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历史:开渠功臣图伯特是怎么样的人
锡伯族历史:开渠功臣图伯特
每个民族都会出现一些杰出的人物,而图伯特就是一位锡伯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历史人物。为什么会让锡伯族世代相传呢?那是因为当时锡伯族垦荒种田缺少劳动力,所以图伯特开渠引水让锡伯族人不用那样辛苦,能更快的开垦荒地。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锡伯族文化吧!
图伯特,伊犁锡伯营正蓝旗(今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人,清乾隆二十年(1755)五月出生于今辽宁省沈阳市北郊的锡伯村屯。
乾隆二十九年(1764)农历四月初,清 *** 决定从盛京所属的沈阳、开原、义州、凤城、锦州等15个城抽调锡伯族官兵1020名,连同家属近4000人,迁移到新疆伊犁一带驻防,以增强大西北的防务。当时年仅10岁的图伯特也随军西行,同父辈们一起去守卫祖国的西大门。
图伯特从18岁起应试成为披甲,因当差勤奋,努力学习,平时又注意研究历史、地理,业余时间还从事农耕,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升为锡伯营总管了。清喜庆七年(1802),图伯特采纳兵民的意见,排除同僚的非难,力主在绰合尔渠以南另行开渠并确定了在察布查尔山口南引伊犁河水、自崖上凿渠的具体方案。
当年农历十月,正式动工开渠。各牛录分编成两个大队,共400个劳动力,采取边挖渠边屯垦的办法。这样既解决了新开渠道试水的问题,又解决了渠工的口粮问题。总管图伯特日夜不离工地,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员,用香火测量地形、钉桩,标明翌日开挖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锡伯族军民在图伯特的率领下,齐心协力,经过辛勤劳动,终于在喜庆十一年(1808),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二百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
大渠一经建成,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至今已开垦了20余万亩,使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功劳奏报清朝皇帝后,喜庆皇帝十分赞赏,于1890年,令其进京朝觐,并绘图紫光阁。图伯特进京时,带去了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样土,向喜庆皇帝一一介绍各色土壤的性质、用途,以及如何发展锡伯族农业生产的远景规划。
朝觐之后,图伯特遵旨返回东北故乡省亲,向乡亲们汇报了在伊犁驻屯的情况。在返回伊犁的途中,授任为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清道光三年(1823)图伯特在锡伯营正黄旗(寨牛录)的家里逝世,享年69岁。
为经纪念图伯特倡导开渠的功绩,锡伯族人民在察布查尔大渠龙口和纳达齐牛录等地,请准各建立一座“图公祠”永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