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大汉朝有何影响?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9-23)120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人对于东汉末年的乱世都有所了解,而《三国演义》的开篇故事,正是在黄巾起义的大背景下展开的。那么,作为导致东汉灭亡的导火索,黄巾起义为何会爆发呢?东汉王朝又为何会因黄巾起义而灭亡呢?

民不聊生是黄巾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正如《明朝那些事儿》中所说,“中国的老百姓历来是隐忍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困苦灾难,只要有一口饭吃,他们都会忍受着,不到最后一步,都不会走上造反这条路”。因此,历史上每一次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在老百姓活不下去的情况下爆发的,黄巾起义同样如此。

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大汉朝有何影响?

1、政局长期不稳。纵观整个东汉历史,“外戚”和“宦官”是根本绕不过的两个角色,由于大多皇帝年幼,从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开始,外戚与宦官的争斗便使得这个王朝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尤其是士大夫与外戚联合对抗宦官的两次“党锢之祸”,使得这个王朝的统治根基已经严重动摇。汉灵帝继位之后,更加宠信宦官,导致东汉王朝从上至下处于一片混乱之中,统治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2、百年汉羌战争。东汉之初,汉光武帝刘秀便陆续将羌族迁徙于陇西、天水、扶风一带。东汉永平元年(58年),在窦固等攻破青海境内未臣服的烧当诸部后,又将他们迁徙至关中一带。内迁的西羌,本就与河西走廊、陇西当地的汉朝百姓时常发生冲突,再加上西北地方官的残酷苛暴,导致西羌部落的叛乱此起彼伏,西羌人屠杀 *** ,汉朝军队也屠杀西羌人,双方这种恶劣的关系,使得西羌一度成为了自匈奴之后东汉的之一外患。绵延不绝的战乱,不仅花费巨大,而且使得徭役兵役繁重,百姓早已怨声载道。

3、土地兼并严重。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历史上的王朝始终无法摆脱土地兼并这个问题,而每个王朝灭亡的原因中,也总能看见土地兼并的影子,东汉同样如此。土地兼并的出现,也使得地方逐渐形成豪强实力,进而形成士族与寒门两大阵营,由于士族则长期掌握着土地和权势,自然引起了贫苦百姓和天下寒士的不满。

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大汉朝有何影响?

4、瘟疫持续肆虐。在东汉末年的短短三十年间,仅是明确记载的全国性大瘟疫便爆发了十二次之多,曹植的《说疫气》中说道“家家有位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可想而知当时的凄惨景象。即使有“医圣”之称的张仲景,他也曾悲痛的回忆道,其家族两百余口,竟然也因为瘟疫死去了三分之二的人。东汉的都城洛阳,瘟疫更是直接夺去了一大半人的性命。

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东汉末年已是民不聊生,因而在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言论影响之下,大量百姓揭竿而起,一场席卷全国的“黄巾起义”就此爆发。

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为何迅速分崩离析

虽然黄巾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彻底推翻东汉王朝,但却无疑成为了东汉灭亡的导火索。黄巾起义被平定后,各地群雄并起,东汉王朝已是名存实亡,最终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被曹魏所取代。那么,黄巾起义后,东汉王朝为何会迅速分崩离析呢?

1、三级行政制的弊端。从秦朝到西汉,朝廷普遍实行“郡-县”二级制,汉武帝时期,为了消除地方诸侯对中央的威胁,朝廷开始推行“推恩令”,这导致一级行政区大量增加,西汉末郡已经达到了103个,而县更是多大1587个。由于一级行政区大量增加,使得朝廷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汉武帝便在郡之上又设立了13个监察区,被称为13刺史部(13州),由监察刺史管理,从而初步形成三级行政制度(监察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兵权、财权和政权),东汉基本延续这一制度。到东汉末年,由于黄巾起义的爆发,监察刺史权力开始扩大,成为拥有兵权、财权和政权的州牧,而原本作为监察区的州则开始变成真正的行政层级,从而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度。州牧由于大权在握,黄巾起义后逐渐脱离朝廷控制,最终导致天下大乱。

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大汉朝有何影响?

