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还未出山之前到底隐居在何处
诸葛亮到底隐居在哪
诸葛亮还没被刘备请出山前,到底实在何处隐居,这一直都是众人探讨的话题。孔明的隐居之地众说纷纭,其中有大量古代文学历史资料反复提到诸葛亮躬耕于南阳。其中有两种说法:一、《三国志》正史记录。
正史《三国志》记载了诸葛亮上疏后主的《前出师表》,在此文中,诸葛亮表述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这一段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中,可称为之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因而,它是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最可信的证据。
二、诸葛亮在《黄陵庙记》中自述在南阳躬耕
在《诸葛亮集。文集。黄陵庙记》一文中,诸葛亮说: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黄陵庙位于长江西陵峡南岸,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 ,诸葛亮奉命领兵进军益洲,船队进到西陵峡,他登岸看到一座断壁残垣的古庙,原来是祭祀禹王和神牛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以致如此。诸葛亮感慨万千,即派人复而兴之,再建其庙号。庙宇建成后,即撰写了《黄陵庙记》,并刻碑铭记。在碑文中,诸葛亮说了上述的那一段话,即我在南阳躬耕着田地,承蒙先主刘备三顾草庐访我。。。。。。这一段话同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一致的,因而,这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最可靠的证据。
三、隋开皇断石幢称孔明居南阳躬耕
《中州杂俎》记载,诸葛亮又尝居叶县之平山下,现存隋开皇二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今山下少西有诸葛庙,东金鸡冢,疑冢即孔明父祖葬处。盖孔明琅琊避地而西,自其父祖已然,其居南阳则自孔明始也。此断石幢既为隋时物,则去三国时未远,言必得其真,故而书之。
据《叶县志。陵墓》称:开皇断石幢系明代叶县县令牛凤在《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中所记。今平顶山卫东区妇幼保健站有诸葛庙遗址,东有诸葛庙街,《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石碑,竖立在妇幼保健站院内,至今保存完好。由上文可以看出,诸葛亮的父辈(也可能是叔父)避地而西,曾迁徙南阳叶县之平山下居住,其父辈死后,诸葛亮即移居南阳躬耕。
四、晋代诗画石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
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躬耕歌》共30句、150多字:躬耕南亩乐如何,吃也靠着,穿也靠着;力勤粪多做生活,麦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要斟酌,丰也不错,凶也不错~~~。其落款为: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谷旦,尚书仆射和浴手敬书。《躬耕歌》文词朴实无华,雅俗共赏。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理,闪烁出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史学价值。一是此文形成的年代久远,与三国相近;二是系东晋名宦顾和手书,有较高的声望;三是出土在南阳,且至今保存完好。这对诸葛亮躬耕南阳又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五、三顾桥碑证明刘备三顾茅庐发生在南阳卧龙岗
刘备当年屯兵新野,来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必经梅溪河桥。该桥原本是一座极普通的小桥,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此桥,世称三顾桥,至今约有1700年历史。清代在旧桥的基址上修建为石板桥,1968年由于城市扩建,又将此桥改修为水泥结构的拱券桥。
三顾桥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康熙壬辰年编修的《龙岗志》中云:三顾桥在南阳府城外西南三里许,离卧龙岗亦三里许,汉昭烈帝三顾草庐经此,因名。令人惊喜的是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龙区棉花加工厂院内的建筑垃圾中发现了一块三顾桥残碑。碑文曰:三顾口更有义焉,三顾者昔刘主顾草庐而谒诸葛者也,后来汉室所由兴亦始,不假此桥谒诸葛之路乎,虽谓先人之遗迹,即今人往来所利便也。但历年久远,倾危将至,谁忍坐视不为之此乎,口口是桥修以流芳于不穷。此碑虽残,发现于卧龙路三顾桥之侧,已显露出的部分碑文足能说明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三顾桥残碑是南阳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确凿无疑地证明,历史上的三顾桥确实存在,它用实物证明了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进而为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提供了实物佐证。
在三国时期,现在的南阳市多数地区属于宛郡,是曹操的军事重地,也是当时全国的产铁中心之一,也是东汉前中期的五大城市之一。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出生于今襄樊,而史料中也说他是南阳人氏,与诸葛亮应该是同一道理,此南阳非彼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