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搬离大观园前,为何要先撵走史湘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薛宝钗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红楼梦》是一部讲家族覆灭的小说,对于贾府来说,可以将它的覆灭分成两次来看,一次当然是抄家继而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在这个之前,贾府里自己人自杀自灭,自导自演了一次抄家预演,就是小说第七十四回的抄检大观园。
抄检大观园的主导者有两位,一位是荣府大房的掌门邢夫人,一位是荣府二房的掌门王夫人。这两个文盲,一个比一个自私又愚蠢。两人各怀鬼胎,各打各的算盘,两个人在两房的利益争斗中,渐渐都不要了体面,都想看对方出丑,最终两个人的目的都达到了,还买一送三,因为杀敌八百,自损更多。
荣国府的主要人物已经吃相如此的难看,薛宝钗作为客居的亲戚,可不想淌这趟浑水,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一早,薛宝钗和贾母、王夫人、凤姐这些当家人连个面都没见,到李纨那里打个招呼,托词自己要回家陪母亲,就要搬出去了。
这时的蘅芜苑还住着一位 *** ,就是当初拒绝贾母为她单设一处、哭着喊着要和宝姐姐一起同住的史湘云。
宝钗要搬走,湘云该咋办?她可不可以单独就住在蘅芜苑呢?当然是可以的,首先,这是荣国府,不是薛家,再说,史湘云有自己的奴才班子,蘅芜苑洒扫的粗使丫头婆子是大观园一建成就派好了的。可是,薛宝钗要搬走,她立刻考虑了史湘云的去留问题,她是这么处理的:
宝钗决定搬走,是得知前一晚的抄检后立刻做出的决定,她既没有和史湘云说自己要搬走,也没有告诉史湘云让她也搬离蘅芜苑。而是一大早她告诉史湘云去找三姑娘探春,让她们一起去稻香村和自己汇合。就这样,不一会儿,宝钗、湘云、探春就一前一后地到了稻香村。这时尤氏正和李纨说闲话,于是,宝钗发表了她要立刻马上搬走的决定,理由是薛姨妈身体不好,晚上需要人照顾,自己要尽儿女的孝心。
没有人挽留,不挽留的主要原因是昨夜刚刚发生了十分不体面的抄检事件,人家要走,你好意思拦着吗?探春在抄检时都气哭了,这时余气未消,说:
“很好,不但姨妈好了还来得,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尤氏就说你咋还撵起亲戚来了?探春又说:
“正是呢,有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必要死住着才好。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史湘云从头到尾一言不发,这个姑娘从来是个不会闭嘴的人,这时的沉默源于内心的难过。我们可以想象湘云去找探春,又拉她来稻香村,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呢?湘云不知道,探春更不知道,两个人都是丈二和尚,只等见了宝钗才能明白到底为何事。于是她们得到了宝钗的两个决定:
一是自己要搬走;二是让湘云搬来稻香村和李纨同住。
这对于湘云何等的尴尬。她一向视宝姐姐为亲姐姐一般。现在搞了个所有人都知道,搬家这等大事,宝钗竟不和她有任何的商量和沟通。所以她的沉默源于她内心的难过。探春的话确实太重了,虽说是因为抄家才生气,毕竟宝钗是亲戚,“撵”这样的词说来说去,说亲戚是“死住着”,也是让人的脸上挂不住。可见,宝钗的确是不当湘云一回事,而在三姑娘这里,把宝姐姐也并不怎么看重。
就这么三言两语以及众人的态度里,读者很容易捕捉到每个人物的真实态度和情绪。
宝钗为啥非得让湘云搬出蘅芜苑呢?事实上,宝钗搬走,也许她也不打算再搬回来了。那干嘛还要控制住本属于贾府的蘅芜苑呢?
这就要分析薛宝钗她本质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薛宝钗更大的特点是正统,凡不合礼法的她都反对,具体到她自己,凡和自己利益无关的,她都保持沉默,这叫明哲保身。再有,凡有可能损伤她的核心利益,她绝不和你讲什么情面。她忍不住规劝宝玉、她做黛玉的思想贡献、她对待金钏之死的态度,都反映出她的这些价值取向。
湘云亲近宝钗,是真正从感情出发的,是真诚的。宝钗不同,她对待湘云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点进行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之争,宝钗要争取更多的赞成票,尤其是史湘云这样的,她是贾母的娘家孙女,又在宝玉的心中有一定的分量,而且她也是和黛玉一起长大的人。史湘云倒向宝钗,疏远黛玉,对薛宝钗的好处不言而喻。
可是,史湘云是一个太过率性的人,她眼里不揉沙子,见到不平事往往之一个出头,这样的性格会给宝钗惹出事来。邢岫烟送来的当票就差点让她当众喧嚷出去。薛宝钗当然要防着她,此其一。
再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薛宝钗让史湘云搬离蘅芜苑正是她这种心态的直接体现。中秋夜湘云和和黛玉联诗之前将这句话说了出来,表面上看是说宴会上的男人们的,其实也正是她看透宝姐姐后的心声。
宝钗让湘云搬离蘅芜苑,应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而是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应和判断,她草率地打发湘云,正是她做人做事最本色的一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