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所作,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06)260

郎士元,字君胄,唐朝时期诗人,与钱起齐名,让人合称“钱郎”。朗诗元的诗作内容较为贫乏,大多是投赠送别之作。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郎士元所作的《柏林寺南望》吧。

人生到处,山水佳音。从每天的清晨开始,到每天的夜幕降临,短暂的一天与漫长的一生相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那些宏大或琐碎,那些匆忙与悠闲,都会在这一天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伟大与微小,早就注定在每一天的起始。

《柏林寺南望》

【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

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

画出西南四五峰。

郎士元,族内排行四,生年不详,大约卒于780年的任上。中山(今河北定州)人。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年)登进士第。工诗,与钱起齐名,时人称道:“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其诗多为送别应酬之作,擅长五律,“天然秀颖,复谐音节,大率以兴致为先,而济以流美,虽篇章错杂,酬应层出,而语多闲雅,不落俗韵”(《唐诗品》)。

首句“溪上遥闻精舍钟”,以伸颈遥望作引,大有未见其人,却闻其声之态势。诗人特意依据自身来路着笔,来描写沿途景致。山上有寺,登顶方可入室,山下有溪,乘船溯溪而来,还没有看到正主柏林寺,就先听闻从精舍里传出的钟声,响彻耳际,回荡群山。一股子荡气回肠,悠扬邈远之意扑面而来,勾人魂魄。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所作,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

这里的“精舍”,据《晋书孝武帝纪》载:“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又据《事物纪原》载:“汉明帝立精舍以处摄摩腾,即白马寺。”现在的人多以为精舍是佛寺,却不知起始为儒家教授之住所。流传的,大多会变形。

诗人有妙用技巧之心思,虽然诗的题目里注明着“柏林寺”,却偏偏不立马进入主要言明之阶段,反而大肆叙述描绘着自己的见闻。此间有迷惑人心之意,有“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惘然之感,如此琢磨之后,益发增添登山遥望的兴趣。

次句“泊舟微径度深松”,写众人下船之后,前往柏林寺的路上。微径,小路,杜甫有《飞仙阁》诗:“土门山行窄,微径缘秋毫。”船只停泊,登上溪畔,但见一条山间小路,蜿蜒盘旋,穿越密实的松树林子,逐渐靠拢山顶。描摹深刻,细致入微,使人感同身受,如身临其境,无法忘怀。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所作,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

其间一个“度”字,悄悄暗示众人已经越过松树林子,快要到达目的地——柏林寺。此处不由令人想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所写的那种“豁然开朗”之觉悟,佛“度”有缘人,一字二用意,此情此景,诗人未尝没有此种私密的想法。

佛法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又以超脱生死的涅槃境界为“彼岸”,唯有如此方可登上极乐世界,求得心灵上的大自在。或许因此,诗人便时隐时显,把自己的想法藏匿于抒写一步一见之景观内。山不愿见我,我自去向山走去。

末尾两句“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至此,终于点题中之“南望”。经过一番乘舟登岸,缘径度山,诗人来到柏林寺。此时此刻,一身清爽,心安理得。恍若“不经一番寒彻骨,哪能梅花扑鼻香”似的,因为付出,所以获得。

登寺向南眺望,但见:雨后初霁,青山黛绿,一缕缕白色的浮云,若纱似烟,缭绕在峰顶林间,似有若无;山峰四五座,高耸入云,像海中小岛,飘浮不定,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被造物主巧妙呈现在众人的眼前。注目远观,神魂荡漾,情不自禁。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所作,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

在诗人笔下,此情此景,一切恰如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前面的全部铺垫,“遥闻”、“泊舟”、“度深松”等等,曲径通幽,都是为了在这里进行最后一刻的揭晓。没有人间阅历,何来心底清明。佛说“顿悟”,不外如斯。

清代诗人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随园诗话》),用来评价此诗完全得当。诗人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层层设置,移步换景,似乎各句子里不见人影,却又在字字中可闻其声,但有所写,便是其人注目之处,所见所闻,深入人心。

诗中有禅意,善于牢牢把握着柏林寺这个主要目标不放手。然而,诗人似乎深得佛法之主旨:“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他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通过乘舟达彼岸,缘山度松径,看山三境界,一一道出人生真谛,点明法在自然,天人合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108/392708.html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所作,把自己的体悟隐藏在所写山水胜景里” 的相关文章

寇准:北宋时期宰相、诗人,促使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寇准:北宋时期宰相、诗人,促使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欲迁都成都。寇...

李衮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五位

李衮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五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衮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飞天大圣,邳县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与樊瑞、项充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吕方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方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方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绰号“小温侯”。原本在对影山一带落草为寇,后来因为花...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字子文,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和庸生习《论语》,起家本郡文学。甘露年间,诸儒荐为博士。初元年间,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安昌侯。建平二年(前5年),去世,谥号...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郭正一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正一,字不详,定州...

张延赏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张延赏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全唐文》收录其文一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延赏(726年-7...

《夏日山中》

《夏日山中》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夏日山中》译文及注释译文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注释裸袒(tǎn):指诗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脱巾:摘下帽子。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

《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译文及注释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注释宿:住,过夜。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