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什么身份?她与探春的关系如何

诗词文献2年前 (2022-10-12)17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姨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距今已经260余年的岁月,其魔力从来不减,任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心灵。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的人性不变,人们所要追求的普世价值也从未改变。

《红楼梦》里的主角们光芒万丈,小人物也一样出彩,比如赵姨娘,在曹雪芹的笔下,这是一位全方位无死角令人讨厌的人物。可谁也不可否认,她令人生厌的表面,掩盖着她无以伦比的成功,当然,这仅限于贾府里众多的姨娘中间。

迎春、贾琮都是姨娘所生,可是这些女人都死了,那些活着的姨娘无一例外都没有自己的孩子,而赵姨娘,不但生下一儿一女,纵然是全府上下视她为眼中钉,赵姨娘自己也是道三不着两,可仍旧活得好好的,赵家人因为有个赵姨娘,个个还都在荣国府比较重要的奴才岗位上。很难想象在荣国府,受到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三大更高势力的打压,还能站得稳立得住,赵姨娘当是非常之人,她的成功不可复制。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什么身份?她与探春的关系如何

可是,赵姨娘内心有一个无法言说的痛,就是自己亲生的女儿三 *** 探春不认自己。

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按贾府旧例,他是家生奴才,应该赏丧葬银子20两。可是大家也都知道,赵家不是一般的奴才,看在贾政的面子上,看在贾环和探春的面子上,这事就算是王熙凤亲办,她也会多给一些。连那些管家媳妇们都明白,这事对于三 *** 来说算是个难题。偏偏这事发生在探春刚刚接管家事正要立威,拿别人开刀效果不如拿自己下手更有效。她当众下令赏20两银子,连平儿都觉得有点少,说不过去,探春不管这些,按规矩办。这一下的确让众人不敢再小瞧了三姑娘,个个谨慎办差去了。

赵姨娘不干呢!她不懂什么大局,更不懂这时候要给女儿长脸,哪怕稍微受点委屈。她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觉得自己连袭人都不如,找到办事厅哭闹起来,情急之下说出“你舅舅死了,你现在说一是一,多给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会不依你……如今没有长羽毛,就忘了根本,只拣高枝飞去 了。”

气得探春直接给她怼了回去:“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刚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探春最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的庶出身份,而赵姨娘最在意的就是比她低的也觉得她不过还是一个奴才。母女俩你一招我一式,专往对方最软的软肋捅。

这能怪赵姨娘吗?当然不能,在繁衍子嗣这个事上,赵姨娘是荣国府的功臣。能怪探春吗?更不能,她从小被王夫人抚养,接受的是封建社会阶级规范,主奴有别,阶层严苛,况且,如果小妾因为生育有功而威胁到了正室的地位,触动的是家族的核心利益,进而动摇那个社会统治的基础。生产力低下的农业社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才是大家族之一要考虑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坐标,奴才生育有功,保证你一生衣食无忧也就罢了,不要妄想人格提升。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什么身份?她与探春的关系如何

人格、人性那是生产力极度发达的今天才配讲的高级上层建筑,不可混为一谈。的确不人性、不人道,作为当事人,其内心当然在感情上会有被伤害感。

探春这么做无可指责,但是,也并不值得称扬。就比如对照二 *** 迎春,她嫁到孙家被虐待,回娘家和王夫人凤姐哭诉时说:

“……从小儿没了娘,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

法定的母亲邢夫人活着,这里的“娘”显然是指生母。迎春的娘死得早,她受了委屈之一想到的是亲娘,说明父亲母亲没能给她应有的疼爱,说到底,没了亲娘,这个世界也就没有人是真心疼爱她的。探春不似迎春那般懦弱,没有人敢欺负她,只是没有到关键时刻,探春也还没有感受到和亲娘那因为血脉的连接而产生的亲情的珍贵。

87央视版电视剧《红楼梦》非常完美地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电视剧中,朝廷腐败无能,南安王爷吃了败仗被俘,为了赎回王爷,为了求和藩王,朝廷决定和亲。可是皇室却舍不得自己的公主远嫁,于是南安太妃认了三姑娘探春为干女儿,担任和亲任务。

君君臣臣的政治体制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其实,在封建社会,和亲,算是皇家给予臣子的殊荣,因为这是在履行钦命,算是为国家牺牲,而对于贾府来说,不但和皇家再一次搭上了关系,而且,这是贾府在为国尽忠和承担责任,是有功的。况且家族里又出了一位王妃,何等的荣耀。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什么身份?她与探春的关系如何

贾府张灯结彩,喜庆非常,最根本的原因是这时的贾府几乎摇摇欲坠,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探春的和亲之功算是给马上要倒下的贾府续了命,获得了一个苟延残喘之机。什么骨肉分离和这些一比根本无足轻重。探春是庶出,一个庶出的姑娘在那个社会,的确和嫡出如黛玉、宝钗等人是有区别的。

全府上下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同,赵姨娘正承受着骨肉即将永别的痛苦。通过电视镜头,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为观众精彩呈现出了这一时刻。盛装即将要去码头的探春从秋爽斋出来,场地空旷无一人,赵姨娘眼含热泪,女儿即将远行,去那不知道几千里之外的异域他乡,这一去就是永别,此生再无相见的可能。尽管女儿不认她,可这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她的心境如何和府里他人相提并论?

探春看着这个令自己常常尴尬的女人,这个自己从来也不认的女人,这是自己的生母,没有她就没有自己。平日里,她不顾体统令自己蒙羞,可是今日一别就是永远,天高水长,骨肉天各一方。以前的一切瞬间释怀,面对着这个给了自己生命的女人,血浓于水,血脉相连才是最紧密的相连,她流着泪喊出了一声“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210/467518.html

“红楼梦中赵姨娘是什么身份?她与探春的关系如何” 的相关文章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柳浑:唐朝时期宰相、诗人,是一位刚直宰相

柳浑(714年-789年3月6日),原名柳载,字夷旷,一字惟深,唐朝宰相、诗人,南梁左仆射柳惔六世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柳浑出身河东柳氏东眷房 ,他早孤,却力学不辍。天宝元年(742年)进士及第,历任单父县尉、衢州司马、监察御史、江南西路都团练判官等职。后为...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

隋文帝的《开皇律》是怎么确立封建制五刑的?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隋朝的刑罚制度在整个中国刑罚制度发展史上可谓简明宽平,具体表现在:1、与《新律》相比,删去死罪八十一条,流罪一百五十四条,徒、杖罪一千余条。比《北齐律》的条数又减少近一半;2、死...

蔡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四位

蔡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四位

蔡福,《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时,蔡福、蔡庆兄弟两个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专管梁山杀人行刑的事情,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在征讨方腊时,蔡福阵亡。死...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侯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七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侯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建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一百单八将之一,因人长得黑瘦轻捷,绰号“通臂猿”。祖籍洪都,裁缝出身,也爱舞...

燕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位

燕顺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燕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燕顺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锦毛虎,莱州人氏,羊马贩子出身,原为清风山大寨主。他因救助宋江,大闹青州,而到梁...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韩滔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二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韩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韩滔,是《水浒传》人物,东京人氏,官至陈州团练使,武器是枣木槊,人称百胜将,清剿梁山泊时被刘唐等人捉拿,降服梁...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宋真宗赵恒作《劝学诗》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诗》一首,一般都认为,这首诗的出现,是为了激励更多人读书做官,但实际上,宋真宗作这首诗不仅仅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读书人,而是另有深意。在中国历史的政治生态中,曾经有个名词叫“以文抑武”,主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