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林黛玉为何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07-07)290

众所周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极擅诗词,在她的判词中,才会有一句“堪怜咏絮才”,将林妹妹比作谢道韫,是对其诗词能力的肯定。那么她为何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香菱入住大观园,更是直接拜在她的名下学诗,从她对香菱可圈可点的教育来看,黛玉腹中诗歌的底蕴是不少的。

只是,这样的她,似乎对诗人李商隐有偏见,所以对于他的诗,林妹妹一向不喜欢。但有一句却是例外:留得残荷听雨声。

《红楼梦》的四十回,在贾母的带领下,众人游玩了一天大观园。期间,当她们坐船前往藕香榭的时候,遇到了一片枯败残破的荷叶。

贾宝玉见到这样一幅衰败的景象,指责下人懒惰,连这样的残荷都没有收拾。只是林妹妹,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

《红楼梦》林黛玉为何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宝玉听了,也忍不住叫好,是以,这片残破的荷叶,才得以幸存。

“留得残荷听雨声”,其实是作者杜撰的,因为在李义山的诗中,原文是“留得枯荷听雨声”。

为了更好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看李义山这首诗的原貌。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首诗,是李商隐寄居在骆氏家,夜晚因思念崔雍、崔兖两兄弟而难以入眠,所以来到了骆氏家的亭谢之中,面对此情此景而有感而发的抒情诗。

或许,明白了这首诗的意味,我们才能更好的体会黛玉喜欢这句诗的原因。归纳起来而言,原因有三点。

之一:林妹妹喜欢这句诗,同她真实的生活有关。

林黛玉父母双亡,在这个世界上早已没了亲人。因为,她所喜欢这句诗的意味,自然不是如李义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在《红楼梦》中,林妹妹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长期失眠。在贾府中秋节的时候,她与史湘云躺在潇湘馆的床上,二人聊天,便明确提到了这一点。

谁知湘云有择席之病,虽在枕上,只是睡不着。黛玉又是个心血不足,常常失眠的,今日又错过困头,自然也是睡不着。二人在枕上翻来覆去。

黛玉因问道:“怎么你还没睡着?”

湘云笑道:“我有择席的病,况且走了困,只好躺躺罢。你怎么也睡不着?”

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今日了,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

而对于长期失眠的人而言,最难熬的,莫过于寂静的长夜。只是庆幸有一天晚上,林妹妹意外听见了雨水滴答在残荷之上的声音,这对于寂寞苦闷的她而言,未必不是一种意外之喜。

而在 “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中,其中的“留得”原本也蕴含着一种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

想来,在大观园中,也唯有长期失眠的林妹妹,才能享受到、才能感受到,李义山所做的这句诗的真意和美好的意境。

第二:林妹妹纯真善良,即便对残荷也具有一种同情心。

在《红楼梦》中,林妹妹为何讨人喜欢?其实最难得的,是她对人对物所流露出来的真善。

《红楼梦》林黛玉为何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面对讽刺、诋毁她的袭人、史湘云,她选择了包容,从不计较;面对被风雨打落的桃花,她会拿着香锄、香囊,将它们埋在花冢之中。

林妹妹不仅与人相处和善,对动物也依然倾心,所以在潇湘馆里的鹦鹉,才会显得如此活泼、如此可爱。

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儿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的灰。”

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

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笑道:“添了食水不曾?”。

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

因此,面对这一片残荷,黛玉才会生出怜悯之心,借用一句李义山的诗,打消众人对它的厌恶。

第三:“留得残荷听雨声”,是黛玉后文生活的写照。

在《红楼梦》中,作者最常用的写作手法,就是在诗词、戏曲中,隐含人物的命运写照。

同样,林妹妹所喜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也有这一种预示。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有两处细节预示了贾宝玉会离开贾府。

1、林黛玉的无心之语。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为宝玉在宝钗的故意挑拨下,没有同宝玉一同前往贾母这里吃饭,并说了一句:理她呢?过一会子就好了。

导致林妹妹再一次生气了。宝玉在王夫人这里吃过饭后,忙忙地来到贾母这里,正讨好林妹妹的时候,却被小厮叫了出去,

黛玉见她离开,转头对着门外说道:

宝玉听了,忙撤身出来。黛玉向外头说道:“阿弥陀佛!赶你回来,我死了也罢了!”

2、宝玉与探春合作的柳絮词。

《红楼梦》林黛玉为何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红楼梦》第七十回,因为史湘云写了一首柳絮词的小调,引起了众人的兴趣,随后,大观园诗社便举办了以柳絮为题的诗社活动。

只是,当梦甜香燃尽的时候,探春仅写了上半首,宝玉看了,有感而发,写下了下半首。

探春听说,忙写了出来。众人看时,上面却只半首《南柯子》,写道是: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李纨笑道:“这却也好作,何不续上?”宝玉见香没了,情愿认输,不肯勉强塞责,将笔搁下,来瞧这半首。见没完时,反倒动了兴,开了机,乃提笔续道是: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而当宝玉离开贾府的时间里,想来,寄居在贾府的林妹妹,会更真实的感受李义山所写的“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真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207/450763.html

“《红楼梦》林黛玉为何只喜欢留得残荷听雨声?” 的相关文章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樊瑞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六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樊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樊瑞,小说《水浒传》中人物,善用法术,绰号“混世魔王”。原和“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在芒砀山占山为王...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西汉丞相之一,至今通用的《论语》便是《张侯论》

张禹,字子文,西汉时期官员,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施仇学《易经》,从王阳和庸生习《论语》,起家本郡文学。甘露年间,诸儒荐为博士。初元年间,授太子《论语》,升任光禄大夫。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安昌侯。建平二年(前5年),去世,谥号...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赠汪伦》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李白与汪伦关系如何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赠汪伦》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意思是:李白将要乘船远行离去,忽然听到传来的踏歌之声。桃花潭水即使有千尺,...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自幼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文学艺术教育,能识谱,会弹琴,善于吹箫和绘画,并能写得一手好词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藻身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气概,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当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来吴家...

《将进酒》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曹植创作《洛神赋》的初衷是什么?

曹植创作《洛神赋》的初衷是什么?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这首在《甄嬛传》上被甄嬛一舞惊鸿的配乐,其实是三国时著名的文学家曹植所做的《洛神赋》里面的句子。曹植着力描写的洛神是谁,他为创作《洛神赋》的初衷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