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世民有多偏心?他偏爱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吗?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1-06)180

说到李世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1。改立李恪?

在李世民将李治定为储君之后,觉得李治有些年幼,于是又想改立李恪,这件事在长孙无忌的阻挠下没能成功。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李恪他当不上储君之位,从他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李世民根本就没想过立他为储君。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恪英果类我……’。”

记载的这段是什么意思呢?皇上担心怀疑李治有些仁慈软弱,在私底下偷偷和长孙无忌说,李恪这孩子像我一样英勇,我想立他,你觉得怎么样?

没几天又对李恪说:

“……霍光折简诛之……”

父子虽然是至亲关系,但是如果有罪过,就按照法制来,不能因为私情涵盖过去。汉代的时候,已经立了昭帝,但是燕王不服气,想要图谋不轨,霍光就直接将他斩杀了。

李世民有多偏心?他偏爱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吗?

2。李世民真正的意图

其实,从这两段记录可以看出一个非常矛盾的点,前面那么直白地对长孙无忌说了他对李恪的欣赏,甚至有心改立储君之位。

但是后面对李恪说的话,很明显是在敲打他,让他不要学汉代的燕王,现在的朝中,也有李世民准备的像霍光一样的大臣,而这大臣自然是站在正统的太子后面,为他支撑。

两番话可谓是前后矛盾,那么哪一个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意思呢?自然是与长孙无忌说的话,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孩子,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是最不可能支持赞同李恪的。

总之,想要改立李恪为储君,这番话是最违心的,不仅从这里不能看出来,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出来,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嫡子,和其他嫔妃生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有的人认为,李世民这番话是为了李恪着想,是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并不是,很简单,看看刘邦的做法,对于和自己心爱之人的孩子如意,刘邦特地给刘盈说,以后要善待如意。而李世民呢?他对李治说的是,好好善待李承乾和李泰,这些人中并没有李恪,他反而对李恪说,让他谨言慎行,朝中有他准备的“霍光”,更好不要胡来。

李世民有多偏心?他偏爱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吗?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对长孙无忌说出这种话呢?他总不可能平白无故说出这种改立储君的话吧。

“……晋王立,泰与承乾可无恙也。”

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在嫡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之后,李世民想要把大家的矛头引向别处,同时保住自己的这三个嫡子。

3。父亲的偏爱

其实不看这些,从平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李世民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和其他皇子,究竟是怎么个不同法。

而嫡长子李承乾谋反失败,李世民也没有处死他,而是将他贬为庶人,在几年后,又将他封王,可以说,如果是其他非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在史书中记载,在李世民在位七年的时候,李恪就去了封地,而几乎同龄的李泰不仅没有去封地,李世民还想让他搬进冬宫旁边的宫殿,最后被大臣极力劝谏。

李世民有多偏心?他偏爱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吗?

更不用说李治这个小儿子,自皇后死后,李治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皇后死后到李世民死这段时间,后宫几乎一无所出,可见李世民除了将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其他的心思更是放在了自己的嫡子上。

甚至在封为储君之后,也要将他留在身边,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自己嫡子的喜爱。

在李恪去了封地之后,李世民发去一封告诫不要多犯错的信,为了让他不要奢侈,不肯再给他财物支援。而到了自己的嫡子们,比如李承乾,取消他使用府库内东西的限制,再比如李泰,每月都要赏赐,赏赐的东西甚至都超过了正规的储君。

再说到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封地,李恪8州,而李泰22州,且多为富庶之地,经济发达,繁荣昌盛。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不胜数,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与皇后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不过,相必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这种偏爱之事,人之常情,但要是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还是尽量做到公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1/229745.html

“李世民有多偏心?他偏爱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吗?” 的相关文章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北魏杰出政治家,太武帝知道他的才能,为何还是将他罢黜?

崔浩(381年-450年7月5日),字伯渊,小字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曹魏司空崔林七世孙、北魏司空崔宏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崔浩出身北方大族清河崔氏,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后期最令人瞩目的战役,非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为何朱元璋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璋硬是隔代传位,扶持15岁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这让骄傲的朱棣如何能心服口服?太子朱标13岁...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关羽在兵败被困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没有及时派人支援

对关羽兵败被困时,刘备为何不派人支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曹魏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繁荣,而蜀国综合国力最弱。其实刘备也曾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期,只是关羽丢掉了荆州,后来张飞又死了,接着刘备又在夷陵大败,蜀国这才损失惨重,蜀整体实力才严重下滑了。换句话说,关...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载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春秋时期有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夏姬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前后―?),姬姓,名“少(上孔下皿)”,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朱标太子如果没有死的话 朱标能压制众多兄弟吗

对明朝太子朱标如果不死,能压制住众多藩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朱元璋长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被立为吴世子,大明洪武初年(1368年)被立为皇太子,是继位早定的未来皇帝。由于一些文学作品和电视剧的渲染,我们对于这为太子的印象多是“仁弱”、“怕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