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盗嫂是真的吗?陈平这样为何还能得刘邦重用?
“陈平盗嫂”是真的吗?陈平这样为何还能得刘邦重用?
“陈平盗嫂”这个词,即便不理解这段历史,但是看到这个词应该也能知道,这不是一个什么好词。的确,这个词说的是刘邦的一个谋士陈平,他在一开始所做的一些不好的事情。陈平做的这些事情,说明他这个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为什么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成为刘邦重要的谋臣?刘邦为何还会要重用他?
陈平,是刘邦阵营中仅次于张良的重要谋士,对楚汉相争的战局和汉初时期的政局多有影响。但陈平早年贪财盗嫂人品存疑,且他先后投奔魏国、西楚项羽、汉王刘邦的履历,怎么看都像极了“三姓家奴”的吕布,侍奉主人的忠诚度指数极端可疑,如此口碑差评的人为何能在刘邦麾下得到重用呢?
刘邦早年混迹于沛县市井,不务正业,和卢绾、樊哙、灌婴等人一起偷鸡摸狗、吃喝嫖赌的事情没有少干。刘邦的长子刘肥就是他和寡妇曹氏勾搭生下的,与陈平的盗嫂行径也算是“共同语言”,刘邦自身就毛病多多,对陈平的盗嫂盛举只怕是肃然起敬都来不及。
再者,陈平的能言善辩、真材实料也是他能够在刘邦阵营中争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哪怕是在灌婴等人的诘问下,陈平的申辩重在强调人才在乱世中的实际作用,头脑不可谓不清晰。
唯才是举能为刘邦在与项羽的战争中招揽高效实干的人才队伍,助力夺取天下这一点很能打动在楚汉战争中处于弱势哀兵处境下的刘邦,于是用高规格的待遇礼遇陈平。陈平在刘邦的阵营中频频立功,先是离间范增和项羽君臣动摇西楚军心,接着献计刘邦伪游云梦轻松剪除韩信势力,然后在白登山之围的危急时刻贿赂冒顿单于阏氏成功解围,晚年又在吕后亲族夺权的关口与周勃一起铲除诸吕安定汉室。刘邦的不拘一格任用人才最终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可以说,陈平的加入弥补了刘邦阵营中谋士人才不足的短板,尤其是在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丰沛家乡集团的功臣势力,确保汉朝内部各方派系的平衡稳定。但就说刘邦完全信任陈平,那倒也不尽然,陈平三易其主的经历虽然也是他个人明智的良禽择木而栖,可在身为人主的刘邦看来毕竟是有多变的顾虑,这才是陈平在刘邦眼中的主要污点。
从提倡忠诚的角度出发,在对待项羽部将的态度上,刘邦处死了当年放过自己一马的丁公,却大加重用恩遇讲忠诚、守诺言,为项羽拼命追杀刘邦的季布,由此可见刘邦对汉朝臣民三观中的价值观导向。弥留之际,刘邦安排辅佐汉惠帝刘盈的托孤大臣,萧何、曹参他都放心让他们独自掌丞相大权,唯独轮到陈平时,安排了王陵和他一起掌权,很难说这不是刘邦对陈平人品的顾虑的最后一次解读。
陈平年轻时家中并不富裕,但喜欢读书,父母亲比较早就去世,与哥哥住在一起。哥哥觉得弟弟有文化,以后应该有出息,便让他安心读书,自己种田维持家庭生计。嫂嫂对陈平整天不干活非常生气,老嘲讽挖苦他。哥哥知道后,一怒之下,把妻子给休了。这一点在《史记·陈丞相世家》开头却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看来陈平是被冤枉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那么是从哪里传出来的?那就得问问刘邦的好兄弟周勃、灌婴等人了,之所以诬蔑陈平,无非是因为他一投奔刘邦,凭嘴皮子就获得刘邦的高度信任,让他担任“护军”。自己和刘邦可是从沛县出来的老弟兄,却只能靠军功来积累,心里不平衡也是正常的,把陈平说的这么不堪,无非是告诉刘邦,陈平连人品都有问题,难保其后来的投靠动机。
刘邦对这样的谣言是怎么做的呢?当面问!陈平一一解答刘邦心中疑虑,听到接受后,他刘邦自然知道其中的猫腻,这样更坚定了重用陈平的想法,因为他太知道他的几个老弟兄是什么心态,典型的“嫉贤妒能”,陈平见刘邦对谣言也只是简单问问,没有其他实质动作,而且刘邦决定采用他的反间计,分化瓦解西楚内部阵营。要钱给钱,对于陈平提出的要四万两黄金,刘邦很大方交给陈平,任由其运作,甚至不过问陈平怎么花掉这些钱。
当然,在刘邦看来,即使“贪财盗嫂”的谣言是真,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事,因为他觉得下属不贪,领导不安。陈平既然是一个贪财之人,就有所图,就可为刘邦所用,并且有这个毛病的存在,就可以成为自己手中的把柄,他还不老老实实地听命于自己?于是刘邦会重用“贪财盗嫂”的陈平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