残酷,在孙吴夺取荆州后,蜀汉的两路大军计划宣布夭折,从此只能依靠一个不靠谱的队友孙吴,改为由孙吴攻击淮南,完成原本出荆州攻击曹魏的策应计划。而大家都了解,大魏吴王孙权又有“孙十万”之称,啃了一辈子都没有啃下合肥,反而成就了张辽威震逍遥津,止小儿夜哭的军事奇迹。

遇上这样的一个队友,想要有所作为,简直比登天还难,缺少另一路大军的支撑与策应,诸葛亮的北伐也只能是以益州之众定雍凉。几次北伐,效果较好的都是有孙吴策应,而失败也是因为孙吴撤军或是想重新背刺蜀汉,独木难支,导致诸葛亮不得不退军。

一个靠谱的队友有多重要,自不必多言,但再好的队友也没有自己指挥方便。战略要点肯定得把握在自己手中,可以说,在失去荆州后,隆中对就已然宣告破产,从此蜀汉再难寸进,只有等待灭亡一条路。诸葛亮的一次次北伐,也不过是徒劳的延缓着蜀国灭亡的步伐。诸葛亮的北伐并不是要求全胜,而是一种以攻代守的积极防御策略,从这点上说,诸葛亮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也是理所当然。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

蜀国内部势力的动荡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的背后是扶不起的阿斗,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当年白帝托孤,刘备都说出了“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话,先不管屏风后是不是藏着五百刀斧手,也不管这是不是刘备的政治手段,要是刘禅真的烂泥扶不上墙,诸葛亮可是拥有废立之权的。而汉朝也有托孤大臣废立天子的传统,比如霍光废掉昌邑王。所以刘禅完全不敢乱来,在诸葛亮当政的时候,刘禅明确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就是说,大军政治上诸葛亮说了算,自己这个蜀汉皇帝只管祭祀礼仪方面的事。

蜀汉在诸葛亮当政时期,整个局势可以说是非常稳定,诸葛亮的权威从未遭受过挑战,但这并不能说明,蜀汉就团结一心。这其中还牵扯益州本地士族、荆州士族以及北方士族之间的明争暗斗。

当年刘备满世界流亡的时候,他身边拥有一大批忠心耿耿的老部下,这也是他能一次次东山再起的资本,随着刘备入益州,这些老部下自然水涨船高,成为从龙功臣。这自然就影响到了益州本地士族的利益,加上关羽主政荆州以及落败,荆州的士族背井离乡来到益州,又形成一股新的实力。 *** 错综复杂,一直持续到蜀汉败亡,也没能真正拧成一条绳。

所以,看蜀汉历史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局面,诸葛亮在外一路高歌猛进,成都就会有人喊国势日衰,穷兵黩武,这个时候诸葛亮就不得不安抚。到了诸葛亮死后就越发明显。益州士族代表人物谯周,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后来邓艾濒临成都时,又力劝刘禅投降,这无非就是利益使然,并不是人人都能一统思想,做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自身的谨慎性格

前面分析了很多,都是从客观上说明,诸葛北伐很难成功,这一条则是主观上的,尽管诸葛亮是武庙十哲。但他并不是完人,诸葛一生唯谨慎,过于谨慎就是他的缺点,这里就要说道被人津津乐道了几千年的公案,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的计谋也不是他的原创,而是借用了兵仙韩信当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就是由魏延自己亲率五千精兵从崎岖陡峭的子午谷突破,迅速突击到长安,趁着守军不注意,一战而定长安和潼关,这个时候,再由诸葛亮从斜谷进军,完成在潼关完成会师。

不得不说,魏延的这一战略非常具有想象力,同时也抓住了蜀汉北伐战略的最关键点,那就是争取时间,诸葛亮北伐最重要的就是趁着曹魏还未反应,迅速攻取战略目标,这样才能一战功成。诸葛亮在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采纳魏延的计策,从而使北伐大军又一次陷入到要与曹魏对峙的局面,再无获胜希望。

后世无数名家都评价过魏延此策,有人认为这条计策太过凶险,操作不当,魏延连同五千精兵都得打水漂,这个计策,后世明末高迎祥就干过,冒雨奇袭子午谷,刚出谷就被孙传庭堵住,全军覆没。所以说危险系数太高,而另有人认为,可以一试,即使失败损失的只是一部偏师,而成功了就是真的“还于旧都”,这收益同样非常巨大。

只从得失的角度看,无疑应该采纳子午谷奇谋。前面说过,蜀汉和曹魏的实力是一比九,想要靠着微操技术正面突破显然是无法翻盘,这个时候应该也必须出奇招,相信诸葛亮也明白当时的局势,拼还有一线生机,不拼就只能慢性死亡。不过也就是早死晚死的事。但诸葛亮依然选择了放弃,不了解他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无论如何,失去了这次机会,也就失去了北伐胜利的机会。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

总结

综合以上看来,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北伐一直难有建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并非是自己的原因。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历史允许大家想象如果。如果没有夷陵之战,蜀国各层军官齐备,那北伐还会像是历史上那样被动吗?很明显的一件事情就是,如果马良还在,那后来守街亭的就肯定不会是马谡,也就没有京剧名段“失空斩”,说不定之一次北伐就成功了。或是诸葛亮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成功占据潼关,将关陇之地包围消化,切断曹魏与西部的联系,是不是又将会是另一个局面。

最后,再说说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曹魏优势那么多,只要不是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的将领,他的选择都是固守,司马懿想得很清楚,你蜀汉只有一州之地,那我大不了拿三州的实力来和你对子,你诸葛亮又不敢真的拼命,那两边耗着,自然就是底蕴足的那一方胜利。

这是先天的劣势,即使被誉为“天下奇才”的卧龙诸葛亮,也毫无办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10/27010.html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一直输 诸葛亮打仗真的不行吗” 的相关文章

范雎的一生对秦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范雎的一生对秦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秦国在秦始皇的统治下,最终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范雎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谋略家,为秦昭襄王献上“远交近攻”之策,使得秦国结交齐楚,蚕食韩魏,更击败赵国,为以后秦灭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那么范雎是如何辅佐秦昭襄王的呢一,魏国受辱范雎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早年在...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思古之幽情,写现实之感慨。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了一位英武人杰的形象。这位号称“气...

胤祺和胤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 他为何没有参与九子夺嫡

胤祺和胤禟都是一个母亲所生 他为何没有参与九子夺嫡

还不知道: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宜妃所生,为何他却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康熙皇帝的五阿哥胤祺与九阿哥胤禟同为康熙非常宠爱的宜妃郭络罗氏所生。论年龄,胤祺要长于胤禟;论爵位,他是康熙皇子中仅有的三位在康熙朝就被加封的亲王;论“后台”,除了...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政绩优异,被选为顾命大臣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人 。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曹魏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恢年少知名,起家即丘县长,迁临沂县令。八王之乱时,南渡江东,效力于琅琊王司马睿,出任安东主簿、江宁县令。从讨周馥有功,...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次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白马之围时,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接着,二十合打败徐晃,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坏了,最后,曹操被迫请关羽出战,关羽在万马军中,阵斩颜良。而文丑给颜良报仇时,被颜良打败的徐...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对于秦始皇来说 秦始皇是明君还是暴君

对秦始皇到底是明君还是暴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既是明君也是暴君,但他不是昏君。何谓昏君?荒淫无道曰昏君,昏聩不明曰昏君。昏君并无误国害民之心,昏君只是要满足他们自己的荒唐欲望。比如陈朝后主陈叔宝,写得一手好辞赋,聪敏又伶俐,会玩懂生活,只是不愿意去好好地治...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