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真的很大意吗 蜀汉集团到底犯了哪些错误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失荆州,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父子身死!不管从《三国演义》还是正史《三国志》来分析,不是关羽一个人的大意,而是整个蜀汉集团都大意了!特别是蜀汉集团的代表刘备、诸葛亮,对荆州的丢失需要承担的更大的责任。
那么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事件中,蜀汉集团到底犯了哪些错误?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一、用人上大意,对镇守荆州人选缺乏合理配置
前一篇本人分析过,孙权借荆州其实只是借江陵,并且包藏的是放高利贷祸心。当时刘备并没有意识到,因为当时刘备实力确实很强,不仅占据了荆南四郡,还有半个江夏郡,并且人才配置都是顶级的,当时的架势是逼孙权借江陵,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孙权被刘备的架势吓住了,不仅乖乖地借了江陵,还进妹固好!
刘备图川,带去的都是荆州降将及新归附人员,如庞统、黄忠、魏延等。而留下最得力的诸葛亮和关、张、赵云镇守荆州,这么强的人手留守荆州,曹操孙权对荆州也不敢妄动,刘备在荆州还是实力占优的。
刘备入川,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镇守荆州
但随着庞统在攻打雒城的战斗中中流矢身亡,刘备抽调诸葛亮入川,荆州的力量就发生改变,刘备不仅兵力薄弱,战将配置上也薄弱。由于荆州战略地位极端重要,荆州守将人选就变得重中之重。诸葛亮入川,选择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对这一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用人决定,刘备一直没有纠偏。用人上的大意,让蜀汉集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蜀汉集团在荆州用人上的大意主要体现如下:
首先,荆州主要是防守,关羽不是防守型将领。
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规划,刘备取得荆州、益州后,待天下有变,命一上将率兵从荆州出发北伐,刘备亲自领军出秦川。也就是按隆中对的战略安排,荆州北伐和汉中北伐应该是同步的,在益州没有拿下来以前,荆州应该是执行防守任务,而不是进攻任务。
既然是防守,那么镇守荆州的将领就应该选择防守型将领。而关羽显然不属于防守型将领。
查阅正史,关羽的辉煌都与进攻有关:解白马之围时,万马军中策马单挑刺颜良,是关羽夸耀一世的资本。后来的水淹七军、斩庞德也是进攻中的杰作。而关羽正史中能查到的防守,荆州以前就是在徐州时守下邳,结果关羽被俘。不管是纵观关羽一生,还是刘备入川以前的经历来看,关羽都是进攻型战将,防守能力有限。
关羽除了防守能力不足以外,性格上也是缺陷非常明显。蜀汉集团,刘备是老大,这个没疑问。那么谁是老二呢?能竞争老二位置的至少有三人:关羽、诸葛亮、法正。不管刘备心里谁是老二,也不管刘备怎么夸得诸葛亮如鱼得水,在关羽的心里,自己就是老二。这个定位让关羽非常骄狂,这种骄狂体现在做人上,就是里外都得罪人:
——对外,孙权想和关羽结亲家,说媒的人被关羽骂跑
——对内,不服马超,马超归降后,故意写信去刘备那里问马超状况,诸葛亮写了一封回信说马超只不过和张飞一般,不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诸葛亮的回信无非把关羽当一头顺毛驴掳一下,关羽却很得意,把诸葛亮的信拿给宾客看,无非是说马超再能干,也不能撼动他关老二的地位。关羽还以老二的身份干预刘备的家事,建议刘备不要立刘封为太子,而立刘禅,让刘封很忌恨。
——对下,关羽更苛刻,连刘备的小舅子糜芳都不放眼里,对傅士仁这些将领也要打要杀的,对部下苛刻引来的是部下的离心离德。
刘备入川,荆州交给诸葛亮督守。诸葛亮入川,只能从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中选一人镇守荆州,从防守角度来看,关羽、张飞都不适合防守,最适合防守的只有赵云。
关羽是进攻型将领,而非防守型
从个人性格角度看,关羽刚而自矜、张飞暴而无恩都不适合镇守一方重镇,赵云性格沉稳,也只有赵云适合。
然而诸葛亮却没有留下赵云守荆州,原因有二:
——其一,刘备在给诸葛亮的信中让留关羽,如果是这样,诸葛亮无法不听刘备的。
——其二,如果刘备没有明说留关羽守荆州,那么诸葛亮可能更多考虑的是入川的人员调度,关羽、张飞都不是太服诸葛亮调度的,诸葛亮必须带一个听自己话的人,这个人非赵云莫属。在关羽、张飞必留一人守荆州的情况下,关羽显然比张飞更合适一点。
不管是什么原因留下关羽守荆州,都应该只是权宜之计。打下益州后,刘备、诸葛亮应该及时就荆州的防守进行调换或加强,以确保荆州万无一失。但刘备、诸葛亮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补漏,而一直留着内外都得罪人的关羽守着荆州,岂不是太大意了?
