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什么很多文物,在清朝时期大量流落海外呢?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12-29)120

清朝时期,在叩开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大门之后,国外列强贪婪的面目开始暴露无遗,先后有难以计数的珍贵文物被盗走,给我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冬,当时已过花甲之年的斯文·赫定,再次率领一支由瑞典人、德国人及丹麦人组成的探险队来到中国。当时他们入住北京六国饭店(今北京饭店贵宾楼)。此次中国之行,名义上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开辟中国航线作调查,实际仍是想到西域探险,图谋盗宝。1933年4月7日斯文·赫定寄瑞典国内妹妹的名信片,上贴中华民国邮局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国学术界听说后,立即自发起来反对。北京大学考古会、清华研究院、京师图书馆、历史博物馆等在京的十几个学术团体,联合组成“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表示 *** 。

最后,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双方达成了协议。斯文·赫定虽然不情愿,但不得不接受如下协议:由中瑞两国共同组成一支“西北科学考察团”;考察团所采集、发掘的一切动植物标本、文物、矿物样品等,都是中国财产,归中国所有。

这个协议意义非凡,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之一个对外国来华考察团体和个人有约束力的条约,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协议,3年后考察团所发现的震惊世界的“居延汉简”才没流失国外,没被瑞典人运走。这大概是民国时在文物保护方面做得更好的一件事情。这个协议的更大意义是,民国 *** 立法院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制定了《古物保存法》,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之一个文物保护法规。接下来,民国 *** 又先后出台了《采掘古物规则》和《外国学术团体或私人参加采掘古物规则》。

为什么很多文物,在清朝时期大量流落海外呢?

这些民国法规(见《民国盗墓史》一书附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的法规的极好范本。如建国初期中央 *** 颁布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便参考了中华民国的《古物保护法》等民国法规。根据协议,中、瑞各设一名团长,中方团长是时北京大学教务长徐炳昶,瑞方团长自然是斯文·赫定。团员:瑞方7名,中方9名 (学者5名,学生4名)。黄文弼、陈宗器等多名中国学者先后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考察活动结束后,斯文·赫定还是拿走了部分中国文物。那么,斯文·赫定的从中国西域盗走的大量文物,后来都弄哪了?说到这事,先得提一下瑞典藏存的中国文物

流落瑞典的中国文物,几乎全是两个瑞典男人搞来的,数量之大、文物价值之高,相当惊人,一个男人是安特生,另一男人就是斯文·赫定。

瑞典存有的中国文物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多到没有放的地方了,只好建博物馆。如在1926年,建了一座瑞典东方博物馆,专门收藏中国文物。此馆为一座长方形黄色五层建筑,虽然外形朴素,不那么引人注意,但馆藏豪华,享誉世界。整个馆藏文物约10万件,其中中国文物占近90%,从新石器时代至晚清、民国,各个时代的都有,比不少中国国内的博物馆还专业,还丰富。瑞典东方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总数,在西方博物馆当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大英博物馆,这成了瑞典人的骄傲。这些藏品都是哪来的?主要是汉学家安特生在中国历次探险和考察所得,该馆最早就是安特生办的;再是斯文·赫定的,还有购买、授赠的。

为什么很多文物,在清朝时期大量流落海外呢?

除了瑞典东方博物馆,另一个藏有大量中国文物的博物馆是瑞典国家艺术博物馆。瑞典国家艺术博物馆由3个分馆组成,其中一个专门收藏中国文物,叫“远东古器物博物馆”。

斯文·赫定死后,将其大量私物送给了瑞典皇家科学院,之后成立的斯文·赫定基金会接管了所有权利。为肯定斯文·赫定为瑞典所作出的贡献,瑞典王室还出席了赫定的葬礼。

值得一提的是,斯文·赫定最后一次从中国带走的中国文物,后来归还了一部分,瑞典也因此成为1949年后最早归还中国文物的西方国家。因为与中华民国有协议在先,这些文物属于“暂借”性质,所以在斯文·赫定死后,瑞典主动决定将其归还中国。可能正是这原因,虽然瑞典人搞走了中国数量惊人的文物,可以说是货真价实的“文物大骗子”,“西域大盗贼”,但中国人对瑞典并不那么反感,没有骂其是骗子、盗贼。

瑞典人确实很认相,1950年5月,瑞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西方与新中国建交的之一个西方国家。既然承认了新中国,文物当然不可能送到台湾去,而是送给了北京。当时由访华的瑞典王子代为归还,周恩来还接见了瑞典王子。这些文物当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即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12/228436.html

“为什么很多文物,在清朝时期大量流落海外呢?” 的相关文章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649年),本名郭敬,字孝恪,许州阳翟人,唐朝初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徐世勣把守黎阳。归降大唐,授宋州刺史、阳翟公。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时,献上“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策略,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拜上柱国、贝赵江泾四...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康熙和乾隆都能生那么多的孩子 这三个皇帝为何没有后代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乾隆那么能生,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后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清朝的历史一直为大家所熟知。对于清朝的皇帝大家也很了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代。这三代皇帝的治国能力是非常强的,...

尉迟恭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为何毫无建树?

尉迟恭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为何毫无建树?

尉迟恭:隋末唐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尉迟恭跟随李世民,屡立战功,先后参与平定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战争,功勋卓著。他和秦琼一起成为李世民能征惯战的虎将。玄武门之变,尉迟恭立下大功。尉迟恭和侯君集日夜进言鼓动,这才让李世民下了决心反击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在李...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以果敢刚直著称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俭,荆州襄阳郡中卢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廖化曾为前将军关羽帐下主簿。关羽败亡后,归属孙吴,用诈死之计回归蜀汉,被刘备授为宜都太守。刘备去世后,转拜丞相参军,后为广武都督,迁阴平太守,多次参与蜀汉的北伐。官至...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云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轶事典故夜谈道学当初,陆云曾经出游,想逗留寄宿在故人家里,黑夜迷...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陈脩(?-229年),字号不详,庐江松滋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偏将军陈武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十九岁时,受到孙权召见,并加以奖励,治军有方,历任别部司马、校尉。追录功臣的后裔,受封都亭侯。东吴黄龙元年(229年),逝世。人物生平陈脩(?-229年),庐江松滋(今安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