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0-11)130

东汉末年,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民谣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这还要从我国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说起。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废除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世卿世禄”制度。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已经建立起了有系统的官吏任免制度,并形成了一系列法律。1975年发现的云梦睡虎地秦墓,在死者的身边堆放着许多束竹简,上面抄录了不少秦国的法律,而其中就有《置吏律》和《除吏律》,也就是任命和免除官吏职务的法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秦国(秦朝)的时候,任命一名官吏需要怎样的条件呢?最基本的有三条:首先家里要有钱。当初韩信还没投奔项羽楚军与秦朝为敌的时候,在家里游荡,就是因为他是个没钱没势的普通百姓,不能被推荐做个小吏。其次要会写字,熟知法律。不管你相信不相信,隶书这种文字样式居然就是秦代的狱吏发明的。据说他们要写的文书太多,容不得他们慢吞吞地用高贵典雅、字形繁复规整的篆书来写,所以就发明了这种在当时算做“简化字”的隶书写法。

再者就是至少要十七岁以上,才有担任官吏的资格。《尉律》上写得明明白白:学童十七岁以上、会写“讽箍书”九千字才能为官。这些当然只是做官的最起码的条件。具备了这些条件,才有可能被“推择”。

接下去的汉朝,在初期也基本上按照这个标准和办法来选择各级官吏。但是逐渐地就发现,这个办法好是好,可是在吸引人才方面,还不够广泛。毕竟除了懂法律、会写字的办事人员之外,国家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面才能的人才啊。于是,在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就下了一条“求贤诏”,要求各地推选“贤士大夫”。文帝的时候,又开始实行举“贤良”、举“孝廉”,不过还没形成一条固定的制度。等到汉武帝的时候,一套新的选官制度才算基本成形了。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建元元年(前140年),也就是汉武帝即位的之一年,十月,武帝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武帝亲自对这些人进行了以古今治国之道为主题的策问,应对的人有一百多名。著名的学者董仲舒,就是在这次策问中被武帝赏识,任命他做江都相。元光元年(前134年),武帝正式诏令全国,命全国各地郡国各举孝廉一人。

通过察举和征辟措施,西汉武帝时期朝廷上真是人才辈出,济济一堂。儒雅者,有公孙弘、董仲舒、倪宽;笃行者,有石建、石庆;直言不讳者,有汲黯和卜式;推举贤能者,有韩安国、郑当时;赵禹、张汤为之制定法律,司马迁、司马相如则都有一支生花妙笔;滑稽人物有东方朔、枚皋,应策答对有严助、朱买臣;唐都、落下阅精于历数,李延年精于音律;桑弘羊是理财高手,张骞、苏武成为出使的英雄;大将有卫青、霍去病,临终受命还有霍光和金日碑……

到了东汉,仍然沿用“察举”和“征辟”的选官制度。顺帝时候,更是下了一道诏书:“郡国举孝廉者,限制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儒生要通章句,文吏要能够写奏章,才能应选。如果其中有出类拔萃的特别优秀人才,像颜渊、子奇那样的人,可以不受年纪的限制。”除了上面所举的宗资辟除范滂为功曹的例子,还有比如安帝建光元年(前121年),下令让公卿及以下至郡国守相等各举有道之士一名;大将军邓鹭曾辟除弘农杨震为自己的幕府,后逐渐升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司徒、太尉等职;而汝南太守王龚,以袁阀为功曹,又辟召陈蕃等为属吏——这位陈蕃,少年时就怀抱“大丈夫当扫天下”的志向,后来官至太尉,与宦官势力斗争到死。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然而东汉时候,“察举”和“征辟”制度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了。一方面,有好名好事之徒钻这一制度的空子,为自己博取声誉。例如有一个叫樊英的南阳人隐居在壶山,年轻的时候就以学问品行闻名于海内了。这样的人才如何能不举荐,不征召呢?州郡前后来礼请他,他不 *** ;公卿分别以贤良、方正、有道等名目举荐他,他不去。就连安帝专门赐策书召他,他也不前往。

顺帝即位以后,又一次派使者带着策书、礼品,前去礼聘,樊英推说自己病得很重了,还是不肯赴京。这样高尚的人,皇帝都征辟不到,怎么能表明皇帝求贤若渴的态度?顺帝下诏把郡县长官骂了一通,让地方上套上马车,务必把这位如此有名的人士送上京来。到了京城,甚至用轿子把樊英抬到了皇帝面前,樊英仍是借口有病,不愿就职。皇上于是派太医为他看病,每月送上美酒。又专门为他设了高坛,让公车令为他开路,尚书给他领路,皇上赐给他几、杖,待以师傅之礼,赐他高官。

