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名臣杨士奇在历史上有多牛?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27)170

名臣杨士奇在历史上有多牛?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杨士奇在明初政治舞台上之所以如鱼得水,不仅跟明初帝王,特别是仁宣诸帝对他的信任有关,更为重要的是他性格中的谨慎起了重要作用。他的谨慎不仅在帝王面前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跟同朝人士相处,也极为谨慎,并多出为他人着想,故甚得君王喜爱,其它朝臣史也甚是拥戴杨士奇。

一、谨慎和善,融洽的君臣关系

杨士奇家境贫寒,但是他对学业一点也不放松。在他外祖父的教导下,学业大进。十五岁开始便开馆收徒讲学。一方面靠教书过活,一方面教书同时,自行修研。建文元年,为了编纂《太祖实录》,朝廷广招天下儒士参与编修。在乡村教书的杨士奇得到了人生转折的一个机遇—由于他才学出众,被选参与编纂《太祖实录》。杨士奇由于才华出众,被破格录用,做了教授。之后,杨士奇平步青云,接连升迁。最后做到内阁大员。

名臣杨士奇在历史上有多牛?

杨士奇,在朝为官,不仅在处事谨慎,且能多为他人着想,故使得众多朝臣服从杨士奇的为人。仁宗黄帝还在做太子被命监国的时候,御史舒仲成没有按照时为太子的朱高炽的意思办事,于是仁宗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仁宗即位之后,由于舒仲成犯了事,蹇义以其所犯之事奏劾舒仲成,明仁宗得知此事,正合仁宗心中意思,便于他出一口恶气。

杨士奇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立即上疏:“为政要言而有信,向来小人得罪者多。陛下即位后,为广开言路,曾诏告廷臣,凡有忤旨者一律宽恕。如果现在治舒仲成的罪,则诏书失信,不敢说话的人就多了。就像汉景帝为太子,召卫绾不赴,即位后仍用卫绾,前史韪之。仁宗听了杨士奇的建议,遂没有治舒仲成的罪,使得仁宗朝言路畅开。

杨士奇在内阁多年,为同朝官员在帝前打圆场实例众多,除了上文所列为御史舒仲成之例,还有更多的人受过杨士奇的庇护。例如:大理卿虞谦,在平时说话以及处理事情的时候考虑不周,思维不谨,每每办事,总会出现一些纰漏。次数多了,其办事不密的事实也就为仁宗所了解。仁宗得知虞谦办事不力后,往往出纰漏的情况后,非常生气。于是,下了一纸诏书将其降官一级。

杨士奇根据虞谦的其他优点,在仁宗面前,据理力争,最终终使得虞谦官复原职。另外还有大理少卿虞谦,因为在朝议事的时候,其主张不符合仁宗的意思,收到仁宗处罚。士奇又于仁宗面前劝谏道:“虞谦是应诏陈言,如果有错便给予治罪,那群臣就不敢奏事了。”

二宗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历史对其评价也算不差,仁宗在位期间,极力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明君形象,于是听了杨士奇的劝诫之后,立即升了虞谦的官职,将其升为副都御史,并立即下敕引过,让百官直言朝政之得失。杨士奇在内阁一干就是很多年,虽然他为人处事,甚为谨慎,但是还是没能幸免遭到其他大臣的嫉恨,甚至在皇帝面前说杨士奇的不是。

名臣杨士奇在历史上有多牛?

