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快 土匪为何不去抢他们
对古代土匪打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劫匪可是个高危行业,不能说人人得而诛之可也差不多。
所以古代劫匪最头疼的并不是怎么打劫,而是打劫来的这些东西怎么能妥妥当当地花出去。有命赚钱没命花钱,那可就要了命了。
800里加急,如果土匪真的敢去抢的话,那么恭喜这些土匪最次也是个一窝端,至于最终是流放还是被砍头,那全凭皇上心意。
(一会儿,我们还会讲一个荔枝的故事)
什么是800里加急?
我们要明白古代的800里加急是更高速度,换句话来说,这是整个朝廷、整个时代集中所有的力量打造出来的更佳速度,这个速度之下任何人无权阻挡。
在此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古代的时候,皇帝是怎么知道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消息的?
比如明朝的皇帝坐镇北京城,那他如何知道漠北地区是否有战事?南方地区是否有大雨、洪涝?他是怎么知道的?
总不可能让皇帝一个人天天给各个地方打 *** 吧?再说了,那个时候也没有 *** 、没有传真啊,就连飞机火车都没有,你还要啥自行车呀?
在这种信息相对封塞的时代里面,皇帝对于天下的事情掌控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如果某个地方诸侯叛乱,都乱了三年了,皇帝这边还不知道信儿,等知道这个事儿的时候,人家都打到城门口来了,那皇帝这个位子不就岌岌可危了吗?
再者来说,一旦发生大的战事,尤其是涉及到国与国之间的比拼,比如汉朝的时候和北方的匈奴之间决战,这种情况之下涉及到国运问题了,皇帝怎么可能心安理得地坐在大殿之上?
它必然而然地需要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情报,于是就有了一种新的工作岗位,出现的这个岗位叫做驿站。
驿站等同于现在的邮政快递,包括咱们现在所说的四通一达都属于驿站,可以归类为驿站。但是古代的驿站一旦被赋予了多少里加急的功能,那必然是朝廷公务人员,换句话来说人家就是体制内的。
驿站的规模以及所需配备的种种附件
驿站,作为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而不单单是军事情报甚至还包括某些大臣是否有二心,某些臣子是否有急件,需要递给皇帝,都需要通过驿站来做中转,而驿站不单单咱们国内有,在古埃及也有对应的传递信息的岗位或者部门。
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与驿站相关的记录是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上。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是与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
至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用问我了,毕竟我的能力也有限,根本看不懂,哈哈。
也不怕大家笑话,在周朝的时候就有烽火台以及用于传递军事情报的烽火台,传递情报并没有文字可言,但是它会有不同的信号。
比如在一个长城之上,长城的一边突然之间受到了敌人的侵袭,那么对应的烽火台之上都会传递对应的火把,火把点燃的烟火或者点出来的烟雾,不同的状态就代表不同的紧急程度。
从而实现信息的正确传递,但是烽火台只能局限于部分地区,如果是在大山里面或者就是一个特别特别远的地方,指望着烽火台挨个传递消息很困难,于是就有了驿站的出现。在汉朝的时候,设置驿站是每30里地一个驿站。
而且大家要注意:这个驿站可不是普通人设置的,在汉朝时,驿站是由太尉执掌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大唐盛世:在大唐盛世的时候,驿站基本是遍及到全国,能够保证各种军事情报或者重要信息,源源不断的传递到皇帝的耳朵里面。而且驿站分成了三种,除了空中驿站之外,几乎所有的驿站都具备了,比如陆地驿站、水上驿站以及水陆兼办。
以唐朝为例,一站就有1639个,而且在驿站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达到了2万人,大家不要小瞧这2万人,在当时就已经非常多了,与此同时中央由兵部驾部郎中管辖节度使,下设驿馆巡官四人。
这其中我们要引用一句最著名的诗词这句诗词,相信绝大多数的小伙伴都读过,或者都了解过。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前面两句可能无人得知,但后面两句那是实打实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什么意思呢?
