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07-15)130

范质总结自己做宰相心得时有一句名言:“人能鼻吸三斗醇醋,即可为宰相矣。”他把宽容作为一个好宰相的必要条件,认为作为一个宰相,要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容难天下容之人,在斡旋上下、协调左右、平衡利益、维护稳定中雍容大度、海纳百川。

不过,宽容也有其多面性。一种宽容有原则性,小事宽容,大事严格,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一种宽容无原则性,好也好,坏也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还有一种宽容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面对谄上欺下的丑行、面对贪赃枉法的恶行、面对明火执仗的暴行无可奈何,往往以隐忍的方式求和,以委屈的方式求全,以妥协的方式求稳。而范质的所谓宽容,便是心里有原则、表面无原则的宽容,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以致让他常常陷入深深的自责而不能自拔。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 配图

在历史的画廊中,范质风度翩翩,是个帅哥。不过,他既有君子的风度,也有书生的软弱,宽容而不果敢,仁慈而不决绝,一句话:心太软。范质一生,五朝为官、两朝为相,一路风风雨雨,他总是本着慈让之心,宽厚之怀,容易感动,颇为顺从。后汉时他是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刘知远父子昏聩,郭威起兵夺天下,他躲避战乱,藏匿民间,后来被郭威找到,当时天下大雪,郭威脱下身上的袍子给他披上,他一感动就归顺了郭威,成了后周的宰相;“陈桥兵变”后,赵匡胤从陈桥回到京城,一见到他就呼天抢地、痛哭流涕,边哭边向他诉说将帅们威逼利诱、迫使自己“黄袍加身”的种种无奈,范质心一软,就率王溥、魏仁浦等同事向赵匡胤行了君臣之礼。其实,当时最有资格与赵匡胤叫板的就是范质,因为他是顾命大臣、之一宰相,地位比赵匡胤高,朝中文武几乎都看他的眼色行事,尽管他对于赵匡胤谋权篡位的行径心里不耻,但还是宽容了,顺从了。他一顺从,朝中其他反对派便势如破竹,使赵匡胤得以不损一枪一炮而夺取皇位。

有时候宽容是要付出代价的,良心的自责就是一种。

宋初,虽然赵匡胤仍然任命范质为宰相、首辅,但范质丝毫也没有欣慰之感。人家沐浴新朝,欢天喜地,他却郁郁寡欢,一直忍受着良知的问责与道义的鞭笞。士大夫最看重的是什么?名节也!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将妻儿老小全托付给他,把他作为唯一可以依靠的顾命大臣,希望他辅佐少帝、照顾皇族,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置自己的誓言于不顾,因为赵匡胤几滴虚假的眼泪而丢弃责任与道义,卑躬屈膝,俯首称臣,甚至没作一丝一毫的抗争。这种有悖纲常、伦理、道德的行为,同僚会怎么看?坊间会怎么说?后世会怎么评?也许,他的忍让,是不希望宫廷流血、同志互戮,不希望柴氏孤儿寡母成为宫廷政变的牺牲品。但千理由、万理由,毕竟在他作为精神归依的孔孟之道里,牺牲事小,失节事大啊。有人因失节而一辈子人前抬不起头、人后直不起腰,他范质以君子自勉,却因为自己的所谓宽容、所谓忍辱负重,而牺牲了人格与道义。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 配图

相对于五代末宋朝初的宰相冯道与赵普,范质有着迥然不同的内心感受和心路历程。相对于“长乐老”冯道那沾沾自喜的小人嘴脸,范质脸皮没那么厚,有自知之明;相对于为赵匡胤出主意、想办法、策划兵变谋反的赵普,范质与后周皇室关系过密,与赵匡胤之间隔了一层肚皮,在服务过程中难免投鼠忌器、顾虑颇多。因此,他处理起事务来,不象冯道那般精明老到、游刃有余,也不象赵普一样雷厉风行、肆无忌惮。甚至他的宽容,也始终笼罩着一层软弱和悲凉的色彩,他的自责与愧疚,如同大山一样压在他身上,让他不堪负重,他希望得到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从范质后来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这种行为取向。他在宋初首辅多年,始终廉洁自律,从来不收受下级的馈赠,得到的俸禄与皇帝的赏赐,也大都送给了孤遗贫弱,他死后,家里一贫如洗;他平时吃的都是粗茶淡饭,所谓“食不异品”,穿的也是粗布衣服,严于律己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成人之美,推荐后进,把吕馀庆、赵普等部下推荐到了更加重要的岗位;他谦虚谨慎,埋头著作,撰写《范鲁公集》、《五代通录》百余卷;临终前,他还反复告诫儿子,自己死后不得向朝廷请封谥号,不得刻墓碑,这在历代宰相中绝无仅有。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 配图

