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唐朝时期,人们是如何解决水需求的?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07)90

俗话说的好,水乃生命之源,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采用“南水北调”的方式为我国缺水的地方送去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在我国古代,我们没有如此发达的交通也没有先进的技术,甚至我们都没有通讯的设备,那么古代是如何用水的呢?

尤其是对于唐代来说,这个人口庞大的朝代是如何解决用水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

(一) 水源的选择

在唐朝时期,人们是如何解决水需求的?

我们都知道我们唐代是建设在长安城的,当时整个长安城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并且人口总数也是超过一百万,这在现在已经是很庞大的一个人口聚居的地方了,所以说他们一天消耗的水量就已经是不可计量的了。

古代没有自来水,唐代长安百万人口用水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之处了。为了保证这么多人口的用水需求,在长安城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当时的城市设计者就将所有经验都融入了城市建设中。

对于一个城市的建造来说之一步就是要挑选好水源,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进行建设,在一个城市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水,人的生命更是需要靠水分来维持,所以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一个好的城市建造者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地址就一定要选择那种平稳可靠的地方,并且要在城市的左右两侧有河流或者是湖泊,这样才能让这个城市可以在这个地方长久的发展下去,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内部的供水系统的建设。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在很多的朝代中都听说有“护城河”一说,这条河流对于一个聚居的城市来说,不仅仅是给城市以精神上的保护,同时还是与城内的引水渠共同的合作以支持整个城池的供水系统的运作。

(二) 供水系统的建造

如果在城池的建设中,仅仅只有水源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不够的,毕竟对于一个占地面积巨大人口众多的城市来说,没有办法每天跨越整个城市去河流附近取水,所以在城市中的内部进行供水系统和水渠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样的工程面前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挖水渠这么简单的事情,影响着其功能的还有城市里建筑物的高低,以及水渠沟壑的深浅,这都会影响到供水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并长久的运转下去。

在唐朝时期,人们是如何解决水需求的?

在古代还没有我们先这么高的技术水平,他们是无法实现水资源再利用的,所以在整个城市的供水系统中同样少不了排水系统,尤其是一些生活废水,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是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还是可以靠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

不过对于朝代的更替来说,城市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却不是可以一直稳定的使用下去的,在唐朝的时候修建的水渠可以维持百姓的用水,但是随着时间的长远发展,这些水渠也是会发生堵塞和污染。

就像隋朝的时候虽然是在长安建城但是这里的水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那些原本可以稳定供水和排水的系统早已不能再使用,需要重新疏通和整理所以最后他们放弃了长安,所以从某一层面来看,古代的城市迁移也是与水资源分不开的。

(三) 地利人和成就唐朝百万人用水

看过历史和了解古代地图的人可以发现,唐朝的地理位置是得天独厚的,在最开始选择建筑地址的时候,他们就选择关中平原的中部地区,在北部是有渭水东西流向经过,南边还有秦岭中的众多河流将其包围。

正是因为这样的选址,让长安城有了“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坐拥这样的地理位置,当然是不再怕会因为没有水资源的使用而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生存的基础,不得不佩服当时人民的智慧。

而在有了这么多丰富的水资源外,再要考虑的就是城市内部的供水问题了,在唐朝的时候人民已经开始用经验和智慧来进行工作安排了,他们通过开凿沟渠引导城市内水的流向让其贯穿整个城市的用水地址。

尽可能地让水可以流向城市里的每个重要区域,以方便不同城市区域人民的劳作和生活,不仅如此,在百姓中也是有很多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仅是靠着城市中的供水系统,同时也自己想办法方便自己的生活用水。

这里要提到的就是百姓建造的水井了,在长安城建设的初期,就开始在城市中建造水井和人工的湖泊,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城市周边的居民也都可以做到就近取水,这大大方便了所有百姓的生活。

在唐朝时期,人们是如何解决水需求的?

