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9-20)200

说起清朝,大家都会联想到许多历史事件,“九子夺嫡”便是其中之一。

近些年来,许多清宫戏都爱写雍正时期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是从康熙帝时期开始的,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九子夺嫡的过程。可以说,这些故事在贴近历史的同时,也有一些大胆的假设。例如,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可以说,在这几百年里,这个谜案不仅是史学界专家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和民间文艺的一部分。在这些清朝的野史中,比较广为流传的是说:当时康熙留下的遗诏上,写的继位者本来不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禛,而是十四阿哥胤禵。也就是说,胤禛篡改了康熙的遗诏,而原本不属于他的皇位,也因此落在了他手中。

而有关于篡改遗诏的说法,愈传愈烈,竟然比正史中,官方声明的“八人受谕”场景还要广为流传。民间流传的也往往是野史上所说的胤禛篡改遗诏才登上了皇位,认为康熙遗诏写的就是传位于胤禛的人寥寥无几。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在这些故事中,雍正改遗诏的方式可谓是花样百出了。

有的野史上说,康熙当年是想把皇位给十四阿哥,写遗诏之时,写的也是: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但是,当时恰逢十四阿哥西征,不在紫禁城内,四阿哥胤禛监国。这时四阿哥听说了这道遗诏,于是,把“十四”改成了“第四”,这才坐上了皇位。

而后,民间又传闻,当时康熙帝所写遗诏,是“传位十四皇子”,而找到遗诏的胤禛只是把“十”改成了“于”,这样,就是“传位于四皇子”了。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但是,这些传闻真的靠谱吗?雍正到底是怎样登上帝位的呢?

这里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改遗诏这件事,靠谱吗?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改遗诏这件事虽然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创立者是满族人,而清朝统治者虽然平时用汉语批阅奏章,但是,像遗诏这样的重大事务,一般都是用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把“十”改成“第”,把“十”改成“于”的这种改动。

再者,当时遗诏是用毛笔写成的,是不是有添改的痕迹,一目了然。而古代时“于”的写法是“於”,也不可能用“十”改动。

所以,就这几点而言,改遗诏之事是不成立的。

最后,若是康熙帝不想把皇位传给胤禛,或是不认可胤禛的实力,又怎么会在缠绵病榻之时,派十四阿哥去西征,而留下胤禛陪在身边?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那么,胤禛登上皇位是不是就没有异议了呢?其实也并不是这样。

因为“八人受谕”这件事情,是完全编造的,是雍正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合理化自己帝位的来源而编造出的事情。而且据说,康熙死前一个时辰尚能开口说话,没道理只字不提遗诏之事。而且,康熙死后,在场的相关人员都经过一次大清洗,例如:隆科多和赵昌。

前者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是这个历史遗案的关键人员,后者是康熙晚年的贴身侍卫,应当也是见证整个历史过程的人。胤禛在继位以后处死了这两人,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帝位来路不正。毕竟,若是正大光明地获得帝位,那么,他又怎么会扫清这些障碍?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总而言之,胤禛这个地位的来路到底是合法的还是篡位的,每个在读过有过这段历史的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至于,雍正帝的帝位来路正不正,其实,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在位时的功绩——他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是胜利者的书写,我们在这个远离他们的时代,是无法完全考证的,现在的历史记录,也不全是真的,至于这些历史事件的真相,还是有待世人再去考证的。其实,对于雍正皇帝继位之谜,目前还没有发现新的不同的档案文字,所以无法作出最后的定论。

所以,在没有其他证据的情况下,现存的《康熙皇帝遗诏》是惟一的物证。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其实,说到这份《康熙皇帝遗诏》其实它并非一份,共有四份。这里面,有两份在中国大陆,而还有两份则在中国的台湾地区。有学者曾指出,这其中也不会排除有两份是底稿的可能,但是,按照当时皇室的常规做法,一般皇帝的圣旨都是有专门的起草人员,这些起草人员在起草好皇帝圣旨之后,还要等皇帝提了建议后再正式盖章颁布。

也许,只有将这四份《康熙皇帝遗诏》放在一起进行研究,才能够接近答案。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个空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9/274147.html

“有些剧本就参照了清朝的野史,为何认为雍正的位置来路不正?” 的相关文章

吴三桂造反时如果听取刘玄初的建议,会是什么结局?

吴三桂造反时如果听取刘玄初的建议,会是什么结局?

吴三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清平西王吴三桂正式起兵反清。吴三桂的反清意志其实不是那么坚决,当时的吴三桂已经61岁了,没有太多争雄好胜之心,早前跟康熙之间的博弈,也仅仅只是想世镇云南。所以,吴三桂是被康熙给逼反的。吴三桂起兵反清虽然是被...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是什么人?黄巢死后他是什么结局?

秦宗权,唐末蔡州节度使,被称为乱世魔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光启元年(885年),黄巢败亡后不到一年,其旧部秦宗权就在蔡州称帝,公然对抗大唐。秦宗权论实力与谋略远不如黄巢,而黄巢都被唐军打得兵败自杀。为何秦宗权能在黄巢死后迅速席卷整个中原,打得唐军畏惧,还公然称帝呢一,占据蔡州...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推恩令相当于变相削藩 诸侯王为什么不反抗汉武帝

对明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变相削藩,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的“推恩令”是我国古代最强的阳谋之一,尽管诸侯王都知道“推恩令”的危害,但是却都无法抗拒“推恩令”的实行。因为“推恩令”在损害诸侯王嫡长子利益的同时,也让诸侯王的其他儿子获得了好处...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这样一封书信:……流寇逆天犯阙……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之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魏忠贤是忠臣还是奸臣 魏忠贤的死和明朝有关系吗

对“九千岁”魏忠贤究竟是忠是奸?他的死与明朝的灭亡有何关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明代以来,宦官势力空前强大,前有明英宗、明宪宗时期的王振、汪直,后有明武宗、明熹宗时期的刘瑾、魏忠贤,他们个个都是当时朝堂内外红得发紫的人物。如若单拎出来,谁也说不准这四人究竟谁的权...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三国演义中张郃的死与魏延和关兴有何关系?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郃作为曹魏名将,以用兵巧变著称,张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连诸葛亮和刘备都很忌惮他,最终,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退军时,设伏将张郃射死,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在正史中,张郃追到木门,被箭射中右膝而死,在演义中...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司马懿夺权后灭了曹氏7000多人 曹操旧部为何无动于衷

对司马懿夺权后,诛杀曹氏三族7000余人,为什么曹操老部下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天道有轮回,历史上发生这样的事数不胜数。比如西汉末年王莽趁着汉室衰落的情况下突然夺权并建立了新朝,原本王莽以为自己将会开创一个伟大王朝,当他没想到光武帝刘秀仅用了10年就把他...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对孙权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做了这几件事情,让孙权没有安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和刘备两人的关系很复杂,在合伙打曹操的时候。他们俩的关系很好,在胜利之后,也会因为瓜分地盘而闹矛盾。而且后来孙权还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虽然说在正史中并没有留名。只是说了孙夫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