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末东南互保的经过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31)151

东南互保是南方各省为保护中国的更大利益,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作出的明智选择,南方各省官员“保中华不保大清”与满清朝廷“保大清不保中华”构成鲜明对比,这是一次中华进步势力对满清腐朽统治的颠覆,以下即是东南互保的事件经过。

清末东南互保的经过是怎么回事?

*** 配图

1900年6月21日,清 *** 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

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幕僚刘学询并去信孙中山谓“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清末东南互保的经过是怎么回事?

*** 配图

随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往后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署理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称东南互保,另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李鸿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在东南各行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对于“东南互保”的性质,传统老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而现代则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之作用。

清末东南互保的经过是怎么回事?

*** 配图

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1/297301.html

“清末东南互保的经过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白强
白强
5天前

东南互保事件展现了清末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复杂性,学者应客观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卖国或爱国,需结合具体情境和背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而非一概而论之论断也体现了学者的严谨态度和对历史的尊重精神值得肯定之处是肯定了张洞等人行为起到了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但同时也指出该行动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并加速了清朝的衰落为后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