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煤炭一直是重要的资源,为何古代人这么害怕去挖煤呢?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4-29)290

如果生活是富足安乐的,那绝大多数人都不愿再去冒险。因此北京一带曾流传一句话,叫家有一口粥,不上门头沟。而这其中的门头沟,是指如今北京西部已经关停的门头沟煤矿。可这出产让千家万户暖洋洋的煤的煤矿,怎么就成了古人眼里的危险去处了呢?

危险重重的手工开采

煤,与中国人已经结缘太久。在旧石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把煤当做燃料。秦昭王修建长城时,城墙的土垣中也有煤燃烧过后的残渣。宋元时,全国多地更是形成了不少规模较大的煤矿。然而尽管煤早就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古人却始终没办法好好处理这些黑黄金——在1840年以前,煤矿开采始终完全依赖手工。

一般而言,煤矿开采包含井拓、采煤、掘井、排水、照明和通风等一系列工序和技术。而根据相关史料和考古挖掘,古代采煤已基本形成这些工序,只不过技术远不如今日发达。古人使用的工具,包括金属斧、金属铲、木铲、木槌、船型木斗、竹篓和辘轳等。而作为主体的矿井,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竖井、斜井、斜巷和平巷相结合等多种形态。

煤炭一直是重要的资源,为何古代人这么害怕去挖煤呢?

至于关乎全井工人性命的通风、排水、巷道支护和有害气体处理,古人的解决办法比现代煤矿业采用的办法更加低效。因为没有通风设备,古人只能封闭已经废弃的巷道,然后利用不同井口的气压差让井内形成自然风。有时为了确保空气流通顺畅,人们还在井口布置手拉或脚踏的人力扇风机。而排水,露天煤矿虽不需考虑这个问题,但随着地下矿越来越多,古人就发现这着实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没有抽水泵等工具,许多矿井都随着积水越来越多而直接被遗弃。实在不行的,那就另外安排一批挑水宫,用人力,借用水桶或辘轱将地下水运送到井口。

而为了解决如何在幽深黑暗的地底照明,古人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一开始,因为不了解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工人们直接在井下使用明火。但随着事故的不断发生,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此举不当。于是灯龛应运而生。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煤矿开采业的一个先进发明。至于巷道支护,有着丰富木工经验的古人也将榫卯带进了矿井。一些古人立起的支架,甚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坚固。

但总体而言,古代采矿工人确实是在用生命换煤矿。他们缺少个人防护,工作工具简陋,完全依赖人力,工作环境也并不稳定,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不上门头沟,流露的正是古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人身安全的忧虑。

煤炭一直是重要的资源,为何古代人这么害怕去挖煤呢?

缺乏管理和保障的煤炭开采

像煤矿开采这样需要大量体力的工作,自然是身强体壮者更能适应。而这样的劳动力,在古代基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所以对于有从事煤矿采掘工作的人的家庭来说,去门头沟就是把全家的希望压在了一条随时可能倾覆的船上。而古代朝廷对待煤矿开采的态度,让人们心中的忧虑更上了一层楼。

周代时,朝廷专门任命了矿人,以管理各地开矿事务。这些矿人不仅能鉴别各种矿物,还能较为科学的勘测矿藏,确定矿址。因而他们的存在,对于人们来说算是一道保险。

明代时,朝廷除了任命专门官员,还把熟悉矿场种种的富民任命为矿头,尽可能地维护矿场安全。然而因为明代中后期朝堂一片黑暗,矿业的官员也尸位素餐,矿工们便掀起了一次次暴动。最终,明朝一刀切地禁止各地继续开矿。

清朝紧随其后,也决定禁止开矿。不过因为封建迷信等原因,清朝最终是时而禁止,时而又允许,且开禁完全由民间自行组织,朝廷基本不进行管理。

于是在这片 *** 不插手的黑色地带,乱象成了常态。矿主对于工人们的苛待和压榨,已然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只要那里有能换成钱的煤矿,那里就会有商人组织开矿,无论风险有多高,无论有多少人命丧于此。

