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9-19)140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袁绍与曹操为争夺北方霸权,在官渡进行了一场著名战役—官渡之战 。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拥兵仅两万多人的曹操出奇制胜,打败了集结了十万兵马的袁绍,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 近两千年来,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大家在评论这场战争的时候,要么就是用结果推过程,无限的夸耀曹操是怎样的厉害,下面谋士是如何的聪明,而袁绍则是谋而无断,低下更是一群无能之辈云云;要么就是指出曹操很多获胜的疑点,让阴谋论者大行其道,最著名的就是许攸的投营之事!今天,小编要从另一角度入手,带大家领略下真正的官渡之战是怎么打的!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首先来简要谈一下作战双方。袁绍,当时具有幽、冀、青、并四州,刚击败了辽东的公孙瓒,基本统一黄河以北,曹操具有兖、徐、豫三州和东汉中央司隶一些地方,先后剿灭吕布,袁术和张绣等割据势力。双方都有自己的谋臣,武将,有完整的后勤保障系统和 *** 组织,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两个相同的政治组织在作战,只是实力上袁绍要高于曹操,但这个实力,也只仅限于兵源和粮草。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小编就从双方白马之战的表现引出今天的主题。建安五年,袁绍派颜良袭击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企图夺取黄河渡口,然后引导主力过河,寻找曹操主力决战,官渡之战正式打响。曹操当时听取了谋士荀攸的话,领兵去延津渡口,假装要渡河袭击袁军,让袁绍分兵防御,而曹军主力则去围剿正在白马企图抢夺渡口的颜良,结果大获全胜,还在阵前斩杀了颜良。小编感觉到曹操言听计从,谋士荀攸眼光犀利,袁绍被牵着鼻子走,一切胜利看似水到渠成。但小编说,你们看到的是事后写成的历史,而当时作战却并非完全如此!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无论古代作战,还是现代战争,探取敌方的情报,永远是作战的之一要义,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话说的容易,要想做到,就太难了。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探听手段就更加简陋,如同电视上演的,派出一队队小兵,用骑马搜索,用肉眼观察,敌情准确度低的离谱,观察敌军的数目多少甚至可以用滑稽二字形容。证明那个时候打仗,要想获得敌军全面的军事信息是非常困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袁绍探听不完全曹操,曹操也探听不完全袁绍。那就有人问了,那荀攸是依据什么出的计策,曹操缘何言听计从的?那小编告诉你,这只能是荀攸根据不完全的战场信息,凭借多年的经验猜测出来的!要是袁绍的军事安排谁都知道,还用荀攸出什么计谋,长个脑袋的都能想出这种主意。那就又有人问了,曹操仅凭一个谋士的猜测就敢出兵?那小编来告诉你,猜测敌军数目,分了几路,攻击方向,军械粮草运输路线这些事,都算不上大事,因为一场局部战场的胜败并不能左右全局,最难猜的是战略!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什么是战略?袁绍此来做了多少准备?下了多大决心?曹操是应该避其锋芒退让?还是主动迎上去开干?这是战略,是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据史书记载,在袁绍南下之际,曹操和其谋士团大规模的讨论了一次对策,大家一致认为袁绍此人志大才疏,说白了就是他不行!可以干他!而在袁绍阵营中,只有田丰一人指出此刻南下打不赢曹操。难道说曹操那边都是高级谋士,袁绍这边才有一个?古时候真正能打的情报战,绝不是战场上那点事,而是对方高级决策层这些人的真实情况。在这点上,曹操耗费的资源绝对要比袁绍多。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曹操首先在白马挫败了袁绍,接着又在官渡以两万多士兵与袁绍十万大军鏖战了半年,并未落了下风。小编们不敢说曹操对袁绍这边的决策层了如指掌,但只要他了解袁绍那边的比袁绍那边了解他的多,就已经够了。不是吗?很多人对许攸投曹这件事有疑惑,小编就来解说一下。当时,曹操粮食已经耗尽,战局依然焦灼,没有取胜的突破口。而袁绍重要的谋士,曹操的故旧许攸因为某种个人原因突然前来投奔曹操,曹操大喜过望,倒履相迎。在营帐里,许攸透露了袁绍军队的重大信息,就是粮食都屯在乌巢!而守备粮仓的又是个酒鬼淳于琼!曹操二话不说,亲自带队去烧,结果局面瞬间反转,袁绍十万大军崩溃,他自己只带着八百余骑逃回了北方,官渡之战完胜!这一故事有一个假设始终解释不了,就是许攸原是袁绍的人,现来投曹操,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怎么就那么相信他呢?万一此人是袁绍派来诈降的,放出的都是假消息呢?而乌巢屯粮,酒鬼淳于琼,让一个普通人都不会感觉这是真的,何况曹操?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让小编告诉你,正因为是曹操,这一切才有可能!双方鏖战半年,谁都知道失败的后果,那将不是一两个人的覆灭,而是一个统治集团的灭亡!所以,所有有用的手段都要用上,战场情报上讲,袁绍做的比曹操强,直到许攸投曹前,曹操也没摸清袁绍的军粮在哪,但袁绍的谋士许攸却知道曹操粮食没了!不过前面已经讲过,这是低一层的情报,高一层的是主公身边那些人的真实情况,这点上,袁绍就比曹操差远了。就在许攸投曹前,许攸这一级别的人员,曹操早就打探清楚了,所以是不是诈,他真的一点都不用担心,因为这个人的情报小编已经做到家了,是真是假早有判断。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最后再强调一点的是,袁绍逃走后,曹操截获了大量竹简,都是自己这一边的官员私通袁绍的往来信件,这就是袁绍集团收集官员情报的具体体现,但是他没能做到家,直到战役结束,曹操这边也没有一个像许攸那种级别的人员叛变,说明曹操的人员情报工作上比袁绍做的到位多了。对于两个政治上旗鼓相当的军事集团来说,军队多少真的没那么重要,冷兵器的战争(又被成为暗黑战争),不摸黑打,才是最重要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9/273983.html