譬如“永乐宣德中。同列有潜公于上者”,“公闻之亦不为憾,待其人如初笃故旧”。杨士奇一心为帝国着想,没有对毁谤自己的同列进行打击报复,一方面使得朝臣们从内心里服了杨士奇的为人,也都乐于与杨士奇为伍,密切跟杨士奇合作,处理大明帝国内部纷繁冗杂的政务,另一方面,在君臣面前,杨士奇的宽宏大量,使得明初政坛少去了许多纷争。

二、远见卓识放弃交趾属国

永乐时期,成祖出兵征服安南,设立了交趾布政司。但是安南跟朝鲜不一样,成祖时期通过武力征服了安南,不过安南黎民反抗明王朝的起义却接连不断。明王朝为了稳定安南局势,前后用兵多次,军士数目达数十万,粮饷耗费尤为巨大。宣宗朱瞻基即位后,也多次派兵征伐安南,但是安南始终出于征而不服的状况,明朝对安南的用兵屡遭失败,损兵折将不说,对明朝的财政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宣宗起初对安南的出兵是很重视的,甚至派兵部尚书陈洽挂帅,由陈洽亲自上前线指挥明军作战,这里足见宣宗对安南用兵的重视。但是兵部尚书陈洽在出征安南的时候遭到安南军队的伏击,兵败之后,陈洽自刎谢罪而死。面对征讨无果,损兵折将,耗费巨额粮饷而不能取得成功的窘局,杨士奇力主放弃交趾,允许交趾实行自治。杨荣对此局面也说:“永乐中费数十万人命得此。至今劳而未息,困者未苏。因其请而与之便。”

宣宗朝内阁七人之中,位高权重的杨士奇,杨荣都主张放弃交趾,任其自便,这对于明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因为交趾离中原甚远,若用武力征服,首先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而征服之后,就算安南不反,朝廷每年对安南的开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安南每每反叛,更是对明朝造成诸多不便。

如若放弃交趾,对明朝而言,凡有诸多益处。在杨士奇,杨荣的主张之下,宣宗权衡利弊,也同意杨士奇等人的意见。于是决定放弃交趾,迁回交趾三司,召回驻交趾之文武吏士。从此明朝结束了在交趾的强征不能达其目的,每每征讨又损伤惨重的被动局面,并且为明王朝带来了实际的财政好处—“岁省军兴钜万”。也使得明朝南部边疆得到较长时间的安定。

三、举荐贤能,整顿吏治

在明朝初年,由于明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出身贫困,特别注重节俭,对臣下在廉洁方面的要求也相当严厉。所以在朱元璋时代,明朝政坛是比较清廉的。但是,从成祖即位之后,由于帝国建立已经有了些年代,部分官员的 *** 之风盛行。特别是到了仁宣二帝的时候,明朝的吏治成了封建领导集团不得不引起重视的问题。面对此等关系王朝正常运转,国运长存问题的大事,杨士奇等人在这方面也付出了不少努力。

宣德三年亦即公元,在一日,散了早朝之后,明宣宗特召杨士奇、杨荣到文华门,向二人说:“年来贪浊成风,何也?”杨士奇对此问题关注已久于是答道:“永乐已有之,今为甚耳!”宣宗知道杨士奇对吏治问题也很关注,于是又问现在谁平时贪污行为最为严重。杨荣旋即回应宣宗,刘观的贪污行为最为严重。刘观当时的职位是都御史平日里私纳贿赂,贪污甚重,而且在刘观的影响下,他下面为官的众多诸御史眼见上司贪污,于是也贪纵无忌,甚为污浊。

宣宗了解情况之后,向杨士奇,杨荣提出由谁来代替刘观的位置。杨士奇经思量推荐了通政使顾佐。宣宗遂撤掉了刘观的职务,擢升顾佐为右都御史。杨士奇在仁宣时期,作为明初政策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他在对用人上有着其独到的见解。他反对任人唯亲,主张任人唯贤。“取人必先德行,而后才能”。在他看来,用人必须首先了解其德行,这里的德行就是要看所用之人,是否能封建伦理纲常,是否能为封建统治服务。

符合此德行之人,然后根据其自身才能高低,委以职务。在宣宗时期,为了选一个人出使交趾,有人举荐伏伯安,说其能言善辩,有口才。可以担任出使交趾的大任。但是杨士奇认为伏伯安“言不忠信,虽蛮貊之邦不可行,往且辱国。”这里既体现了杨士奇在用人上的另外,杨士奇为大明朝选拔人才时还主张兼取南北有才之人,不可偏向任何一方。仁宗曾认为“北人学问,不逮南人。”而杨士奇则言:“长材大器多出北方,岂但南人可用也”主张科举取士时要兼取南北人才。