而水井也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些国家偏远地区或者是不发达的地区也还是采用水井取水的方式,虽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即便是用水井也是进行了更新迭代用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这也是从古代人民那里延续下来的智慧。

通过分析和整理,我们可以知道长安城的百万人口用水是古代人民用劳动智慧来解决的,通过护城河、水渠、水井、人工湖泊已经一些周边的天然水资源,让长安城内的居民都有了可以用的水,不过对于水的质量的维护也是同样不可少的。

唐代通过严苛的法律、对水井的维护和发达的排水系统来保护水的质量,最起码要让居民可以喝到干净的水源,就连排水系统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是与当今科技发展下的排水系统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通过对唐代用水 *** 的分析,我们不仅感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更是让我们对当今的水资源有了更好的理解,在古代那么不发达的时候人民都懂得治理水的污染,所以在当今我们要更加保护水资源,珍惜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这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8251.html

“在唐朝时期,人们是如何解决水需求的?” 的相关文章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刘长作为汉文帝的弟弟 汉文帝为何容不下他

对汉文帝为什么容不下兄弟刘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把弟弟刘长谪徙蜀郡。途中,刘长被装在囚车中没有自由,有人送来饭菜他拒绝食用,不久便饿死。后来有人编歌谣嘲笑汉文帝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谷,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那么,汉文帝真的容不下兄弟...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植的妻子崔氏的死与曹操有何关系?真相是什么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魏晋新语》中记载了一件事,曹植的妻子崔氏由于衣着华丽,被公公曹操看到了。曹操大为不悦,回家后,就命她自尽了。说起来,曹植的妻子崔氏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家的女子,她出身于高贵的门阀士族清河崔氏。在魏晋时期,清河崔氏、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五万人马 蜀汉为何就一蹶不振了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刘备最多只损失了5万人,蜀汉为什么却因此一蹶不振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大型战役,此战的结果是让刚刚崛起的刘备集团,瞬间衰落。魏、蜀、吴三方势力在夷陵之战后整体实力相差不多。在发展上蜀是不如魏、吴的,可是西蜀有着天然...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沮授知道袁绍必输无疑 沮授为什么没有另寻出路

对沮授为何不一脚踢开袁绍另谋出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沮授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少有大志,多谋略”,曹操曾感叹说,如果他能得到沮授,则天下不足虑。东晋史学家孙盛甚至认为,沮授之谋,“虽良、平何以过之”?沮授之谋是否能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和陈平相提并论,我们暂且不说...

赵云都没有斩杀过一流大将 赵云排名为何那么高

赵云都没有斩杀过一流大将 赵云排名为何那么高

为什么赵云没有斩首过一流大将,却有着“一吕二赵”的说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云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属于蜀汉的五虎将之一。关于他的故事非常多,尤其是赵云的武力值,可以说是很强的。三国时期也有关于这些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吕布、赵云、典韦),...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刘备作为三国一方霸主 刘备是伪君子还是仁君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仁君还是伪君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三分,天下陷入了魏蜀吴三国竞争的时期。放眼三国的君主中,除了吴国孙家的后代子孙算是封疆大吏的后代,受到了祖辈的福泽,其他两人几乎都是出生卑微。东汉末期宦官把持朝政,曹操背后有着宦官...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年羹尧最后为何是自尽而死?真相是什么?

雍正是清朝第五位君主,清朝世宗的年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钦点为翰林,后升为内阁学士,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仕途一路通畅,雍正即位后,将不轻易授人的“大将军”印信授予年羹尧。为啥后来被雍正帝赐予自尽呢?笔者给读...

宣华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杨广之间有何故事?

宣华夫人是什么身份?她与杨广之间有何故事?

宣华夫人陈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宣帝之女,陈叔宝的同父异母妹,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宣华夫人陈氏是杨坚的后妃,在杨坚病重的时候,太子杨广调戏了陈氏。陈氏把这件事告诉杨坚,杨坚非常生气,准备废掉杨广的太子之位,重新把废太子杨勇立为太子。这件事最终引发了“仁寿宫变”,杨坚离奇死亡,杨广...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