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0-27)430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得关中者得天下,为什么马超占据关中,却得不到天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人们常说“得关中者得天下”,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关中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得其进可攻、退可守,而渭河平原肥沃的土地则是庞大的后勤基地。关中地区被东函谷关、西大散关、南武关、北萧关四座关隘围在中央,因而也被称为“四塞之地”。凭借这四座易守难攻的关隘,外来兵马很难攻入关中腹地,从而保证了关中地区较为平稳的局势,且可以凭借四座关隘掌握战略主动权,进可攻、退可守。

在古代历史上,秦国和刘邦,最终能够一统天下,实际上都和占据了关中地区存在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战国时期的秦国,正是充分发挥了关中地区“进可攻,退可守”的优势,得以逐步削弱乃至于消灭山东六国,以此建立了秦朝。不过,在东汉末年,马超这位诸侯割据关中等地,却没能成为最后的赢家。公元211年,曹操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那么,问题来了,得关中者得天下,为什么马超占据关中,却得不到天下呢?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首先,虽然我们说“得关中者得天下”,但是,在东汉末年,马超不管是自身的情况,还是他所面对的对手情况,都和刘邦、秦国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换而言之,正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导致马超得到关中,却依然被曹操击败。就之一点原因来说,这是因为东汉末年的关中,因为战争的破坏,已经是残破不堪了。在战国时期,秦国占据关中地区,并且长期定都于此。在秦国和山东六国之间的较量中,后者几乎没有直接攻打到关中一带的情况。所以,这让关中一带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所以,秦国数百年的发展,不仅让关中成为自己一统天下的重要基础,也为汉高祖刘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但是,到了东汉末年,董卓被吕布、王允等人杀死后,李傕、郭汜等率军杀回关中,虽然最终占领关中,结果在关中遭受饥荒的情况下,非但不赈济百姓,反而纵兵抢粮,结果导致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饿死,或者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曾经沃野千里的关中,瞬间变得哀鸿遍野。此外,对于东汉王朝来说,本就长期定都于洛阳一带,也即早在西汉末年,关中一带就因为战争而遭到了破坏,所以汉光武帝刘秀没有定都长安,而是选择在洛阳定都。

因此,到了东汉末年,董卓挟持汉献帝刘协来到长安之后,无疑给长安这座城池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之前的都城长期是洛阳。再加上董卓被杀后,长安遭到了战火的摧残,也就更加破败不堪了。在此基础上,马超占据的关中,自然无法和刘邦、秦国占据的关中相提并论了。就第二点来说,不管是秦国还是刘邦,都不是局限于关中。对于秦国来说,除了关中之外,还占据了今甘肃、四川、重庆等地,也即凉州、巴蜀、汉中等地,都被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占据了。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换而言之,秦国数十万大军的后勤补给,并不只靠关中之地来支撑。同样的道理,在秦朝灭亡后,刘邦原先被分封的地盘,主要是巴蜀之地和汉中之地,关中一开始不是刘邦的地盘。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后,刘邦得到了关中之地。于是,此时刘邦的疆域范围,无疑非常接近于战国时期的秦国了。但是,就马超来说,除了关中一带,仅仅只有凉州的部分郡县。在此基础上,汉中当时在张鲁的手中,益州在刘璋的手中,这都和马超没有什么关系。于是,非常明显的是,马超的势力范围,自然不能和秦国、刘邦相提并论了,也即存在十分巨大的差距。

就三点原因来说,虽然我们常说马超占据关中。但是,这主要是方便人们的理解。实际上,在东汉末年的关中一带,马超不仅不是关中的绝对占有者,还面临着各路诸侯貌合神离的问题。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传令,让镇守长安的钟繇讨伐张鲁,并派夏侯渊出河东会合钟繇。关中各将果然产生怀疑,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合称“关中十将”)等十数路诸侯起兵反抗,集结了十万军队,屯于潼关,准备进攻,弘农、冯翊多个县邑起兵响应,百姓都从子午谷逃入汉中。

对于东汉末年的关中,存在十多路诸侯。当然,也可以说是十多位将领,这些将领各自拥有一定数量的兵马。如果没有曹操的介入,这些将领之间很可能互相攻击。比如马腾和韩遂之间,就曾经兵戎相见。值得注意的是,韩遂当年对马腾都不服气,现在面对马腾的儿子马超,自然更不会多么客气了。于是,马超反而要向韩遂卑躬屈膝。因此,在笔者看来,不管是秦国还是刘邦,都能绝对的掌控关中地区。但是,东汉末年的马超,自然无法取得这一成就,也即关中将领之间,主要是联合关系,而不是从属关系。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最后,就第四点原因来说,马超所面临的对手,自然更加强大了。建安十三年(208年)底,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到了一生中更大的失败,伤亡过半。建安十四年(209年)又丢失了南方重镇江陵,这使得曹操的南进计划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军基本是进行休整。南进的困难摆在前面,于是曹将其下一步的进军目标选在了西方的关中、凉州和巴蜀地区。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赤壁之战败给了刘备、孙权,确实让曹操受到了重创。但是,经过数年时间的调整,曹操已经初步恢复元气了。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中原之地,仍然在曹操手中,也即曹操坐拥兖州、徐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司隶、扬州(部分)、荆州(部分)等地。换而言之,其他诸侯加在一起的郡县数量,都比不上曹操一家。所以,马超和曹操之间爆发的渭南之战(潼关之战),本就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而就刘邦和秦国来说,前者虽然有项羽这一强敌,但是,刘邦可以先消灭其他诸侯,然后壮大实力后再和项羽决战,后者面对的山东六国,则是一盘散沙,可以各个击破。综上,因为以上几点原因,虽然马超占据了兵家必争之地的关中,但是,他在东汉末年不仅没法争夺天下,反而是自身难保,最终投奔了刘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0/28037.html

“占据关中的马超为何要归顺刘备?有什么有关” 的相关文章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

杨俊: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自幼以品评人物为己任

杨俊:三国时期魏国大臣,自幼以品评人物为己任

杨俊(?~222年),字季才,河内郡修武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俊受业于大儒边让,带领百姓远离战火。受到司空曹操征辟,出任曲梁县长、丞相掾属。举茂才出身,出任安陵县令,迁南阳太守,宣传教化,兴办学校。颇有政绩,迁征南...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诸葛亮听到张苞死后气的吐血 张苞对蜀汉究竟有多重要

张苞的去世对西蜀意味着什么,诸葛亮听闻其死讯为何吐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苞对蜀汉有多重要?可以说是寄托了诸葛亮绝大部分寄托的武将。后蜀时期,之前征战的五虎将几乎消亡殆尽西蜀前期的五虎上将,除了阵亡病死的,当时只有一个年迈的赵子龙,而除了赵云...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积...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