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崇祯为何不让太子先逃 秘密就在安史之乱中
还不知道:崇祯为何不让太子先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1643年八月,在崇祯皇帝的执意要求之下,身不由己的孙传庭不得不率军出师潼关迎战闯王李自成的农民起义部队,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回。十月,孙传庭战死,潼关失守,北京门户大开。正所谓“传庭死而明亡矣”,在“最后的顶梁柱”孙传庭战死以后,明朝的气数差不多也就尽了!但实际上这时候离明朝的正式灭亡——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自缢还有整整六个月,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这段时间崇祯皇帝为什么不事先安排太子去南京以防不测呢?问题的答案其实就藏在唐朝“安史之乱”的那段历史里面!
安史之乱
很多人将明朝的灭亡归咎于崇祯皇帝生前没有安排好后事,一味追求“君王死社稷”的名节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崇祯皇帝死后,由于没有指定合法的继承人,导致后来的南明一盘散沙——没有一个合适的主心骨,结果南明各个小朝廷被清军一一攻破,彻底断送了复兴明朝的希望。倘若当时事先让十六岁的太子朱慈烺前往南京,再凭借明朝在南京留下的那一套完整的官员班底,实力尚存的南明并不是没有成为第二个南宋的可能!南宋再不济,那也是宋朝的延续,南明同样如此,如果再能出个像光武帝刘秀那样的明君,或许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大明也未尝可知!
崇祯皇帝
理想总是很美好,而现实却总是很残酷,崇祯皇帝之所以不事先安排太子去南京那是有原因的!遥想当年唐朝“安史之乱”发生时,唐玄宗在都城长安陷落之前逃到了成都,太子李享则逃到了灵武,为了能够方便太子在前线调动军队平叛,唐玄宗委任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一时间在太子的周围聚集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一大批能臣武将,而且很快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军事体系。这么一来,大唐真正的皇帝唐玄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完全被架空了,太子李享不久以后干脆就在灵武宣布即位为皇帝,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此后,安史之乱逐步被平息,唐玄宗虽然再次回到了长安,但是毕竟物是人非,他在那里度过了六年郁闷的“太上皇”生涯后凄惨离世。
唐玄宗和杨贵妃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当手下的大臣建议将太子先送到南京时,很快就被刚愎多疑的崇祯皇帝拒绝了,因为只要太子去了南京,那里一帮立功心切(毕竟拥立之大功是很多大臣梦寐以求的)的大臣很有可能不再听从自己的号令——擅自拥立太子即位!即便是日后北京守住了,他也很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唐玄宗,以崇祯皇帝的性格,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所以说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同意将太子送去南京的,据历史记载,拒绝这个提议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
崇祯皇帝
话又说回来,其实崇祯自己倒是很想去南京的,可就是没有大臣提出这个建议(皇帝自己好面子更不会提),当然他们也不敢提议,因为谁提议崇祯南迁,日后肯定是要背锅的,陈新甲事件(明明就是崇祯皇帝派他去和后金议和的,结果事情泄露后,陈新甲全盘背锅而被杀)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为此,崇祯皇帝本来就很郁闷,这时候如果再有人提议让太子先走,被拒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崇祯皇帝
没有人提议崇祯南迁,崇祯也不同意让太子先走,拖到最后,事情就彻底失去了控制——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京,崇祯想走也走不了,想送太子也送不出去,明朝的灭亡也就在所难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