“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官渡之战” 的相关文章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都没有孩子 和李治在一起为何就有孩子了

武则天嫁给李世民都没有孩子 和李治在一起为何就有孩子了

还不知道:武则天嫁给李世民为什么没怀孕,跟了李治就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两千年封建社会里清一水的男性皇帝中,武曌横空出世,成为万叶丛中一点红,着实有些突兀。然而虽然武则天的人生有些特立独行,但她却像其他男皇帝一样,既有人尽皆知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乙弗皇后是西魏文帝元宝炬的皇后,河南洛阳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受很多清宫剧的影响,许多女生都想穿越到选秀时代的封建王朝,梦想成为后宫群芳的“领头雁”。只不过,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没有什么社会话语权,她们光鲜亮丽的背后,...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项羽获胜几率比刘邦还要大 最后为什么是刘邦取得胜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才是胜率比较高的一方,为什么刘邦获得了胜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大家公认的英雄,刘邦却是大家公认的无赖,甚至刘邦的王位都是靠自己的无赖获得的。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甚至还有些片面。刘邦不仅仅是一个无赖,他在政治及军事方面的管理才能是十分...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俗话说成王败寇 刘邦夺得天下后为何没有污名化项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得了江山后,为何项羽没被污名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和项羽之间,有着一种奇妙的联系,刘邦是一位得道之士,而项羽是一位失道者,论实力,刘邦不如项羽,但是论起心性,项羽比刘邦差了十万八千里,项羽失去了乌江,这似乎是他的宿命,但是在这场鸿门宴上...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弘时作为雍正的儿子 雍正为何对这个儿子痛下毒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为什么要严厉打击三儿子弘时,是为四儿子弘历继位清障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宫之中的亲情,真的可以相信吗?当我们看到电视剧中那些皇帝和太子,或者是其他的儿子之间,其乐融融的气氛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一种情感,在真实的历史上是否真的会出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