这位樊英果真有什么过人之处吗?天下引颈而待。结果他给皇帝出的几个主意都平平,让倾慕他名声的人们大为失望。可是通过这几招,樊英无疑已经名利双收。另一方面,这两项选官制度都必须经过推荐的程序,而当朝纲废弛、奸人当道的时候,他们所举、所征、所召的人与他们只能是一丘之貉,使朝廷和地方上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哪管有没有真才实学,是不是真正的国家栋梁呢?他们所举荐的“秀才”(即“茂才”),连字都不识;举荐的“孝廉”,根本都不赡养自己的父亲。所谓的“寒素清白”,其实贪污枉法,残暴百姓,什么都做得出;所谓的名将呢,干脆连杀鸡都害怕,哪有什么胆子去迎敌打仗?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在文章开头引用的那首民谣,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进行了淋漓的揭露。顺帝不是下过一道限制“孝廉”年龄的诏书吗?可是时间一长,郡国守、相根本不把这条限制放在眼里。有一次,广陵郡推荐了一名孝廉名叫徐淑,年未满四十。长官诘问他,他大言不惭地回答说:“诏书上不是说像颜回、子奇那样的奇才,不受年纪限制吗?”尚书令左雄在一旁冷眼旁观,这时冷冷地冒出一句:“当初颜回闻一知十,孝廉你又闻一知几呢?”

等到东汉末年,社会政治日益腐败,又爆发了规模巨大的黄巾军起义,东汉 *** 名存实亡,“察举”和“征辟”也不可能执行下去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0/341089.html

“科举制还没有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朝廷是怎么选拔人才的?” 的相关文章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开国功臣高颖,最后的下场如何?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颎是隋朝第一能臣,他不仅能征善战,帮助隋文帝统一了天下。而且他在国家政务上很有能力,善于举荐人才。因此他深得隋文帝的宠信,然而他却因为得罪了一个女人,最终落得含冤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高颎出身于...

乾隆八十岁的时候还在选妃 嘉庆继位后怎么对待那些小妈的

乾隆八十岁的时候还在选妃 嘉庆继位后怎么对待那些小妈的

还不知道:乾隆皇帝八十岁还选妃,死后留下众多嫔妃,嘉庆如何处置?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足足有六十三年四个月之久。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康乾盛世达到全盛。对于后世的人们来说,大家不仅因为他的出彩成就而了解他,他的风流情史也非常有名,大...

康熙已经有55个子女了 康熙为何还要收养养女

康熙已经有55个子女了 康熙为何还要收养养女

对生育了55个子女的康熙皇帝,为何将弟弟的女儿收为养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的历代皇帝里,康熙皇帝的生育能力最强。他在1667年生育第一个皇子承瑞时才13岁;在1718年生育最后一个皇子时已到64岁高龄。他一生迎娶了65位后妃,总共生育了35个儿子20个女儿...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羊续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羊续(142~189年),字兴祖,泰山郡平阳人。东汉大臣、清官,太常卿羊儒的儿子。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凭借门荫入仕,起家郎中,迁大将军(窦武)府掾,因事免职;第二次党锢之祸爆发,囚禁十余年。中平元年(184年),出任太尉(杨赐)府掾,出任庐江太...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何出处?为何会用来赞美杨贵妃?

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唐朝时期后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云想衣裳花想容”是李白为杨贵妃写的三首《清平乐》中,第一首的第一句。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杨贵妃,可以说体现了李白极高的智慧。为什么这么说呢?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宠妃。写诗赞美女人不好写,写诗赞美皇帝的女人,那更是难上加...

谢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谢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都说刘禅昏庸无能 诸葛亮死后皇位为何无人抢夺

都说刘禅昏庸无能 诸葛亮死后皇位为何无人抢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禅昏庸无能,诸葛亮去世后,为何没人出来夺取刘禅的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誓“继之以死”来效忠“汉天子”。我们无须去论证刘禅昏不昏庸,只须去查看辅佐他的几位蜀汉重臣,就可以明白,弱如刘阿斗这般的皇帝,在位四十余年,却无人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