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国运的战争夷陵之战,刘备带的是哪些大将前去对敌呢?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往今来,凡有大战,对战双方往往都派出精兵强将。能征善战的将领能力挽狂澜,能力不足的将领也能导致一败涂地。长平之战中,虽然战局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但将领的影响绝对不可忽视。双方都临战换将,赵国以赵括代替廉颇,而秦国则暗中以白起换下了王龁,这也导致了赵军几乎全军覆没。三国时发生的蜀吴之间的夷陵之战,也是关乎国运的战争,为何刘备却并未率领赫赫有名的大将前去对敌呢?
赤壁一战后,曹操实力大伤,短期无力再向南进军,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然而,这种平衡是暂时的,只要三国都有问鼎中原的志向,战争就不会停歇。建安二十四年(219),是蜀汉辉煌的一年,刘备占领汉中,攻取上庸,称汉中王。但是也因为蜀汉的这一系列动作和关羽的战无不胜,曹操十分忌惮,挑唆孙权攻占关羽后方。
关羽也因疏忽大意被吴将所杀,此是家恨。荆州为东吴所占,这是国仇,双方对战在所难免,因而黄初二年(221)的夷陵之战爆发。刘备对此战极为重视,甚至亲自率兵前去讨伐。然而,他所带的将领是吴班、冯习、张南、黄权、马良等人,这些人并非是蜀汉一流的将领。如此重要的战事,却派出这些不算顶尖的将领,刘备此举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实,刘备并非不想派那些战功卓著的将领,但是有心无力。首先,有一些将领已经阵亡或是不宜跟随作战,譬如声名远扬的五虎上将。这场战役本就是因关羽之死而起,关羽自是不必再提。刘备此次本想让张飞跟随,不料张飞却因为得罪小人,在临出兵前便被属下张达、范强所杀。虽然在《三国演义》中,黄忠是在随刘备讨伐东吴时中箭身亡,实则不然,夷陵之战时,黄忠已经逝去一年。而五虎上将中仅存的两位是赵云和马超。赵云对东征一事持反对态度,刘备留赵云都督江州。而马超虽然武艺超群,但家人被曹操几乎屠杀殆尽,自己也寄人篱下。一来刘备未必信任他,二来他自己也不再有抱负。实际上,黄初三年(222),马超便因病去世。
除不便上阵杀敌的将领外,还有些名将被用来留守后方,防备曹魏。后方不稳,前线必受影响,而曹魏又对蜀吴虎视眈眈,留一些得力将领在后方是必要的。譬如颇有名气的魏延,他虽然被刘备看重,但是此次也并未随军出征。汉中之地位置重要,魏延被留下看守此地,责任重大。刘备深知防备曹魏的重要性,即使带了黄权,为了防止曹魏的偷袭,也让他驻扎到了长江北岸。如此一来,刘备可带的将领更少了。
当然,刘备不带强将还有两点重要原因。一是,蜀汉军队在气势上更有压制性。关羽在蜀汉的名望很高,他被害后,蜀汉百姓也是义愤填膺。刘备以为弟报仇的名义出征,自然能得到大部分将士支持。除此之外,帝王御驾亲征,往往能给将士一剂定心丸,更会奋勇杀敌。这也是蜀汉前期屡屡胜利的原因。二是,蜀汉的兵力是多于东吴的。夷陵之战中,蜀汉投入了兵力八万有余,而东吴方面投入的兵力有五万多。尽管黄权及一部分士卒被派去防御魏国出兵,没有去前线,但刘备这些兵力也可以在紧急时刻调用。因而这样看来,蜀汉的兵力更多,《傅子》中曾经记载吴军消灭蜀汉军八万余,可见此事不虚。如此兵多势强,刘备可能认为不带强将影响并不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将领虽然不如赵云等将领能征善战,也声名不显,但是他们也颇有能力。夷陵之战开始时,吴班、冯习两人作为前锋,而陆逊、李异等人在巫县、秭归一带屯兵。吴班冯习不仅很快在巫县击败李异等人,甚至很快将兵线推进到了秭归。虽然夷陵之战,蜀军大败,但是却不能说明将领逊色。吴班在后来的北伐之战中,甚至大败司马懿,可以看出,他确实是有能力的。除此之外,黄权也不容小觑。他虽然后来因为无法返回蜀地,不得不归顺曹魏,但他在曹魏阵营中也很受司马懿器重,其实,在夷陵之战前,黄权曾请缨去打前锋,让刘备在后面坐镇,可惜刘备并未听从。黄权此人高瞻远瞩,又有才干,也不是岌岌无名之辈。
其实,夷陵之战蜀军的失败,不应简单归结为将领的能力不足。刘备贸然出征又准备不足,军中又无像诸葛亮这样的军师出谋划策,在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此战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