最后,杨士奇在选人任人的时候,还特别注重一点,“极刑之家,有贤子弟勿弃。这在封建社会而言,用人上能有如是意识,实属不易。在这样的选才思维指导下,杨士奇为明初选拔了很多能办实事,公正不啊的良臣。在他所推荐的人士之中有江西籍的,也有非江西籍的。

当时的吏部尚书王直就对杨士奇在举人方面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他说:“杨士奇所举贤才,列于中外者五十多人,皆能正己恤民。盖公取人,必先德行而后才能,无问识与不识,博询于众论而信乃举。”于谦气周忱、况钟都为杨士奇所举荐,他们“居官至一二十年,廉能冠天下,为世名臣”。

四、总结

杨士奇的谨慎也许是出于封建社会读书人固有的本性,抑或其天生固有的谨慎,且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能如此谨慎。有一点历史明显告诉我们,由于杨士奇的谨慎,使得他在伴君如伴虎的情形下,能得以善身。相较与解缙的狂放不羁,杨士奇的谨慎无疑是其在明初政坛得以呼风唤雨的重要条件之一。杨士奇推荐的重任对明初政治稳定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这既得益于他们自身的优秀品质和处事能力,也得益于杨士奇不分贵贱,不以地域为界限的人才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201569.html

“名臣杨士奇在历史上有多牛?” 的相关文章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通在历史上都有何战绩?最后是什么结局?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手下猛将如云,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一流水平,诸如五子良将、两夏侯和曹氏宗族大将等,然而,有一位大将,勇冠诸将,曾率军痛击张绣,迎战关羽,成为关羽劲敌,但是,却英年早逝。而在演义中,他非常倒霉,刚出道就死在马超枪下,成为打酱油...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韩信被杀的原因是什么 韩信是被冤枉的还是咎由自取

对韩信最后为何会被杀?到底是咎由自取还是被冤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汉初三杰之一兵仙韩信的死,很多朋友都觉得扼腕叹息。可是我要说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韩信的死就是自己造成的。他的被诛杀有很大程度是咎由自取的。作为刘邦曾经登台拜将的大将,韩信和刘邦之间出现隔阂的一...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周泰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孙权都有哪些贡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孙权与众将在濡须口相聚,席间孙权让周泰袒露上身,让他讲明身上各个伤口的来历。周泰便把力救孙权,拼死作战的事迹详细讲来,使得众人叹服。那周泰是如何舍身护主,救出孙权的呢一,投靠孙策周泰是九江郡人,因此和蒋钦是同乡,...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刘邦称帝后父亲要行跪拜之礼 刘邦是怎么避免这个尴尬的

对刘邦称帝,父亲行跪拜之礼时是怎样避免场面尴尬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的父亲叫刘煓,育有四子一女,年轻时候的刘邦就是当中最没出息的一个。36岁时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亭长。可就是这个最没出息的老三却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成为皇帝之后也十分尊敬自己的父亲,...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苏麻喇姑常年不洗澡 康熙为什么还要宠爱这个人

还不知道:苏麻喇姑终年不洗澡,为什么康熙还极度宠爱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史料记载和各种影视作品中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康熙皇帝是一个不太在意儿女情长的人,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对哪个妃子特别迷恋宠爱。但是有这样一个女人,她不是康熙的亲人,也不是他的妃子,还有着终年不洗澡...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虞姬陪伴项羽那么多年 两人为何始终没有孩子

还不知道:虞姬常年陪伴在项羽身边,为什么始终没孩子,其中有什么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在正史记载还是小说戏剧影视作品里面,各位都明白虞姬是项羽的爱人,可以说他们形影不离。不光是在项羽走向赛场后陪伴在项羽身边,何况虞姬在项羽即将命丧黄泉之际,也是抢先一步拔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