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是萧何还是张良?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5)110

你们知道刘邦的故事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我们知道,汉初有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用刘邦自己的话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也就是说刘邦夺天下,这三个人最厉害。那么,这三个人里面,最受刘邦信任的人是谁?不是韩信也不是萧何,而是张良。

首先看韩信,这个很容易理解,刘邦从来都没怎么相信过韩信。韩信出身落魄贵族,早年受胯下之辱,之后从军,最开始追随项羽,因为不受到重视,而转投到刘邦手下。最开始也没受到刘邦的重视,还差点小命不保,幸亏夏侯婴救了一命,又幸亏萧何月下追韩信,才得到刘邦的的重视,被拜为大将军。

当然,刘邦封韩信为大将军,也是萧何力荐的。所以,刘邦从一开始都没怎么重视韩信,即便是萧何力荐,刘邦似乎有一种情不愿的感觉。后来韩信拿下齐地之后,更是要挟刘邦封王。刘邦本来是不高兴和不愿意的,而且很愤怒,但张良提醒,刘邦才勉为其难的册封韩信为齐王。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本来就是权宜之计,目的是为了拉拢韩信,因为当时楚汉争霸,刘邦需要韩信。后来一次对话中,也透漏出刘邦对韩信的不信任。

那日,刘邦和韩信举杯共饮,并让韩信点评一下朝中各个将领的才能,韩信滔滔不绝。当然,心高气傲的韩信自然没把那些人放在眼里。

刘邦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是萧何还是张良?

刘邦接着又问:“依你看来,像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陛下能带十万。”

刘邦似乎不高兴,接着又问:“那你呢?”

韩信呵呵一笑,说:“对我来说,当然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刘邦阴笑着说:“你带兵多多益善,既然你这么有本事,那么牛,那为什么我是老板,你只是一个打工仔呢?”

韩信知道自己酒后吐真言,说出了心里话,于是忙掩饰说:“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所以,我为你打工啊。”

刘邦见韩信依然如此狂妄,心中很不高兴,不由得杀机四起。

所以,刘邦从来都没怎么相信韩信。

再看萧何,韩信刘邦不信任我们能理解,但萧何呢?他可是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形象。是吗?

我们知道,萧何是一个精明的人,此从沛县跟着刘邦,直到平定天下。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刘邦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是萧何还是张良?

楚汉战争时,萧何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后来刘邦当皇帝后,萧何又帮助刘邦处理政务,还想协助刘邦铲除异姓王,比如韩信。如此精明的一个人,刘邦怎么可能不知道,正因为太精明了,所以,反而不一定让人喜欢和信任。到最后,萧何不得不自毁名节。

当年,刘邦御驾亲征平定英布叛乱,把大后方交给萧何,萧何为了让刘邦放心,自毁名节,所以,刘邦平定叛乱回到京城,许多人拦路告状,说萧相国强买田宅。

对于此,刘邦表面上是严厉的,批评萧何,但心里清楚得很,而萧何也清楚得很,不言而喻,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萧何要自毁名节才能换得刘邦的信任。

因此,刘邦最信任的人只有张良,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刘邦不仅对张良信任有加,而且始终尊重,言听计从。每当大事争论不下或者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要听取张良的意见。如留宿秦宫,樊哙劝谏刘邦不听,张良说了就有用。鸿门宴前,多数人劝刘邦不要赴宴,张良却劝说刘邦赴宴,刘邦最终听取了张良的意见。在定都问题上,刘敬提出定都关中,多数人希望定都洛阳,张良说刘敬的建议是对的,刘邦就采纳了刘敬的建议。

可见刘邦对张良是多么的信任,刘邦当皇帝后,赏赐群臣,直接让张良在天下最富饶的齐国自选三万户作为封邑,这是何等荣耀。

那么,刘邦为何如此信任张良呢?

当然,原因有张良智慧过人,他是谋圣。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张良不居功自傲,他没有野心,这一点是刘邦最放心的。张良虽然出身贵族,但他深知自己没有领袖的气质,所以,一心只做谋士。而且刘邦当皇帝后,张良懂得功成身退,主动退出,选择一种黄老生活,不参与任何事件,除了吕雉请他为儿子刘盈站台外,但他也没有出来,而是推荐商山四皓。

所以说,这就是张良的为人之道,也成了刘邦最信任的人,而且始终尊重。想做大官的韩信死于非命,把自己名声搞臭的萧何官高爵显但是一直忧心忡忡,害怕皇帝对自己下手。只有张良跳出这个怪圈子,因为他自己的大智慧,功成身退,没有野心,才得以保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2/171981.html

“刘邦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是萧何还是张良?” 的相关文章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对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隆基在霸占儿媳时寿王李瑁为何不反抗 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他霸占儿媳,逼杨玉环穿上道袍,寿王为何不反抗?他的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52岁那年,唐玄宗深爱的武惠妃去世了。他郁郁寡欢,高力士进言:您的儿媳杨玉环生得倾国倾城。唐玄宗大喜,立即宣寿王妃到华清宫沐浴,自己则躲在暗处偷看!此时,寿王李瑁正...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蕃(228年—266年),字永元,庐江人,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数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蕃最初担任尚书郎。吴太平三年(258年),担任散骑中常侍,加授驸马都尉。后又担任夏口监军。永安七年(264年),入朝担任常侍。甘露二年(266年),王蕃因醉酒被吴末帝孙皓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诸葛亮北伐国内肯定空虚 孙权为何不选择蜀汉后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孙权为何不选择攻击蜀国后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斩杀关羽,夺取了刘备集团控制的荆州三郡,孙权可是赚了大便宜,也清楚狠狠地得罪了刘备。既然得罪了刘备,就不能再得罪曹魏。所以,曹丕刚刚称帝,孙权立马向曹丕称臣,以避免两面受敌。刘备...

杜如晦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杜如晦的出身如何?他的一生对唐朝有何贡献?

杜如晦是李世民的股肱之臣,为李世民立下奇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杜如晦是唐朝名相,与房玄龄合称房谋杜断,二人齐心协力,努力治理天下,使得唐朝蒸蒸日上,为贞观之治的出现立下了巨大功劳。那杜如晦是如何为大唐尽职尽责的呢一,出身名门杜如晦出身京兆杜氏,祖上世代为官,因此家世显赫。他小时候...

项羽手下五大武将是谁 项羽死后又是什么下场

项羽手下五大武将是谁 项羽死后又是什么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以后,手下的五大虎将都是怎么样的下场?霸王项羽帐下的五大虎将,分别是钟离眛、龙且、季布、英布,以及虞子期。项羽,他是楚国名将项燕孙子,其为人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在叔父项梁阵亡后,项羽成为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