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外国人怎么交流呢?
现在世界上更流行的语言大概就是英语了,基本上会一点英语,就能和遇到的外国人进行简单的沟通。即便英语水平不太高,我们还可以靠如今发达的翻译软件。
那在古代遇到外国人该咋交流呢?当时会有翻译吗?
古代的翻译官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就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和周边国家的交流也没断过。
早在西周就有了专管翻译的官员——“象寄”,但受制于有限的流动区域,他们主要负责的是周边的少数民族。
到了汉代,国力空前强盛,中外交流也不断深入。其中汉武帝就设置了专门负责向外对接的大鸿胪,下设翻译官,而在西域各属国设置译掌,为交流和翻译工作省了不少事。
到了三国时期,从事翻译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也有了新的名称——译使,类似于如今的对外翻译。
在古代翻译官从何来?
就像现在一样,翻译工作的灵魂就是翻译本人,这个工作对他们的要求很高,必须要精通至少两国的文字和语言。
最初翻译官的来源主要是那些国家间的交界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他们精通领国语言的优势,比如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原住民。
而在隋唐以前,特别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动乱不断,为了追求心灵上的安宁,百姓很推崇佛教。
传入国内的佛经都需要翻译,一般就由名叫译场的翻译机构来负责。这些翻译机构有公办的,也有私立的,其中不乏很多懂外文的僧侣。
在大明,中外交流就已经很普遍了,在开国时就设立了名叫四仪馆的翻译机构,每年组织员工出国学习。
但当时这份工作只是被大家当做一份闲差,并没有认真对待。
直到1861年我国开始被迫签署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才开始明白翻译的重要性,开始创办一些外国语学校,虽然遭受到很多阻力,但还是勉强运营了下来。
总的来说,虽然古代的翻译和外语学校和现在简直没法比,但总归为支持我国的发展做了些许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