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死后为何埋在清西陵?难道是心虚帝位不正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05)140

雍正皇帝死后并没有按着惯例埋入清东陵,而清东陵本是顺治皇帝挑选的位置,康熙皇帝也埋在此。雍正的陵墓在清西陵,是雍正本人挑选的位置,可是为什么雍正不和父亲康熙埋在一起呢?难道是帝位不正不敢面对列祖列宗吗?

严格来说,清朝有四处陵墓。12代皇帝里,开国的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没有进关,葬在沈阳(清福陵、昭陵),辽宁老家赫图阿拉葬先祖(清永陵),这三 个合称“关外三陵”,是两处。第三处是河北遵化的清东陵,5位皇帝、15位皇后,最著名是慈禧老佛爷,活着不消停,死了不安生,1928年孙殿英炸开慈禧 墓,制造了著名的“东陵盗案”,地宫与陵墓面目全非。而清西陵可以说是中国的最后一座帝王陵寝建筑群,共埋葬着清王朝的4位皇帝、9位皇后、57位妃嫔、 两位王爷、两位公主、6位阿哥,共计80人,始建于雍正八年,停建于民国四年(1730——1915),光绪皇帝的坟头儿是民国给修完的,溥仪呢,他已经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了,火了化,一部分骨灰藏在八宝山,一部分骨灰藏在易县的龙华公墓。

雍正死后为何埋在清西陵?难道是心虚帝位不正

*** 配图

清东陵和清西陵在河北易县,虽然是北京出发两个完全相反的方向,但据说距离北京天安门的距离都是125公里,误差极小,是堪舆学的精准,还是历史的巧合, 无从得知。一般皇帝荣登大宝,便会集天下堪舆之士,先着手选一处藏风聚气,背山面水的龙脉之地,修建恢弘的陵墓,以便昭示子孙,江山永固。

顺治皇帝在河北遵化看上了一块风水宝地,觉得“王气葱郁”,于是就修建了清东陵。康熙呢,则按照昭穆制度葬在顺治皇帝的孝陵东部。

雍正死后为何埋在清西陵?难道是心虚帝位不正

*** 配图

到雍正帝,出了个幺蛾子——

“朕之本愿,原欲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他,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后经选择九 凤朝阳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愿相合。及精通堪舆之臣士再另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今据怡贤 亲王、总督高其倬等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寺地,实 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山脉水法条理详明,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等语。朕览所奏,其言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但于孝陵景 陵相去数百里,朕心不忍,且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著大学士和九卿详细会议具奏。寻议谨按帝王世纪,及通志通考诸书,历代帝王营建之地,远或千余 里,近亦二三百里。地脉之呈瑞,关乎天运之发祥,历数千百里蟠结之福区,自非一方独擅其灵秀。今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虽于孝陵、景陵相去数百里,然易州及 遵化州皆与京师密迩,实未为遥远。又泰宁山雄高群嵫,抽脉自管涔恒岳而来,襟带百川,分水以拒马、滹沱为界,相其形局,既属大地之凝庥;稽之典章,又合三 代而同揆。伏乞钦派大臣,遵照定制,敬谨办理。自集纯嘏于万年,流嘉祉于亦业矣。”——《雍正起居注》

雍正死后为何埋在清西陵?难道是心虚帝位不正

*** 配图

意思就是:“爹啊,我在别处发现了块儿宝地,我就打算埋这了。其实我内心很不忍,但他们都说这儿特好,我就不陪你了”。《清实录》里记载,在1729年,雍正即位的第七个年头,找到了易县永宁山下这块宝地,次年动工,历时六年,泰陵建成。

雍正皇帝是个标新立异,不畏人言的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清除前朝的败政,能打破子随父葬制度拥有的也不是一般的魄力。纵观清代,雍正也是个野史传闻、疑案众多的皇帝,篡位夺权,血滴子,吕四娘,小说里的雍正帝生活的热热闹闹,扑朔迷离,真实的雍正帝励精图治,兢兢业业。阎崇年写雍正两大疑案,一是继位,一是死亡。百姓们传言,雍正皇帝因为篡位,没脸见他爹,才另择陵址,野史小说之言,权当一乐吧。

雍正搬家了,给乾隆造成了点小麻烦,不过一个爱出门旅游的折腾人,是轻易难不倒的。经过深思熟虑,乾隆巧妙的沿用了老祖宗“ 昭穆相建”的制度,只不过这次东陵为昭,西陵为穆。他规定,如果父陵在昭,子陵则在穆,以此类推,孙子陪着爷爷,总是没错的。尽管后来有几个皇帝没有遵循这个制度,比如道光,该去东陵最后还是跑来了西陵,那就是后话了。乾隆帝巧妙的化解了他老爹给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又不违祖制,也尽了孝道,实在是政治家的智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2/287422.html

“雍正死后为何埋在清西陵?难道是心虚帝位不正” 的相关文章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如果和吕布进行单挑的话 最后获胜的人是谁

赵云单挑吕布,究竟谁能获胜?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各国战乱纷起。群雄以天地为釜,兵刃为柴,血泪并煎其中。这样的时势也同样造就了一大批的英雄豪杰。 有人在动荡时局中只求安身立命,但是却有的人后在这样的纷杂局势中创下雄图霸业。三国...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庞统要是和诸葛亮联手的话 两人能击败司马懿吗

对如果庞统和诸葛亮两人联手,能打败司马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比如《三国演义》,很多人都在为蜀汉的灭亡而悲伤。所以,也有一些人在猜测,刘禅若是再努力一些,蜀汉会不会继续存在下去。或者,最好是关羽还活着。甚至还有人说,刘备曾经是卧龙凤雏的智囊,庞统若不是死在了落凤...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长孙顺德是唐朝开国名将、外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在李渊起兵夺取关中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还是李世民的堂叔岳,可以说是功高位尊。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都深受李世民的信任与宠信,那为何他们的堂叔长孙顺德屡遭李世民贬斥呢一,出身名门长孙顺德是北魏皇族后裔,为北周...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汉武帝当初要想改革 最后为什么会不了了之

还不知道:汉武帝想要改革变强,为何最后会不了了之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的许多朝代,都是靠着改革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创造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又如魏文帝推行汉化,他的改革让鲜卑人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野心勃勃的汉武帝,也曾试图用一种新的方...

在三国政权中,五子良将都听从哪些人的调令

在三国政权中,五子良将都听从哪些人的调令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天下,之所以能统一北方,主要依靠的是曹氏祖宗大将和夏侯氏大将,以及五子良将对外统兵作战,曹氏宗族大将代表性人物是曹仁,夏侯氏大将代表人物是夏侯渊,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在统兵打仗方面,只要有曹氏宗族大将或者夏侯...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做到分权行政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做到分权行政的?

众所周知古代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体制主要特征就是权力高度集中,那么唐太宗李世民是怎么做到分权行政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央集权,这种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

淑寿公主:宋神宗赵顼第三女,追封唐国长公主,谥号贤穆

淑寿公主:宋神宗赵顼第三女,追封唐国长公主,谥号贤穆

淑寿公主赵氏(1074年-1111年),后称唐国贤穆长公主。北宋第六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三女,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封淑寿公主,宋哲宗即位,进封温国长公主。历改曹、冀、雍、越、燕五国。政和元年(1111年)十一月去世,追封唐国长公主,谥号“贤穆”。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