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郑灵公为何会因为一碗甲鱼汤而被臣子杀死?
郑灵公的死因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古代的君王贵为九五之尊,权倾天下,他们手握生杀大权,臣子及百姓莫不畏之,然而君王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据估计古代的君王有近三分之一的死于非命,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有无聊至极举鼎而死的,有掉进茅坑淹死的,还有因为一碗甲鱼汤而被大臣杀死的。春秋时期郑国的第十二任国君是郑灵公,他这个人说话比较轻浮,做事不计后果,爱拿别人开涮,此乃政界之大忌,也正是因为他说话不讲分寸,才给自己和国家带来了灭顶之灾。郑灵公元年,楚国人进献了一只特大的甲鱼,这可是个好东西,有大补,郑灵公不想自己吃独食,就决定于群臣共享美味。
此时,郑国的大夫公子宋和子家一块按时上朝,他们并不知道有甲鱼汤吃,快到宫门口的时候,公子宋的食指突然抖动起来,月就跟子家吹牛说“我的食指只要一动,就能吃到美味,咱们今天又口福了”。子家当然不信他吹牛了,到达郑灵公的寝殿里,看到厨师正在烹煮那只大甲鱼,公子宋得意地对自己笑到“我果然猜得不错吧。”公子宋应该不是食指好使,而是鼻子好使,甲鱼味道鲜美,在宫殿外就能闻到,反正是,公子宋和子家的举动吸引了郑灵公的注意,郑灵公就问他们俩为何如此高兴,子家就把公子宋吹牛的事告诉了郑灵公。这郑灵公也是闲来无事,想要来场恶作剧,捉弄一下公子宋,等到大臣们都到齐了,郑灵公的甲鱼也被厨师做好了,并且分到一个个鼎中,然后分给大臣们,按照春秋时期的礼制,应该是按照等级顺序,从诸侯到大夫,一级一级递推的分发。
郑灵公吃完后,应该是把那些甲鱼汤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分的,结果郑灵公来了一个反转,从下级大臣往上级大臣那里排。不巧的是,公子宋作为地位更高的大臣,等到他这里的时候,刚好就没有了,其他的大臣都得到了一碗鲜美可口、令人垂涎欲滴的甲鱼汤,都吃得津津有味,而自己就被晾在那里眼巴巴看着别人吃,众目睽睽之下,这是多么的丢面子啊。公子宋认为郑灵公在可刻意羞辱自己,他羞愤难当,既然郑灵公不按规矩来,那么公子宋也不按规矩来,公子宋愤然离席,临走前,还在烹煮甲鱼的鼎中用手指沾了沾,然后放在口里尝了尝,就大摇大摆的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这也是成语“染指于鼎”的由来。
这反倒让郑灵公十分没面子了,自己好歹也是一代君王啊,被臣子如此挑衅和甩脸色,因为春秋是最注重规矩的时代,大臣竟然不顾礼仪直接到大鼎中喝汤,这跟造反有什么区别。公子宋如此无礼让郑灵公非常恼怒,扬言要杀死公子宋。公子宋回到家中冷静下来,有些后悔,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啊,而此时传来郑灵公要取他人头的消息,不免惶恐不安,他考虑再三,决定先下手为强,公子宋和子家密谋后率先发难,买通了内应,把郑灵公给杀了。公子宋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竟不顾大局,染指于鼎,已经超出了人格和职业道德的底线,而作为一国之君的郑灵公,为了达到自己极端的 *** ,捉弄手下,把权力玩弄于鼓掌之间,不惜拿自己的生命和江山社稷做赌注,归根结底,国君没有个国家样,臣子没有个臣子样,竟然因为一碗甲鱼汤,酿造了一场巨大的政治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