门阀士族趁黄巾之乱迅速崛起

2、门阀士族的崛起。前文说过,由于民间土地兼并的严重,掌握有大量土地的豪强开始崛起,而随着这些豪强家族成员逐渐进入朝廷,进而形成了门阀士族,这些门阀士族不仅掌握有一定全力,拥有大量土地的他们更是掌握了一定私有财权。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很多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和财富,便开始私自招募兵马,逐渐形成一股独立的地方势力,并在黄巾起义之后成为割据一方的独立势力,从而脱离朝廷控制。

3、朝廷统治力丧失。黄巾起义爆发之后,由于朝廷无力平乱,为了尽快平定战事,只能将军权下放至地方,此举虽然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巾起义的蔓延,减缓了东汉王朝覆灭的危机。但同时也让地方官员势力大涨,尤其是本就拥有政权、军权和财权的一方州牧,更是趁机大量招募士兵,最终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

正是由于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黄巾起义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地方势力却已经趁势崛起,中央政权再也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势力,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央朝廷软弱无力的乱世局面。可以说,黄巾起义平定之后,东汉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9/211717.html

“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大汉朝有何影响?” 的相关文章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他经历了什么?

吕不韦最后的结局到底是如何造成的?他经历了什么?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秦王政时吕不韦惨遭打压,最后被迫自杀。那么吕不韦度是如何从富商做到宰相,又度过了怎样传奇的人生,一,奇货可居吕不韦早年从事商业活动,因为善于经商,很快就成为著名的大富商。一天,...

白马一战要不是关羽出手 曹操麾下还有谁能斩杀颜良

白马一战要不是关羽出手 曹操麾下还有谁能斩杀颜良

还不知道:白马一战,若关羽不出,其他曹将能斩颜良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斩颜良、诛文丑是关羽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二爷吹了一辈子的战绩。自从关羽秒了颜、文2人后,关羽见人就老吹:“你比颜、文如何?”其实这也不能怪二爷飘了,因为颜良、文丑是袁绍麾下的王牌大将,同时也是...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兰陵王,北齐文襄帝高澄第四子,被人所知是因为他出众的外貌。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能指挥张郃、徐晃,夏侯渊的权利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是曹操的嫡系将领,深受曹操喜爱和重用,曹操委任夏侯渊为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然而,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因为轻敌被黄忠斩杀,有人说夏侯渊是无能之辈,但是,别忘了,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徐晃都是夏侯渊的部下,夏侯渊凭什么能指挥张郃、徐晃?他靠的是什...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丁谓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丁谓(966年~1037年),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北宋初年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丁谓中进士甲科,任大理评事、饶州通判。淳化四年,任直史馆,以太子中允衔任福建路采访使。回朝后,任转运使,升三司户部判官。后任峡州路转运使,多次升官...

曹操比司马懿还要厉害 最后为什么是司马家族统一天下

曹操比司马懿还要厉害 最后为什么是司马家族统一天下

对曹操比司马懿厉害,为何最终统一天下的是司马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并不是没有能力统一全国,而是生不逢时,当时的大环境不好。三国鼎立的局面他在短时间内无法撼动,最终在各国走向衰落时,司马家族将其平定,建立统一王朝晋。公元前209年,刘邦于沛县响应起义,最终于公...

纵观吕夷简的一生,他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纵观吕夷简的一生,他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吕夷简(978年-1044年10月3日),字坦夫,淮南寿州人,北宋杰出政治家,名相吕蒙正之侄、光禄寺丞吕蒙亨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夷简在宋真宗年间中进士,先后官至通判、刑部员外郎、参知政事、同平章事等。他辅佐年幼的仁宗,在太后临朝听政的情况下,保证了北宋的社会安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