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什么不自立为王?
韩信,公元前196年,大家也都知道有关韩信的一些经典的战役,被称为“兴汉三杰”之一,但是后来却被刘邦和吕后以谋反的名义杀死在宫中。
然而,在韩信死的前几年,就已经被剥夺了兵权,从原来的齐王被贬成为了淮阴侯,并从长安偏离,受到了严密的监视,在韩信临死前曾说过:“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在当时楚汉之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韩信曾是手握重兵,控制着北方广阔领土的大将,对天下大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当时韩信领兵在外,根本不受刘邦的控制,却还是乖乖的听从刘邦的话,最终击败项羽,才成就了汉家。
那么当时韩信手握重兵时为什么不造反呢?
史书上是这样解释的,韩信当时只是一介草民,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权利,也当不了官,又不会赚钱,项羽又不重视他,最终是刘邦给了韩信地位,封韩信为王,韩信心存感激,终于可以光耀门楣,所以非常感谢刘邦的知遇之恩,再说刘邦也对他不薄,没有理由造反。自己也是心甘情愿的为刘邦效力。
*** 配图
但是再读纪录韩信生平的《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就对上述产生了分歧。
韩信可是风云人物,智力和谋略都是超乎常人的,他怎么可能相信刘邦会真的一辈子都保全他,《史记》中曾出现过“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韩信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有两个重要的辩士,都反复的向韩信陈说其中的利害关系,韩信也不可能不加以思考。
之一个辩士就是项羽派去的武涉,武涉曾向韩信说:“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就相当于是第三方的势力,刘邦和项羽的胜利韩信是关键,这个道理韩信当然也是懂的。
武涉还对韩信说:“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刘邦灭了项羽后,下一个就是你。韩信对此的回答是:“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就是说刘邦对韩信是十分的信任的,但是武涉也非常详细的给韩信说过刘邦这个人信不得,“然得脱,辄倍(背)约”。
第二个辩士是范阳蒯通,他直接给韩信陈说了他的处境,“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 *** 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就是说韩信的威望已经盖过了刘邦,刘邦怎么可能容得下你!总而言之就是在告诫韩信:除了自立为王,只有死路一条了。
*** 配图
韩信则回答“先生且休矣,吾将念矣”。韩信并没有向对武涉一样说刘邦怎么怎么好,而是听了蒯通话要好好想想,说明韩信听进去了,他在斟酌武涉和蒯通的话。
韩信并没有相信刘邦会保他周全,也没有打算一辈子都听刘邦的话。
在平定齐地之前,刘邦曾派了郦食其去向齐王谈判,让齐王归顺刘邦,而韩信听从蒯通的建议,直接带兵攻打齐国,没有理睬郦食其和齐王的约定,韩信平定齐国后,手握重兵,而这时也正是楚汉之争的紧要关头,刘邦需要韩信的帮助,就派使臣前去和韩信说希望能帮助刘邦夹击项羽,可是韩信并没有直接的答应刘邦,而是和刘邦谈条件,要坐一个“假齐王”,试想,如果韩信真的相信刘邦会善待他,为什么会反过来向刘邦谈条件。
所以,可以肯定的就是,以韩信的谋略和聪明程度,并不会把刘邦的知遇之恩放在现实利益之上。
韩信之所以没有自立为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旧观念的存在,因为韩信相信刘邦不会对诸侯王下手。
*** 配图
所以,韩信以为当上了齐王,刘邦就不会动他,因为当时正处于封建割据的局面,各诸侯国都相互讨伐,只是缺了一个共主罢了。
当然韩信还是想的太简单,刘邦和吕后的政治才能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楚汉之争刚结束,刘邦就用计收了韩信的兵权,就等同与废了这个有名无实的诸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