后来,宋太宗赵光义说:“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洁,无出质右者”(《宋史•范质传》),给了他相当高的评价。唯一一次看到他发怒,是当有人主张剪除柴氏孤儿寡母以绝后患、赵匡胤以商量的口气征求他意见时,他言辞激烈地表示反对,他说既是禅让,您对待人家太后,也应该象母亲一般尊敬,怎么反而威胁他们母子生命呢?于心何忍?让赵匡胤无地自容。种种迹象表明,范质一直在进行着自我灵魂救赎,希望从心灵深处得到道义上的平衡与良心上的解脱。

他解脱了吗?我看至死也没有,否则就不会交待儿子不请谥号、不刻墓碑了,难道他也象武则天一样,希望留下一个任由后世评说的“无字碑”吗?关于范质的评价,前文所述赵光义的话,其实后面还有一句:“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意思是宰相中论讲规矩、讲礼仪、讲廉洁,没有能超过范质的人,只不过他欠周世宗一死,不能誓死效忠罢了!赵光义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不也曾经自诩为周世宗的忠臣吗?何况,倘不是范质的软弱好欺与忍辱负重,倘不是他“欠世宗一死”,这天下是不是姓赵那还很难说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7/136539.html

“皇帝临终前托付他的一件事 让他自责了一辈子” 的相关文章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刘备在攻打东吴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带上诸葛亮

对刘备讨伐东吴,为何不带上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并非诸葛亮不支持伐吴那么简单!本质原因乃是刘备不信任诸葛亮!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刘备走向人生巅峰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刘备首次在正面对战中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大捷!然而,这一年也是刘备人生最黑...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多活10年能一统天下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点四十九盏明灯,要向天再借十二年寿命,可惜法阵失败,孔明魂归五丈原,享年五十三岁。如果诸葛亮向天再借十年成功了,是否可以一统天下?可能是你想多了,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吧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项羽和刘邦在楚汉争霸的时候 韩信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

还不知道:楚汉相争,韩信真的有三分天下的资本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96年,长安未央宫的钟室内,被后人誉为无双国士,一代兵仙的韩信,刚刚被丞相萧何骗进宫,就被一群妇女拿下,即将被处死。这个时候的韩信后悔极了:我当初要是听蒯通的话,今天又怎么会被女人小儿所...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魏延能力不输于姜维 诸葛亮为何打压魏延偏爱姜维

对为何诸葛亮偏爱姜维,打压魏延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肯定都被这样误导过,那就是诸葛亮留计斩魏延,然而这完全是罗贯中让诸葛亮背的锅,不过事实上,诸葛亮确实也不太喜欢魏延,罗贯中只是把这点艺术放大了而已,那么作为蜀汉后期最有能力的将领之一,...

赵模: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在被俘北上途中去世

赵模: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在被俘北上途中去世

赵模(1107年—1138年9月16日),宋朝宗室,宋徽宗赵佶第十一子,母为明达皇后刘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十二月。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三月,赐名为赵模,并授封武胜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官职,封为镇国公。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十...

汉中之战时曹操已经回到长安为何没有前去支援夏侯渊?

汉中之战时曹操已经回到长安为何没有前去支援夏侯渊?

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中之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其中夏侯渊在公元219年正月被黄忠斩杀,曹操在218年9月就已经到了长安,为何没有前往汉中救援夏侯渊呢...

赵铁使:宋徽宗赵佶之子,徽宗迁徙至五国城后所生

赵铁使:宋徽宗赵佶之子,徽宗迁徙至五国城后所生

赵铁使,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儿子。母亲是婉容阎宝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生于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十五日之后,也就是在宋徽宗、宋钦宗·赵桓等人被俘北上,押往金国,被迁徙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后所生。赵铁使的去世时间,史料没有记载。人物生平靖康之变北宋...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曹操掳走刘备的两个女儿后 她们的下场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女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两个女儿被曹操掳走后,下场如何?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就是一段最广为人知的乱世。各路英雄纷纷在那个时期施展自己的才华,留下了一段精彩的历史。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有无数快意恩仇的英雄豪杰,也有很多令人唏嘘的悲惨故事,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