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此人住​墓道守孝二十多年,为什么会被治罪?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5)130

在中国史上,要说存世最长的朝代,除了上三代的夏(470年)商(554年)周(790年)之外,就是享祚405年的大汉王朝了。

有人认为汉朝绵延四百多年,与不遗余力地推行孝道有关。“以孝治天下”可以视为汉朝的治国纲领,经汉武帝大力提倡和实践,孝道由家庭伦理扩展为社会伦理、政治伦理。“百善孝为先”,推动孝的观念风行于世,使老人得到必须的尊重,当然是人间正道。

此人住​墓道守孝二十多年,为什么会被治罪?

推行孝道政策,必然要树一些孝子典范。比如西汉有一位陈姓寡妇,奉养婆母整整 28 年,汉文帝感其孝行,亲赐“孝妇”光荣称号。东汉初年,临淄人江革以孝母闻名乡里,光武帝也赐其“巨孝”称号,当然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物质奖励:“赐谷千斛”。

可能有看官不太了解“斛”的概念,在汉代,一斛等于1石,而1石等于10斗,共120斤。哦!孝子的回报是朝廷赏赐十几万斤粮食,呵!只怕是家里没有这么大的仓库了。

崇扬孝道,就免不了在老人百年之后的守孝问题。既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圣人的教导当然是不刊之论。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圣人认为,孩子在母腹中近一年,生下之后再有两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这三年是父亲最辛苦的时间,守孝三年只是对父母的些许回报。

于是守孝三年(实际执行二十七个月)成为一项礼制,在家守孝即是“守制”。在此期间,孝子不社交,不娱乐,还有一项是不娶不聘,而且要求夫妻分居不合房。

《后汉书》里记载有韦彪这样一个人物:“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哀毁骨立,是说这位大孝子为父母守孝三年,因为思念伤感太深太重,瘦得不成人形,治疗几年才好。

《后汉书》上还有记载,山东的乐安郡也出过一位大孝子,此人姓赵名宣,埋葬了父母之后,不闭墓道,自己住在里面,服丧长达二十多年。乡里的老百姓都交口称赞他的孝行,被当地奉为孝子的楷模。

州郡几次礼请他出来作官,他都辞而不就。

汉代重视孝道,“举孝廉”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之一。被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也是求取官职的必由之路。地方官有责任访察举荐善事父母、做事廉正的人出来做官。汉武帝曾经下过诏令:凡两千石以上官吏必须察举孝廉,否则按不敬和不胜任论处。这对官员是硬要求,否则治下无孝子,说明无官德,没有能力教化一方百姓。考核不合格,不光没脸没政绩,估计连官帽也不保。

后来东汉名臣陈蕃到乐安来当太守(关于陈蕃为人可参考拙作:东汉重臣九番沉浮杀身成仁,陆游和杨万里的评价有些轻薄浮滑),手下就向他举荐了赵宣。

陈蕃是一代名士,他最初就是被推举为孝廉,在郡里任职的,后来因为母丧,辞官守制三年。现在自己的治下有这样的孝子典型,当然很感兴趣。

于是进行家访,在与赵宣的谈话间问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无意中竟然得知了一个真相,令陈蕃格外震怒,赵宣的五个子女都是他在墓道里守孝期间出生的!

《论语》云:“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别人都吃不好,住不好,你倒好,竟然生出一群子女,这明显与礼制中所规定的守制期间夫妻不合房背道而驰。

故陈蕃认为,赵宣“欺世盗名,迷惑群众,污辱鬼神”,是个地道的伪孝子!

不光官没得做,陈蕃这样一个秉性方正的人,眼里当然不能揉沙子,干脆治了赵宣的罪。

对于陈蕃的做法,个人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

揭穿并处罚,针对的是赵宣的弄虚作假,但无形之中却伤及了孝道,本来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是大家共同学习的榜样,一旦戳破事实,露出真面目,无疑成了一个笑话,成了负能量。

那怎么样才算处置得当呢?对外可宣讲赵宣因孝行可嘉,奖励举家迁居京城。其实是发送到穷乡僻壤,让他隐姓埋名,远离大家的视线。

只是个人的幼稚想法,如有高见,欢迎留言赐教。

纵观两汉,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其他的皇帝都是以“孝”为谥号,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皇帝自己要做表率,充分表明朝廷对“孝”的尊崇。据《汉书》与《后汉书》帝王纪中记载,自西汉惠帝至东汉顺帝,朝廷对孝悌褒奖、赐爵达32次,朝廷以下地方的褒奖则更多。宋代徐天麟认为,汉代“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斯为后世所不能及。”(《东汉会要·选举上》)可见孝廉任官,对稳固汉朝的统治秩序具有长久的效用。

从这个层面来说,汉朝江山坐得时间较长,与以“孝”为纲的治国方略有极大关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12/227697.html

“此人住​墓道守孝二十多年,为什么会被治罪?” 的相关文章

袁术和袁绍相比 孙策为何投奔袁术而不是袁绍

袁术和袁绍相比 孙策为何投奔袁术而不是袁绍

还不知道:三国里孙策为什么投奔的是袁术而不是袁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咱们都知道三国里的小霸王孙策不仅孔武有力,带兵是一把好手,治国也是一把好手。可以这么说,没有孙策给孙权打下的基础和留下的国业,后来的孙权是没有实力与曹操、刘备相抗衡的,毕竟孙权号称孙十万,他这...

雍正为人生性多疑 雍正为何把内外政事都交给十三阿哥允祥

雍正为人生性多疑 雍正为何把内外政事都交给十三阿哥允祥

雍正为何对十三阿哥允祥如此信任,内外政事都交给他办理?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确实如此,生性多疑的雍正,却对自己这个十三弟始终信任如初。雍正在批复官员的折子时,甚至直白地说:“你有什么不方便对朕说的,可以直接找怡亲王(允祥),这并不是朕在试探你”。那么,雍正为何如此信任...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杨玉环之死是古代男权和权力环境下的悲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们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三国时期东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

严畯(164年~242年),字曼才,彭城人,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性情忠厚,待人以诚。少好学,精通《诗》、《书》、《三礼》,又好《说文》。避乱江东,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军鲁肃去...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夏侯惇如果巅峰时期和关羽对战 多少回合才能斩杀关羽

对巅峰期的夏侯惇,需要多少回合才能斩了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三国演义中的夏侯惇,被严重低估了!若让巅峰期的夏侯惇和关羽作战,将会非常精彩,结局也将出人意料!被低估的夏侯惇一说起夏侯惇,众人总会想到独眼将军,因为夏侯惇在和高顺作战时,被曹性用弓箭偷袭,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