其次,防守力量不足,一个关羽防不住荆州五郡。
荆州一共七个郡,刘备在荆州时就占了相当于五个郡,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加上半个南郡、半个江夏。曹操占了半个南郡、一个南阳郡。孙权只占了半个江夏郡。
荆州的形势本来就犬牙交错。刘备入川前,刘备集团人才济济,五个郡都能防得过来,像大名鼎鼎的赵云赵子龙都用于防守桂阳。
刘备入川时,虽然带走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人,但留下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防守荆州力量依然还可以,孙权、曹操也不敢轻举妄动。
公元220年,孙权武力夺取荆南三郡,后刘备孙权签署协议,平分荆州
但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川后,不仅防守荆州的兵力减少,武将也不足。除了关羽,顶级名将都走了,只剩下一些二流甚至三流的将领,比如关平、周仓、廖化、糜芳、傅士仁等。可以说除了关羽外,剩下的二流三流将领根本不是东吴的上将虎将的对手。
给人的感觉就是关羽一人在守荆州,这个力量太薄弱了,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蜀汉集团高层对此认识不足,在打下成都后没有及时派出得力大将来辅佐关羽。
关羽一人守不住荆州五郡很快就被验证。
建安20年,孙权见刘备打下成都、夺得益州,派诸葛瑾找刘备要回荆州,刘备不同意。孙权大怒,命令吕蒙率兵二万,率几个二三流战将,就轻松打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领兵五万从成都来到公安,要与孙权决战,因为曹操出兵汉中,孙刘才签署协议,平分荆州。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江夏、长沙、桂阳归孙权。
其三,荆州由守转攻,没有安排守城人员补台。
刘备打下汉中后不久,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四军将军,关羽发动襄樊大战,一开始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打得曹魏都要迁都以避关羽的锋芒。
关羽本来主要是防守荆州的,建安20年防丢了三个郡。现在又北伐,荆州由守转攻。先不谈时机是否成熟,首先最关键的军事力量就严重不足。
本来关羽防守荆州时,军队及将领数量就不足,荆州要地的防守将领都是二三流将官。现在北伐,这些防守将官大多数都抽调去进攻了,防守力量更薄弱。
襄樊之战
这场战争一共打了半年,刘备、诸葛亮有足够的时间得到消息并安排人员来补台,比如安排稳重的赵云来补台,有了赵云镇守荆州,关羽在前线就能放开手脚,战役结果又是另一番景象。
可惜的是,蜀汉集团长达数月都没有安排大将及兵马来荆州补台,导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得手,刘备的荆州三郡全部拱手易主,还赔上关羽父子。
综上,由于蜀汉集团在荆州防守上用人大意,既用人不当,又没有及时安排人手补强荆州,导致荆州被孙权分两次攻陷,刘备失去了荆州重地,隆中对战略目标自此化为泡影。
二、作战上大意,关羽北伐目的模糊,蜀汉集团对战争进程缺乏干预
蜀汉集团除了在荆州用人上大意外,对于关羽北伐作战也非常大意,在实力并不具备北伐的情况下,听任关羽折腾,结果把荆州折腾得一干二净。
首先,襄樊之战盲目性很强,蜀汉集团没有干预。
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真实答案恐怕无人知晓。
但襄樊之战的诱因却是曹操的南阳守将樊音因不满南阳徭役繁重,挟持南阳太守东里衮造反,与关羽联系准备投降关羽。反叛被曹仁平定,连累南阳还被曹仁屠城。曹仁因此要讨伐关羽,移兵屯驻樊城,准备攻打关羽的江陵。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
关羽先发制人,率先对樊城的曹仁动手,擂响了荆州北伐的战鼓。
关羽北伐,既没征求蜀汉集团的意见,也没得到蜀汉集团的批准,只是看到曹仁要攻击他,就出兵北伐,显得非常盲目。
曹仁守樊城
襄樊之战打响后,蜀汉集团对关羽北伐听之任之,没有进行干预,难道刘备、诸葛亮对关羽拿下襄樊有信心?
