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雍有哪些主要经历?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顾雍怎么死的?三国孙吴丞相顾雍活了多少岁
顾雍(168年—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吴国重臣、政治家。
少时受学于蔡邕,弱冠即任合肥长,后转任娄、曲阿、上虞县长,所在之处皆有治绩。孙权领会稽太守,不到郡,以顾雍为丞,行太守事,讨平寇贼,安定郡县。数年后,入孙权幕府为左司马。后迁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225年),迁太常,同年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进封醴陵侯。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赤乌六年(243年)去世,享年七十六岁,谥肃侯。
当初病势稍轻的时候,孙权令太医赵泉诊断,又拜顾雍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听说后,悲伤的说:“赵泉善别死生,我一定起不来了,所以陛下想要我活着见到顾济拜官啊!”孙权身着孝服前往祭吊,谥号肃侯。由顾济袭爵,顾济无后,所以在他去世后,国嗣断绝。公元258年(永安元年),孙休下诏以顾裕嗣爵醴陵侯。
顾雍人物简介一览
顾雍(168—243),字元叹,吴郡吴县人。三国孙吴丞相、政治家。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原名雍,字伯喈)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担任合肥长。后历任娄县、曲阿、上虞地方官,所到之处都有政绩。建安五年(200),孙权兼任会稽太守,以顾雍为郡丞, *** 太守处理一切事务。后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封为阳遂乡侯。黄武四年(225),改为太常,进封醴陵侯,替代孙邵(182—245)当上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
张昭和顾雍都是内政的能臣,但两个人的形象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张昭向来疾言厉色,只要他认为自己是观点是正确的,就会直言不讳地对孙权进谏,常常搞得孙权下不了台,这情景就像一个唠叨的老人家训导小孩一样,颇有搞笑的意味。但顾雍却相反,他为人谦和,不发脾气,而且还不喜夸耀,但实际上,他所立下的治绩是非常大的。而顾雍态度温和的同时,也从不放弃真理,像张昭一样,只要是正确的,他也会坚持下去。
顾雍低调,但绝不平庸。他自持内倾,寡言少语,但只要话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他不喝酒,所以别人在酒后狂欢时,一见到顾雍,就不敢放肆了,连孙权都说:“有顾先生在场,我也不敢纵情”。但顾雍与张昭有所不同:他并不像张子布那样直接出面干涉,使别人当众下不来台。当时的人都知道,孙权有事需要征求丞相意见时,总是让中书令去顾雍家里探访。如果主上的意见合乎顾雍的意思,可以执行,顾雍就设宴招待来者,与之热烈讨论;顾雍若觉得不妥,就板起面孔沉默不语,也不张罗酒食。于是来人只好告退。这样君臣都不伤面子。
顾雍做官不追求表面政绩,不搞“面子工程”。当时驻守江边的诸将急于立功,就提出各种主动进攻的建议。孙权为此请教顾雍,顾雍就指出诸将的真正动机:他们并非从国家利益出发,而只为自己功名。他建议孙权予以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