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02)170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

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

张良出身韩国贵族世家,祖父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的韩昭侯、宣惠王、襄王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也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秦始皇灭六国,使像张良这样的六国旧贵族心生亡国之恨,他们很自然的就聚集在一起,仇恨的焦点只有一个就是反秦。

张良最初反秦的计划很简单,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因为前边已经有荆轲刺秦的教训,所以在秦宫里行刺秦始皇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要做的就是在秦始皇出行的路上动手,这样成功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张良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并散尽家财为他打制了一只重达60公斤的大铁锤,然后差人打探秦始皇东巡行踪。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 配图

公元前218年,张良得到了秦始皇东巡的消息,他和那个大力士抢先埋伏在秦始皇东巡的必经之路——古博浪沙。当秦始皇的车队到来之后,那个大力士扔出了大锤,可惜只是砸坏了秦始皇车队的副车,行刺行动失败。

秦始皇在此之前已经有过被刺的经验,时间长了也自然会防备。他每次出巡都准备四驾一模一样的车辇,时常换着坐。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到底那辆车上坐着秦始皇。

这次不成功的刺杀事件让张良名扬天下。秦始皇虽然躲过一劫,但是对此十分恼怒,下令全国通缉刺客。张良在家乡是藏不住了,只好亡命天涯,逃到下邳(今江苏邳州南)。时间长了就自然不了了之。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二、拾履得书 跻身三杰

张良辅佐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谁也不清楚。他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烧栈道瞒项羽、修栈道渡陈仓、屡次麻痹项羽,为刘邦的军事行动遮掩;楚汉战争转折关头,明确提出拉拢英布、联络彭越、倚重韩信、共同抗楚的计谋;通过项伯缓解刘邦和项羽的矛盾,从容斡旋于“鸿门宴”……

张良自己说他的本事来自一个老人,《史记》中对这个故事记载的倒是蛮清楚,但是故事本事就有点夸大的神秘色彩,不过故事编的还是很精彩的,当成小说看倒是不错。关键是,这个故事圆的太好了,不但给自己加了分,还给刘邦加了分,可以说,张良有最后成为汉初三杰中最被刘邦信任的人,和这个奇怪的故事也是分不开的。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 配图

据说,有一天张良闲着没事,到了城外的一座桥上游玩,碰见一个白发老人把鞋子丢在桥下,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虽然很生气,但还是强压怒火帮他把鞋子捡起来,但是老人又得寸进尺提出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张良最后强压怒火帮老人穿上了鞋子。

“拾履得书”这个故事无论真假,他的精髓其实在最后,老人让张良熟读兵书,成为帝王师。这个事是个两头堵的事情。反正这件事又没人看见,张良怎么说都行,但是对刘邦的影响就太大。刘邦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帝王,出身贫寒。无论他有多么的成功,在那些旧贵族眼里就是不入流。在家乡人眼里他就是个拿了人家东西不给钱的无赖,在他的老丈人眼里他就是个十足的流氓。没人看的起他,就是当了皇帝在家乡人眼里还是那个形象,改不了了。

但是张良一个故事解决了两个人的难题,他不但说明了自己本事的出处,告诉大家自己是上天选中辅助凡人成就大业的,还告诉世人刘邦就是“真龙天子”,自己辅助的人就是上天选中的帝王,一下子解决了刘邦当皇帝的合法性问题,解决了刘邦的烦恼。张良的故事使刘邦的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的解释,都带上了神秘色彩。刘邦从一个泼皮无赖直接成了个“半仙体”,也难怪刘邦那么信任他,这个功劳可不是韩信打几场胜仗或者是萧何治理国家能比的。

三、功成身退,明哲保身

汉朝建立后,张良、韩信和萧何在内的七个人被封为异姓功臣为侯,委以重任。但与其他汉初功臣不同的是,张良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一生平安的人。相比于韩信被杀,萧何被治罪下狱。张良过的太顺了。

张良在当年编造那个捡鞋子的故事时,已经把故事给编圆满了,既然他是神仙选中来辅佐刘邦的,刘邦怎么能杀他呢?何况张良懂得功成身退的道理。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 配图

刘邦当时给张良的封赏条件是“自择齐三万户”,齐地富庶的地方可以自己随便挑。张良完全可以挑好地方,可他却形同隐居一般选中了“留”这个地方。避免了刘邦的猜忌。

张良能够功成身退,吕后也起来很大作用。曾经有段时间,刘邦想废掉吕后的儿子、吕后为了保住儿子的太子之位,就跑去找张良求救。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说:“当今天下有4位大贤人,皇上想见却见不到。太子若能请他们为上宾,皇上看见了肯定会对太子刮目相看,就不会废掉太子了。”吕后按照张良的主意。花重金请出四位贤人辅佐太子,刘邦果然对太子的能耐刮目相看。废太子的事就再也不提了。吕后对张良自然是感激万分。朝里有了吕后帮忙,等于又多了个靠山,这下,只要不谋反,想死也死不了、张良的智谋之深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12/286812.html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的相关文章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妻子张春华 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

还不知道:司马懿晚年为何讨厌张春华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言道,少来夫妻老来伴,夫妻双方到了老年之后,按理说应该更加相濡以沫,感情也更加醇厚,但对于司马懿来说,这句话并不适用,因为他晚年时十分讨厌发妻张春华。(司马懿)帝尝卧疾,后往省病。帝曰:“老物可憎,何烦出也...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清朝既然受人诟病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雍正

还不知道:清朝遭人诟病,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雍正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喜欢雍正呢,历史上文治武功强于雍正的皇帝是不在少数,可是为了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敢于和士绅集团拼个你死我活的,开罪天下读书人,最后还能干成的,千古唯雍正一人而已,就这份勇气...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是什么出身?她是如何发迹又是如何落幕的?

郑当时你知道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郑当时,字庄。也被叫郑庄。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乃名流之后,郑桓公二十二世孙,他的父亲郑荣曾做项羽手下的将领,而他本人谦恭好学,乐于助人,是个谨慎小心的人。他在汉景帝时期做的是太子舍人,太子舍人,就是负责监管太子府中的士兵,履行太子的吩咐。到了休...

刘备借的荆州该不该还 刘备算是失信吗

刘备借的荆州该不该还 刘备算是失信吗

对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该不该归还?借而不还是否说明刘备失信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因为现在很有一些满脑子是屎的人见不得人为仁圣。〈当然,便是在古代这种人也不少〉所以,但凡历史上略有点名气的圣人都是他们贬斥的对象,而但凡历史上出了名的流氓恶棍,汉奸国贼,都是他们吹捧...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

董卓作为挟天子的权臣 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吗

董卓作为挟天子的权臣 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董卓之死对汉献帝是好事还是坏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董卓是东汉末年群雄中的一位,作为第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董卓无疑有群雄一哥的地位。之所以董卓能够取得如此地位,是因为时势造英雄,外戚势力的代表人物大将军何进引董卓进京对抗宦官势力的十常侍,结...

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不派魏延与张郃正面交锋是为何?

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不派魏延与张郃正面交锋是为何?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参军马谡去守街亭,派高翔去街亭东北的列柳城驻扎,抵挡魏国大将张郃,因为担心高翔不是张郃对手,又让魏延去街亭之后驻扎,以防不测。魏延作为猛将,是这时蜀汉武将中的一哥,诸葛亮为什么要把魏延放在街亭之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