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1-25)11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国和燕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中华上千年的历史中,有两类人最为常见,遗臭万年的罪人和流芳百世的英雄。可也有一种人,明明犯错却因此成就美谈,明明同样的对外战争,却因对手的不同,时而软弱,时而强硬。这种充满矛盾的人物代表之一,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将廉颇。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一、千古佳话“主人公”

廉颇是一位被广泛熟知的战国名将,但是他被人熟知可不只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因为他与蔺相如的一段佳话——将相和,而他也正因“负荆请罪”而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作为战国鼎鼎有名的四大名将之一,却作为教育后人的榜样广为流传,不可不谓之独特。

但在真正的历史中,看到廉颇一生参加的那几场残酷战争,也许廉颇并不只是“负荆请罪”的妙人。在长平之战和鄗代之战接连发生,在当时也几乎是关乎赵国存亡的两场战争,但在这中间,对于不同的国家,廉大将军却表现出了不一样的态度,这又是为什么呢?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二、“唯唯诺诺”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无疑是我国千年历史上经典战役之一,赵国的战败直接导致其再无力与秦国争雄,而我们总是津津乐道它的后半段,纸上谈兵的赵括和过于暴虐的白起(坑杀十四万赵军战俘)等等,可这被人不重视的前半段——赵国名将廉颇和秦国大将王龁对峙,也同样精彩。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公元前二六零年,秦王派大将王龁出兵韩国上党。上党太守直接献上党与赵,上党百姓也大都逃往赵国。因为接手上党,加上与秦国的新仇旧恨,赵国在秦大军压境时,举全国之力出兵,随即在长平展开激战,史称长平之战。

刚开始,作为主将的廉颇当时手下只有十万人马,这还是临时赶来的。相比势如破竹,士气高涨的秦军,赵军免不了且战且退,连作为前线据点的二樟城和光狼城也被秦军攻陷。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但是这几个月的失败不是没有意义,廉颇在对战当中逐步摸清了秦军的真实实力与状况。秦强赵弱实力不对等是事实,为了更有效的对抗秦军,廉颇用休整军队“以逸待劳”代替赵王要他尽快出兵的命令。赵王对于廉颇的做法很是恼火,原本就不清楚战场真实情况的他,还有奸臣进献谗言,以为廉颇这是惧怕秦军故而不出兵。

后来又听信谗言将他换成了没有丝毫实战经验的赵括。赵括与经验丰富的王龁对阵,后果可想而知,赵国战败,但是秦国也只是惨胜,如若不是真的没有粮食了,白起也不能就地坑杀那被俘的四十万赵军,可见秦国当时也是强弩之末。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长平之战后,秦国也元气大伤,由此看,廉颇的“闭门不出”政策是对的,对秦国只能拖垮他,后来也是秦国实在拖不起了,秦国才不得不让人贿赂赵王宠臣进谗言,将廉颇换成赵括。如若廉颇在前期听从赵王命令直接草率出兵,那能也就没有后来以少胜多的鄗代之战了。

三、以少胜多的经典——鄗代之战

公元前二五一年,赵燕之间的鄗代之战爆发。也可以说,是燕国看赵国战败国力大伤,当时的燕国丞相栗腹向燕王提议出兵赵国,想趁火打劫“捞些好处”。

虽然长平之战战败,赵国也元气大伤,但幸而廉颇尚未失去赵王的信任,面对这场敌众我寡,实力相差悬殊的战争,廉颇临危受命,赵王将赵国仅存的二十几万兵力全部委托给了廉颇。但是,这次的廉颇却一改对秦国的“软弱”,上来就主动出击。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首先,廉颇令大将乐乘率兵五万,于代地牵制南下燕军。他自己则率其余主力人马,在鄗地与燕军主力展开激战。此时燕军远远多于赵军,可是长途跋涉和骄傲轻敌的燕军又怎能打得过背水一战、退无可退的赵军呢。

正所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虽然,鄗代之战时廉颇已年过古稀,却丝毫不见老态,也没有了先前对阵秦军时的“软弱”,以少胜多,大胜来犯燕军,并乘胜追击连下燕国五座城池。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因鄗代之战的胜利令廉颇封相,从长平之战到鄗代之战,都是以弱对强,虽然对待方式颇为矛盾,对秦“软弱”,对燕“强硬”,可这也是廉颇充分分析彼此优劣势,审时度势后有针对性的作战策略,正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许就是一代名将交给我们的又一个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1/222619.html

“秦国和燕国相比 廉颇对待两国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的相关文章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常宁公生是什么出身?她被驸马家暴后朱棣是什么态度?

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身份和地位是非常尊贵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封建王朝社会,身份尊贵的公主出嫁后,驸马是万万不敢怠慢的。可是,常宁公主却是个例外,不仅经常被驸马家暴,身为父亲的明成祖朱棣,还不为她撑腰,这是怎么回事呢?常宁公生于1386年,当时朱棣还是坐镇一方的藩王。不过,由...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沿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秦始皇嬴政,身上的话题总是讲不尽!他扫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筑长城,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是非功过自留待后世评说!秦始皇剧照相信大家看过的影...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能善终 乾隆为什么还要厌恶这个臣子

雍正的四大宠臣中,只有李卫得以善终,为何却被乾隆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新皇帝的上位都代表着一次政权的变更。我们所熟知的“康乾盛世”,三位皇帝,祖孙三代,用人制度、治国手段都大有不同。“江山代有才人出”,尽管...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对巅峰期的夏侯惇,需要多少回合才能斩了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被严重低估了!若让巅峰期的夏侯惇和关羽作战,将会非常精彩,结局也将出人意料!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众人总会想到独眼将军,因为夏侯惇在和高顺作战时,被曹性用弓箭偷袭,射...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西晋大臣、将领,功业胜过父亲,最终战死沙场

周处(240—297年),字子隐,吴郡阳羡人,西晋大臣、将领,东吴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改过自新,拜访名人陆机和陆云,浪子回头,发奋读书,留下“周处除三害”的传说,拜东观左丞,迁无难都督,功业胜过父亲。吴国灭亡后,出仕西晋,...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楚汉之争转折点是因为韩信吗 此诸侯才是关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