就是荔枝都能够运送到长安城里面,我不多说了,大家想一下现在的物流体系。
前一段时间我刚买了荔枝,因为当地下大雨采摘的过程当中出了问题,导致我收到的荔枝当中有1/5是坏的,明白吗?有1/5是坏的,即便是现在的物流体系,而在唐朝的时候杨贵妃就能够吃到荔枝,她是怎么吃到的?靠的就是驿站。
驿站背后的多方势力
以朱漆木牌镶金字,日行五百里
这句话出自梦溪笔谈当中,怎么去解释就不多说了,简而言之这种驿站上面运送的东西有特殊的标记,那么就要求一天行500里左右。
大家可以想一下在古代骑着一匹马跑这么远的距离,是多么辛苦的一件事情,而古代的时候是绝对不可能让一匹马一直跑的,事实上一站会有对应的规定,比如马跑死了就换马,人累死了就换人。
一封信可能来回倒好几个人的手,而更有甚者会骑着两匹马,送一送信,骑着一匹马,另一匹马在旁边跟随着。这一匹马跑得不行了,累死了,那么就抓紧时间换另一匹马,而目的就是为了抓紧一切的速度,把这封信送到对应的人手里面。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从古人这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我们就不难发现古代的驿站速度极快,当然跟现在的飞机火车比拼,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这已经达到了速度的极限了。
如此大的精力来打造这样的速度极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土在这摆着,这么大的领土,如果信息传递不及时的话,稍微有点差池就会耽误事儿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的时候的三藩之乱,吴三桂那边都造反了,清廷这边还不太清楚具体行情呢。这也足以见得,一旦信息出现滞涩,将会带来极其可怕的后果。
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查到对应的文献,就会发现驿站当中出现任何一点工作失误都会被惩罚,而且这一部分规定详细到令人发指,我们以唐朝的对应规定拿出来,先简单看一下。
凡在驿途中耽误行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
这句话不多说了,凡是因为耽误日子不能及时到达的,该打多少棍子就打多少棍子,最严重的甚至会被流放。
古代的盗贼为什么不抢八百里加急?
其实讲到这里一些小伙伴就已经明白了,800里加急古代的一些土匪不去抢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这个800里加急背后有一个大的背景,这个背景是谁呢?答案就是朝廷。
之一,风险大。
古代盗贼去抢一些东西,无非也就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已,为了填饱肚子而跟朝廷过不去,那实在是犯不上。
要明白盗贼只是盗贼,如果盗贼抢了800里加急里面的文件,很有可能就会被定性为反贼,反对意味着什么?
株连九族不在话下,自己的亲人、家人、朋友,甚至是和自己有过一面之交的有过生意往来的人,都有可能被咔嚓了。
这样巨大的风险让盗贼也得掂量一下。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特别紧张的情况,比如两军交战或者一些特别重要的文献的往来传递,盗贼突然之间把这些东西给抢走了,后果可想而知,那可不单单是杀头的罪过,中间所受到的种种苦就连盗贼想想都要全身发抖。
第二,没有利润。
800里加急也好,600里加急也罢,在这样的一个速度之下,根本不可能携带多么重量的物品,黄金什么的基本不可能。
即便是送快递的人也要挑选一些长得比较瘦的,比较能折腾的,要不然来一个300斤的大胖子,往马上一坐,这个马能跑多快?
肯定跑不了多快,所以但凡触及到800里加急要么是重要的文件,要么就是重要的物品,很少会触及到珍贵物品。
劫匪抢东西,无非就是为了把这些东西卖出去,然后填饱肚子而已,你抢了一大堆文件,这些文件能值几个钱?
当然对于朝廷来说是无价之宝,可是对于民间来说那是一文都不值,而且没人敢买,如果有人敢买的话,那也是杀头的罪过。所以盗贼抢驿站里面的东西或者800里加急快递是没有任何利益可言的。
第3点,则是官府的管控。
古代的时候,土匪充其量就是骚扰一下当地的百姓而已,官府看到了之后会对他们进行管控。但这种管控并没有说严格到什么程度,毕竟古代远不及现在这样发达,官府里面可能也就是百十来个人。
说百十来个那都是夸张了,除了知县大老爷之外,没有几个人。
指望着这一部分人去对付土匪,难度很大,而一旦土匪抢了这些800里加急的文件,那意义就不一样了,这一伙人说得不夸张一点,可以直接被定义为反贼。
那么就不是官府来对付他们了,而是当地的官兵甚至直接就是跨省的官兵来对付这一波反贼。
这一伙土匪他们能够顶得住吗?肯定顶不住,说白了,土匪们之所以不抢800里加急,一个是风险大,第2个是利益少,第3个那是保不齐连小命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