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 项羽刘邦韩信的关系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9)200

刘邦的智慧

刘邦能从个平民百姓成为一个王朝的建立者,其智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他更大的智慧就是从善如流和知人善用。

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 项羽刘邦韩信的关系

肖荣生扮演的刘邦剧照

刘邦出身乡野,在市井之中长大,一开始也不过就是一个人见人嫌的小混混,就算再有才华,也还是受到限制的。然而他能够从善如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很好地弥补了自己见识上的缺陷。

当初刘邦身陷鸿门宴之灾,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首异处。他听取了张良的劝谏,保存实力,绝不轻举妄动,以花言巧语蒙蔽项羽。凭着张良等人的计策和刘邦自己的沉着,才终究化险为夷。

在刘邦战胜项羽,登基称帝之后,一度为定都之事所困扰。就在重臣力荐洛阳之时,是张良为刘邦分析了关键之处,分析了洛阳与关中的差异。而刘邦听到张良全面的分析之后,力排众议,舍弃洛阳,定都关中,这对以后西汉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邦的另一大智慧是知人善任。这从他对张良、萧何和韩信作出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一二。在刘邦称帝之后,自己所述的那番成败论中,就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了。刘邦自认在运筹帷幄上比不上张良,在安抚百姓上比不上萧何,在领兵作战上比不上韩信,但是此三人为他所用,就完美地补充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而且刘邦用人不疑,又得能人异士相助,又何愁不能成功呢。

刘邦之智慧就在于他的从善如流和知人善用,凭着这份智慧,他终能成就大业。

项羽刘邦韩信

项羽和刘邦是知己也是死敌,在他们俩的争霸战争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人,影响着他们各自的结局,此人便是韩信。项羽、刘邦和韩信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 项羽刘邦韩信的关系

韩信画像

韩信本是项羽的部下。当初韩信参与到反抗秦朝暴政的斗争中,他首先选择的是项羽的部队。可惜的是,韩信在项羽那里犹如明珠蒙尘,并不受到项羽的重用。韩信空有一身才华却不得施展,十分抑郁。后来,韩信转投到刘邦的麾下,才得以展现他那非凡的军事才华,战无不胜,从无败绩,让项羽多次败北。在垓下之战中,也是韩信给了项羽最后的一击,让项羽损失惨重,最后,又带兵将项羽重重围住,唱楚歌涣散楚军军心,最后成功地逼死了项羽。

当项羽与韩信交锋,并多次领略到韩信的能力之后,项羽对韩信一定是十分忌惮又十分遗憾的吧。毕竟,韩信本来是他的部下,如果当初他能牢牢地抓住韩信,也许项羽追逐霸业的路就不会那么幸苦。当项羽败局已定,大势终去的时候,看着这个昔日的部下,项羽一定是心灰意冷,生出那么些许天意如此的感慨吧。如果韩信仍是楚将,那么如今的胜负也许就可以改变。可是,这世上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所以项羽淡然地接受了他的结局,走向了死亡。

而韩信之于刘邦,则是左膀右臂。当初韩信投入到刘邦的麾下,刘邦并没有因为韩信曾是楚将就怀疑他,而是给予了韩信全部的信任。韩信在刘邦成就大业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刘邦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错失韩信,后悔莫及。而刘邦幸得韩信,如虎添翼。

项羽刘邦起义

项羽和刘邦都是乱世里的枭雄,他们也早已在那个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年代里化作了永恒。

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 项羽刘邦韩信的关系

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剧照

秦朝末年,皇帝昏聩,政治黑暗,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秦始皇正率队出巡,项梁和项羽正巧遇见。项羽看到后脱口而出:“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项梁听到后,虽然斥责了项羽,但是却也因此而对项羽刮目相看。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孙,自幼便以勇武闻名,他在吴中的弟子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后来,陈胜等人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会稽太守殷通看到所有的江西人都造反了,就意欲任用项梁为将,顺应而起。项梁假意答应,又设法让殷通将项羽传召进来,在项梁的暗示下,项羽一刀将殷通杀死了。之后,项羽奉项梁之命,提着殷通的首级,带着殷通的官印,斩杀了殷通的部下近百人。召集义士,跟他们共商反秦大事。之后,以项梁为首,开始正式反秦。项羽的起义之路也由此开始。

而刘邦起义少不了萧何等人的辅佐。当时,刘邦因为犯事,逃亡在外。萧何等人劝沛县县令召集流亡之人来加强自己的实力。于是,县令将刘邦找了回来。但是县令担心引狼入室,就又反悔了,他紧闭城门,下令捕捉萧何等人。

于是刘邦将一封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内,号召百姓们除掉县令,共谋大事。老百姓们早就对县令不满,就杀了县令,开城门迎刘邦,并推举他为反秦的首领。刘邦就是这样在沛县聚众三千余人,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11/347851.html

“刘邦的智慧体现在哪 项羽刘邦韩信的关系” 的相关文章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什么 展昭为何会消失

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什么 展昭为何会消失

对包拯临死前对展昭说了句话,为何展昭消失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包拯,刚正廉洁,断案如神,深受百姓尊敬爱戴。包拯因不畏强权,坚持正义,自然免不了得罪权贵和绿林贼匪。包拯在查案中,遭遇刺客,便是常有的事。而包拯每次遇险,都能逢凶化吉,其中必然少不了展...

裴行俨:隋唐时期将领,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

裴行俨:隋唐时期将领,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

裴行俨(?—619年),字守敬,河东郡河东县人,隋唐时期将领,礼部尚书裴仁基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跟随大将张须陀,骁勇善战,有万人敌之称。屡立功勋,受到小人栽害。大业十三年(617年),投靠瓦岗起义首领李密,授上柱国、绛郡公。武德元年(618年),兵败于偃师县,...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匡胤、赵光义作为兄弟,两人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对于治国来说,两人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

宗预(?-264年),字德艳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逝世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出督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庆绪弑父的原因是什么?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安史之乱被称为最血腥的叛乱,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庆绪弑杀自己的父亲安禄山,《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明确的记载。《旧唐书》说:“庆绪立于户外,庄持刀领着李猪儿同入禄山账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掌权后司马家都没有威胁了 刘裕为何要杀光他们

刘裕已掌握大权,为何还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了一种相当的混乱当中,汉王朝已经无法稳定的维持自己的统治,而权力的真空肯定要有其他人去争取,这也就导致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百年斗争。不过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黄忠在三国武将排名中不许褚高,是为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汉末三国,名将辈出,因为演义的渲染,民间有一个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吕布排在第一,无可争议,其他的有些出入,但是,基本都能说得过...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