如果关羽顺利打下襄樊后,必须派兵来驻守,这样荆州的兵力更加空虚,刘备诸葛亮如果有信心,就应该及早派将、派兵来协助关羽。如果没信心,就应该派信使前来叫停关羽北伐动作。
但是,蜀汉集团既没派兵增援,也没叫停关羽北伐,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实在是太大意了。
其次,关羽北伐时机并不成熟,蜀汉集团也没有及时制止。
根据《隆中对》规划,当刘备跨有荆益二郡后,待天下有变时,从荆州与汉中同时北伐,让曹操两边不能兼顾。
关羽北伐前,刘备刚打下汉中不久,人财物消耗较大,急需要休养补充。
关羽虽然兵精粮足,但只适合防守,北伐则力量不足。关羽应该等到刘备、诸葛亮汉中准备好,同时北伐才是更佳时机。
但是关羽不仅性格傲,而且脾气急,匆忙北伐。这样曹操就可以倾举国之力援助曹仁,北伐成功的概率非常低。
关羽北伐,刘备没有及时制止
对这种不成熟的举动,蜀汉集团应该及时制止,但是刘备诸葛亮没有任何表示,听任关羽孤军北伐直至全军覆没。
这种重大漏判、误判已不是大意能形容的。
其三,关羽北伐过程并不顺利,蜀汉集团应该及时止损,但陶醉在水淹七军的胜利中放任风险变大。
关羽北伐,过程并不顺利,仅一个小小的樊城就打了几个月楞是没打下来。这也证明关羽的攻坚能力不行,荆州军队还是水军为主。
关羽小试牛刀,肉硬割不动就该及时回兵防守荆州。但是关羽非要在前线死耗,蜀汉集团对此也没有及时反应,没有让关羽见好就收。
关羽水淹七军
关羽等到了于禁率领七军到来,利用大雨、汉水涨水之机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但襄阳、樊城还是在曹仁手里。
刘备、诸葛亮都陶醉在关羽大胜的喜悦中,放任荆州的风险不断变大,也是太托大了。
因为整个蜀汉集团的大意,对关羽北伐的过程缺乏干预,对襄樊之战存在侥幸心理,加上关羽自身的大意,多重大意叠加,最终酿成失荆州的千古憾事。
三、看人上大意,对孙权江东集团垂诞荆州的野心缺乏警惕
蜀汉集团对荆州事务处理的大意,还体现在对待孙刘联盟上。
孙刘联盟其实在刘备入川、孙夫人回东吴后,就已经非常脆弱,随时都有破裂的危险。
因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刘备、诸葛亮虽然懂这道理,但对孙权却认识不足,甚至可以说,刘备、诸葛亮并不真正了解孙权。
孙刘联盟联手赢得赤壁之战,作为战利品的荆州,孙权得到最少,任谁都不会高兴的,可以说孙权时刻都想得到整个荆州。
借江陵给刘备只是当时长江下游不稳,交州未定,孙权舍小求大。
当长江下游稳定,交州收入囊中,孙权的势力发展方向就是北上夺取扬州、豫州,西上夺取荆州、益州,进而夺取全国。而合肥大战,孙权大败后,暂时放弃从扬州北上的打算,孙权的兵锋就指向了荆州。
孙权对荆州野心勃勃
对孙权的野心,蜀汉集团可以说严重缺乏警惕!
建安19年刘备刚打下成都,孙权就派诸葛瑾来讨要荆州数郡。刘备虽然拒绝,但刘备和诸葛亮应该考虑到孙权不会善罢干休,应该在诸葛瑾回程的同时,派兵驰援荆州。但是托大的蜀汉集团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导致建安20年吕蒙武力夺取荆南三郡。
如果不是曹操入汉中,刘备那个时候就要和孙权撕破脸,兵戎相向了。当时刘备从成都带来5万兵屯公安,让关羽带3万兵去益阳,8万大军就要对吕蒙的2万兵、鲁肃的1万兵动手。也正是因为有8万大军压境,孙权才同意签署条约,孙刘平分荆州。
按理,经过这次事件,孙权武力讨要荆州的意图已经暴露无疑,蜀汉集团的高层们应该对孙权提高警惕才是。
但是从建安20年到建安24年,整整四年多时间,蜀汉集团的高层们硬是视荆州防守薄弱的事实于不顾,迷信孙刘联盟不会破裂,对荆州的短板不予以补齐,最终当关羽在前线全力进攻时,孙权撕毁同盟协议,吕蒙再次白衣渡江,抄了关羽后路,一代武圣,就此落幕。
而大意的蜀汉集团自酿苦酒,悔之无及。
综上,蜀汉集团尽管拥有枭雄刘备、智绝诸葛亮,但由于整个集团在荆州用人、关羽北伐、防备孙权方面的大意,最终酿成大意失荆州悲剧。不仅失去了荆州,还失去了关羽,也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诸葛亮的隆中对最终失败,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