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改革和北宋的灭亡有什么关系 他是怎么将新政带向死胡同呢
还不知道:蔡京改革和北宋的灭亡有什么关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北宋徽宗年间,由于前代积弊未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三冗问题更为突出,北宋国家财政年年赤字濒临崩溃,心急如焚的宋徽宗决心像他的前辈们一样以改革来挽救危局,由此便揭开了北宋末年蔡京改革的序幕。
宋徽宗选用蔡京搞新政也非偶然,一来是蔡京四度为相德高望重且官场经验老练,二来是他凭借着左右逢源之术深得皇帝的宠信,虽然蔡京表面上很光耀,但也都是靠着曲意逢迎才获得的主角光环,他对改革之道并不算精通,但圣命不可违,也只能硬着头皮来搞这场关乎到北宋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改革,那么蔡京是怎么把新政带向死胡同的呢?
前代政策大调整
由于北宋财政持续出现赤字,蔡京就盲目的认为是前代的经济政策出现了问题,于是便把目光瞄向了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遗留下来的政策。王安石民间和朝廷互利共赢的政策得到了蔡京的全面否定,但他又制定不出好的政策予以替代,只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前代政策不断革新。
他虽然重推王安石时期的《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旧策,但也对王安石的改革理论作出了全面的 *** 。比如从前的《免役法》规定的是地主豪强出钱免除徭役来补贴底层民众服徭役,而到了蔡京时期地主豪强阶级无需出资即可直接免除徭役,而这沉重的徭役到头来只能转嫁到平民百姓的头上,百姓的经济负担变得更加沉重。
蔡京为了博取地主利益集团的支持,尽变前人的政策,穷尽一切办法对底层百姓进行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与此同时声势浩荡的农民运动此起彼伏,大大动摇了北宋王朝的统治根基。
货币改革引通胀
但凡历代王朝的末期,朝廷总会利用纸币来短期内筹集巨资以图度过财政危机,这虽然是一个高效便捷的 *** 集资手段,但也会加剧通货膨胀的风险率,而蔡京改革期间也试图通过货币来进行敛财,结果却引发了社会大范围的恶性通货膨胀。
崇宁元年,蔡京在纸币的诞生地四川大肆增加交子的发行量,试图通过此法敛取民间财富缓解财政危机,在几次的增发过程中朝廷由于没有准备金作为支撑,所以很快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交子大幅贬值,四川地区出现了经济失控现象,而蔡京却束手无策,最终官府竟决定违约,即国家不再承认并兑换发行的纸币交子,北宋社会一度陷入混乱,民间也对朝廷失去了信任,帝国的崩塌已成定势。
盐钞货币化失败
自汉朝开始,国家将盐铁等产业垄断收归国有,原因就是 *** 看中了盐铁等产业高额的利润,盐业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到了宋朝时已经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的公有产业,盐钞与此同时出现在了北宋的市场上,是官府发给盐商的取盐凭证,而且是有价的证券,甚至还可以兑换市场上的其他商品,蔡京在此看到了商机。
以往只有在盐区才能够使用的盐钞制度,蔡京决定将其通用全国,蔡京此举目的就是为了将盐票当作是交子之后的第二货币使用,从而凭借着官府手中的垄断权令盐钞不断贬值,增加盐商以盐钞换盐的难度,而朝廷不但可以从中获取差价,还能够获得收取其他杂税的由头。
此举虽然为朝廷每年增收数千万贯的财富,但也令盐的价格一路飙升,而且质量大幅下滑,这一头老百姓抱怨吃不上盐或是吃的是劣质盐,那一头商人手中积存了大量的盐钞 *** 设限兑换,因此而破产者的商人数不胜数,中下层阶级苦不堪言,社会动荡加剧。
蔡京改革失败后引发了北宋经济的大 *** ,宋徽宗在追悔莫及之余选择了退位避难,把积重难返的北宋烂摊子交到了儿子宋钦宗之手,无能为力的宋钦宗除了大发雷霆贬谪蔡京之外无计可施,第二年,金日的铁骑再次南下,北宋朝廷无力抗衡最终国灭君俘,可以说北宋的灭亡不只是简单的军事不振,更为重要的乃是帝国经济的全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