新式煤矿的种种事故

进入近代后,尤其是洋务运动开展以来,先进技术的传入让煤矿开采从工具到产量都得到了质的提升。但矿难的发生率和矿工的死伤率,却没能出现明显下降。

以当时的官办煤矿为例,光绪十年(1884),河北开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伤众多;光绪十八年(1892),开平煤矿因土石崩塌而再造成五十余人死亡;光绪十九年(1893),中兴矿务局半截筒子井渗水,死亡人数过百;光绪二十一年(1895),湖北马鞍山煤矿发生塌方,超过八十人死亡;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章丘某局子井发生渗水,致使一百三十余名工人遇难……

可见,从远古至封建时代末期,采矿都是一项高危职业。如果生活有路可走,人们自然不会愿意去闯门头沟。只是古人既背负着苛捐杂税,又要养家糊口,便不得不去涉险。这或许便是人世的悲哀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4/249364.html

“煤炭一直是重要的资源,为何古代人这么害怕去挖煤呢?” 的相关文章

古代成婚讲究门当户对,那么平民女子做皇后的有几个?

古代成婚讲究门当户对,那么平民女子做皇后的有几个?

众所周知古代成婚讲究门当户对,那么平民女子做皇后的有几个?其实仔细想想的话,平民皇后数量还不少,比如中国的第一位皇后,刘邦的夫人吕后,她不就是平民出身吗?吕后的父亲,史称吕公,连个名字也没留下。他为乔迁而曾大宴宾客,似乎是个富户,但史料中人们是看在沛县县令的面子上,他只是县令的朋友。如果吕公本身有官...

盘点古代打仗最强的五个皇帝 位面之子刘秀只能排名第三

盘点古代打仗最强的五个皇帝 位面之子刘秀只能排名第三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最强的五位皇帝,刘秀仅仅排第三,前两名是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乱世之中,最不缺的就是英雄人物。而在众多英雄人物之中,开国皇帝能经得起大浪淘沙,在众多优秀的英雄之中脱颖而出。这无疑说明开国皇帝在他们那个时代属于最拔尖的人才。而说到古代打仗最强...

古代妃子生下皇子之后 古人为什么要找奶妈不自己哺乳

古代妃子生下皇子之后 古人为什么要找奶妈不自己哺乳

对古代妃子为什么不哺乳皇子,而是选择找乳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位60多岁的历史专家告诉我:明朝曾设立“乳娘府”,专门招募15到20岁的已婚女性给皇子喂奶,这不仅和皇帝的嗜好有关,还隐藏这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古代妃子为什么不给皇子喂奶?古时候的后宫,都有这样的规...

李隆基登基之后要杀上官婉儿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李隆基登基之后要杀上官婉儿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李隆基,亦称唐明皇。712年至756年在位。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母窦德妃。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针对的对象是为韦后和安乐公主。因为这两人杀掉李显后想掌权。当李隆基把这两个人杀掉,把权力转移到他的父亲李旦身上后,实际上就达到目的了,不需要进行...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在见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便给了刘备一个“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个规划对今后的天下大势进行了预测,重点是对刘备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规划。而后来的事实,部分印证了诸葛亮的预测和规划的正确性。刘备后来真的占据了益州,建立了以益州...

正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和三国演义写的一样吗

正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什么样的 刘备和三国演义写的一样吗

还不了解:三国刘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几千年,其实真实的刘备牛逼坏了,不弱于曹操。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刘备刘玄德除了常常以仁义为本之外,基本身无长技。早期除了关张手底下更是一个人也没有。在面对强大的诸侯的时候不仅连连失败...

古代皇后需要做什么事情 古人真的有电视剧演的那么轻松吗

古代皇后需要做什么事情 古人真的有电视剧演的那么轻松吗

还不了解:古代皇后和妃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后又不上班,每天都干什么呢?难道只是和其他妃子抢老公?古代最地位最高的男人是皇帝,最尊贵的女人是皇后。皇帝我们都很了解,每天都要处理朝中的大小政事,但皇后我们就不是特别清楚了。看古装剧的时候我们发现,皇后好像整天...

欧阳通:书法家欧阳询第四子,他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

欧阳通:书法家欧阳询第四子,他在书法方面有哪些成就?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代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