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元春的判词是什么?之后贾府为何没有全身而退?
贾元春,是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
对于元春的结局,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她的判词同她的曲词中已经透露的很明显了。
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香橼。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结合元春的判词和曲词,不难看出,元春最终于宫中死去,并且死的极为突然,毫无预兆,因此,贾府根本不清楚元春的真正死因,也就无从谈收手一说了。
对于元春的死,在《红楼梦》里,有两点可以说明她死于宫中的内斗。
其一:是她的曲词,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试想,若是元春正常死亡,在她的判词中,又为何为留下这样一句呢?
其二:是王熙凤所做的那个梦
昨儿晚上忽然做了一个梦,说来可笑:梦见一个人,虽然面善,却又不知姓名,找我说,娘娘打发他来,要一百匹锦。我问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说的又不是咱们的娘娘。我就不肯给他,他就来夺。正夺着,就醒了。”
在《红楼梦》之一回中,曹公就特意点出,凡文中梦幻字眼,都是关键;而在王熙凤的这个梦中,那个并非是元春的娘娘,自然代表的是宫中的另一个势力了。
她所要的一百匹锦,预示的是贾府兴衰百年的富贵,如今,又来夺,自然意味着这一股势力真正想要对付的是贾府。
元春的突然死去,诚然是贾府无法及时收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除此之外,这两个原因,也是关键
之一:贾府经济空虚,无力打理宫中的势力,也自然,它及时想要全身而退,也没有这个能力了
贾府,为元春省亲修建大观园,掏空了最后的积蓄;而元春的晋封,又丝毫未为贾府带来实质性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正是元春的晋封,加速了贾府的衰亡。
到了贾府后期,经济拮据更加严重,王夫人等不得不考虑对贾府下人们进行裁员;同时,面对宫中太监来打秋风,贾府也显得无力招架;内部的空虚导致了内部矛盾的激发;外部的无力周旋,则导致了贾府在朝中的势力瓦解,因此,在这种局面下,贾府想要全身而退,已经不可能了,试想,那些一直敌视着贾府的政治对手,会放弃打压贾府的更佳时期吗?
第二:贾府长房与二房的不和;宁国府与荣国府的不和,也导致了贾府这个大家族不能齐心协力
贾府,从宁荣二公起家,历经百年,人员众多,即使要收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贾府内部领导班子的意见就不和。
在荣国府里,长房贾赦与二房贾政的矛盾根深蒂固,也许,这一切,在二房掌握荣国府的管理权就埋下了;所以,当贾政看出贾雨村此人小人的形象,渐渐远离时,贾赦却是同他走的火热。
在宁国府里,贾珍也是如此,表面上同荣国府一片和气,但本质上却是矛盾不断;在荣国府里,贾政等人一直同北静王关系友好,秦可卿去世时,北静王甚至亲自参与她的葬礼;但到了贾府后期,我们会发现,当乌进孝给贾府送年礼时,下人回禀贾珍,说北静王前来拜访,贾珍却是直接避而不见。
可见,在贾府中,贾赦、贾政、贾珍这三个主子的关系并不和谐,在这种局面下,贾府的各种决定,似乎都很难达到一致。
对于贾政而言,他早有归隐之心;但贾赦、贾珍一贯享受,他们能接受这样的决定吗?
其实,对于元春而言,不仅她的死非常的突然;对于她的晋封,也同样显得突然,当日,原是贾政的生日,宫中太监突然来访,却对元春晋封一事一字不提;而自宫中老太妃去世后,文中对元春更是一字未替。
老太妃去世,与贾府关系密切的甄家突然被召上京,没多久,又被吵架,联系这一系列的变化,不难猜测,宫里的老太妃、与贾府关系密切的甄家,应该是元春宫中更大的支柱。
也因此,可以这么说,元春的去世,相比于,老太妃去世、甄家被抄,对贾府的影响更为重要,也因此,在没有这些外力的帮助下,贾府即使想收手,也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