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观摩了哪些房间?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中,庄稼人刘姥姥带着外孙子板儿再次来到荣国府,这已经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红楼梦》的繁盛之中,贯穿了一个贫穷年老的乡下人:刘姥姥。
通过刘姥姥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贾府钟鸣鼎食之家的生活以及忽喇喇似大厦将倾的衰败历程。
在书中,刘姥姥前后至少去过三次贾府,每一次去贾府的境况都不同。
之一次打秋风的她还比较紧张,并未真正瞧着这一大家族的模样;第二次因着贾母的缘故,刘姥姥得以在大观园住了几天,这也是贾府最为鼎盛的时期;第三次之时,已经是曾经戏弄她的凤姐求着姥姥帮忙救回巧姐……
世事变迁,莫过于如此。
但回首看到,最令我们感兴趣的剧情仍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在大观园中,刘姥姥不仅享受了几天富贵人家的生活,还观摩过三位 *** 的闺房。这三所房间,各自透露出了不同的命运。
三所房间:三份偏爱
金陵十二钗中,钗黛并列之一,是曹公笔下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因此,当刘姥姥来到大观园的时候,也曾有幸逛过这二人所居住的地方。
当众人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的时候,首先见到的是林黛玉的潇湘馆。
林黛玉的潇湘馆,与大观园热闹的场面不同,颇为幽静。进门便是翠竹夹路,青苔丛生。她房间的陈设最夺人眼球的便是一册册的书。
因而,当刘姥姥进入房间之后,并未将其当作绣房,反倒是将其作为书房来看:
姥姥留神打量了林黛玉一番,方笑道:”这哪里像个 *** 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从刘姥姥的视角我们也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一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女子。
在之后,薛宝钗的蘅芜苑也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她房间的陈设,与其他闺阁 *** 也不相同:
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薛宝钗虽出生皇商之家,但房间的陈设不仅是冷色调,而且太过空旷寂静。这一应陈设,与她同贾府众人热络的关系恰恰相反,外热内冷的宝钗,也正照应了那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除了钗黛的主角身份之外,还有一女子的住所被描述了进来,那便是探春的秋爽斋。
曹公对探春的偏爱是有目共睹。
以庶出的身份,位列金陵十二钗第四,仅次于钗黛与元春;大观园中众女子,除钗黛之外,也只有她的房间被详尽描述了出来。
秋爽斋的陈设:探春的命运
通过不同人房间的陈设,我们也能看出不同人的个性与命运。如果说钗黛的房间是对二人性情的不同描述,那么探春的房间在性情之中,还隐含着她未来的命运。
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甫一进门,探春的房间就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这种开阔不同于宝钗房中无所陈设的布局,而是探春有意为之的结果。
探春的房间,没有任何隔断,因而显得十分开阔。这就好似探春的性格,从骨子里就透露出豪迈大气的个性。而大理石案上的笔砚及字帖,正如林黛玉房中的书一般,都是对他们喜好的刻画。
紧接着,探春房内的一些陈设也被展现在了我们眼前:
案上设着大鼎。左边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观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右边洋漆架上悬着一个白玉比目磬,旁边挂着小锤。
这些不同于常人的陈设,也暗示了探春未来的命运。
首先,自商周时代开始,鼎就权力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使是衍生而来的“钟鸣鼎食”一词,也是指的贵族的豪华生活。而这样的鼎,便大喇喇地放在了案上,一眼让人瞧见。
探春未来的身份,便如这鼎一般,尊贵而显眼。
除此之外,盘内的佛手也很有说法。
在元春的判词当中,有画着一张弓挂着香橼。而佛手便是香橼的变种,亦即两者可谓同种。整个贾府之中,唯有探春的卧室,摆着“娇黄”的大佛手,这也就预示着探春的命运应当与元春一般,终成为妃。
除了房间内的陈设之外,探春的房外还种着梧桐树。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中,凤非梧桐不止,非醴泉不饮。探春房外的梧桐,也表明她之后的命运当是成为一只凤凰。
刘姥姥的喜,贾母的悲
不同于钗黛两人房间的一闪而过,众人在探春的房间不仅待了一会儿,还见证了板儿挨打的黑历史。
来到探春房内之后,板儿与众人也略微熟识,便想着用小锤敲白玉比目磬。板儿淘气并不止这一次,但刘姥姥却在众人高兴之际将板儿打了几下。
刘姥姥之所以在此时发作,便是因为她看出了探春未来所拥有的荣耀与尊贵身份。
作为一个贫苦的妇人,一生更大的要求不过是“富贵”二字罢了。黛玉的住所幽静,宝钗的房间空寂,而探春的房间在刘姥姥的眼中,便透露出了高贵的气息。
首先,探春的房间空旷而大,没有隔断的修饰之后,就会显得很是气派。其次,佛手虽普通人不常见,但其独特的形象即使没见过也听过,加之其富贵吉祥的象征,也为探春的身份增添了几分高贵之感。
以刘姥姥的阅历,当然看不出探春房间的陈设究竟预示着什么,但她却能凭着自己的直觉感知到与前面两者相比,探春身份当是更为尊贵才是。
因此,当板儿闹着要玩的时候,刘姥姥下意识的反应便是“惹不起”。
而贾母在探春的屋子里待着,唯一发出的感慨便是:
“这后廊檐下的梧桐也好了,就只细些。”
凤栖梧桐,梧桐细小,又怎会是凤凰的安心之所呢?贾母一生的阅历,是贾府众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她的这一声感慨,何尝不是作为一个过来人,对于探春未来的担忧。
而探春的结局,早就写早了判词当中: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即使如同元春一般为妃,根据判词而言又怎会是完美的结局?
更何况,元春判词中的“三春争及初春景”,已经表明探春的光景是不如元春的。元春都在那见不得人的地方死去,光景不如元春的探春,又能过得多好呢?
刘姥姥眼中的全部,是探春未来的富贵身份;贾母的声声叹息,是对探春命运的感慨。正如元春所说,富贵至极也不过是终无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