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区别,祝福别人别再用错!小心闹笑话

中国历史2年前 (2023-04-06)750

从原始时代开始,为记录事件和所捕捉的猎物等数量,就逐渐出现了结绳记事以及各类符号的运用。而汉字的出现,根据传说是仓颉所创,他是黄帝时期的一名史官,因受自然万物的足迹启发,而创造了汉字。当然,实际上汉字的形成更大可能是劳动人民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下所整理创造出的。

此后几千年,为了更好的传播和运用,汉字的形体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语言。但中国汉字的悠长历史难免会让汉字的学习变得复杂,而到今天学习白话文的我们,则更容易混淆词语之间的区别,比如“阖家”与“合家”的区别。

阖家与合家

汉字的各种趣味只有自己了解了才知道,但汉字因为复杂,也常常会因此闹些笑话。尽管无伤大雅,在日常运用中,我们仍然还是要多加注意。而在过节送礼时 ,我们时常会说很多祝福词,或者手写一些邀请函或贺卡,这个时候就要着重注意词语的用法。

这里以“阖家”和“合家”为例,实际上,二人从意思上来看,都是指代一个群体。那究竟又为什么会被区分开来呢?先从其字体形状上来看,“阖”字所代表的形象十分生动,最外面是一个门字,里面有拆分为两样事物,一个“去”,和一个“皿”,人走进门中,姓名则代表食物,意味回到家里。当然,这是从现代汉语方面来解释。

实际上汉字作为象形字,最早的字,如金文,要比现在的字体看起来更加的生动形象。但无论是以什么字体的表现方式,其所要表达的含义都是整体、关闭的含义。而从它与其他词语结合的运用中,我们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其所包含的真正含义。

在“阖门”中其意为双,《韵会》中著有:“双曰阖,阖门也”,也即指双扇门。除此外,随着名词动用的说法,“阖”字也有了全部的含义,例如“阖家”“阖郡”,用来指代家庭中的全部人员和郡县中的全部人数。虽然到了今天,关于阖家的说法在一般场合中并不使用,但我们仍要知道,它与“合家”的区别。

同样也从其形体含义上来,“合”字由简单的一人一口组成,取很多口人之义。就简单一点的解释来说,“合家”指的是以口为单位计数,指代家庭中的全部人口。所以说大致上从语义上来看,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区分,正如“你”和“您”的用法一样,随着礼节场合的不同,我们也需要从中选取合适的一词。

例如在书面表达或贺卡请鉴上,为了体现礼仪并尊重传统说法,我们通常采用“阖家”来表达含义,正如我们在写作时,通常将爸爸称为父亲,但却很少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称呼自己的父亲。因此,在正式场合中,我们才会多选择偏古意的那个词语。

而到了日常比较随意的场合中,或者对于关系平等,较为熟稔的朋友来说,这就没有必要使用过于礼节性的词语,不仅显得文绉绉,也会营造出一种不熟的氛围。正如“你”和“您”,对于自己的朋友来说,也不会有人打招呼时选择说“您好”,这只会引来对方的调侃或疑惑。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在品尝像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那样,一定要掌握茴香豆的“茴”字所有写法,在某些事上一味的钻牛角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是从实用性上来说。但就整体文化的传承而言和出于对礼节的尊重,基本的遣字造句我们还是需要有足够的了解。

有趣的中国汉字

类似上面二字,我们现代的人在阅读古典文物书籍时,时常会发现各种有趣的文字现象,也会从某个成语或词语背后了解到它的典故。中国汉字不仅在形上具有生动的体现,在含义上,更是别有一番讲究。但是在古往今来的传承中,是否会因为某些无心之失而造成古今意义的不同呢?

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在中学课堂中学习文言文时会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错别字”,在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为通假字。那么时常会有人质疑道为什么古人写的错别字就称为通假字,而我们现在写的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呢?这是否是一个给古人写错字找的借口?

《说文解字》中有提出中国汉字的造字之学,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几个方面讲述了汉字的创造和使用 *** 。其中后人认为通假字即为“假借”之意。也就是随着朝代的变迁,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风气及语言运用现象,也会繁衍出某些新生事物。

当人们无法对新生事物进行定义或解释时,就会使用旧词赋新义,例如,在秦朝时所实行的郡县制,由于在此前并无“县令”这一词的出现,为了更好的为这个职位拟造一个名称,便取“命令”中的“令”来囊括这个职位的用途。并在后世中继续被运用下去。判断是否通假,在阅读古籍中十分重要,为此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除了通假现象,由于古代社会阶级的不同,对礼仪十分重视,从而也造成了在称谓上的诸多现象,且不同于现代,古人除了名之外,还会取字,在名和字的喊法上,随着地位和尊卑的不同也有所讲究。例如对于长辈或君主直呼其名为大不敬,因此,名多作为谦称卑称 由上对下使用。

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姓名不仅只是个人的一个称呼,在这其中,也赋予了很多的含义并直接体现了尊卑有别的规则。如清朝律例规定,凡同姓者结婚,按律各自杖责六十,同时将其分开,女子回到宗族,财产充公。同时,在姓名上也有尊卑与不平等的现象。

比如,在取名上避免同当朝皇帝孔子同名,以免犯了忌讳,此者为公讳,除了公讳外,还有私讳一说。如避开家族中长辈的名字。虽然,这两种说法对于皇帝而言有所矛盾,毕竟,很可能他们同时犯有公讳或私讳。所以到清朝时该律例已经被取消。但我们仍旧能够从古书中窥得一二。

以《红楼梦》为例,其中就避讳这一说法描写过好几次。例如大家在一起看戏时演的一出戏叫《凤求鸾》,由于故事中主角与王熙凤同名,说书人立马道歉,避免和主子名讳相冲。除此外,还有改名,例如第24回中,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林红玉由于冲撞了林黛玉和宝玉的玉字,在换他时,通常都省去玉字,只唤做小红。

还有英莲在被卖入薛家之后,改名香菱,而在夏金桂嫁到薛家后,只因含义上花期的冲撞,就被改名为秋菱。当然除了在红楼梦中有夏金桂故意打压借机暗示薛宝钗自己的权利,更多的也是主子对仆人彰显自己的权利,宣扬自己的地位。类似这样的语言现象在中国汉字中能找到很多。

咬文嚼字

古代的书籍中,不仅能发现一些有趣的文字现象,也会发现在单个词上的讲究也很严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古诗词不仅对韵律讲究,如押韵的位置,韵部的划分等,还讲究工整性。在近代诗形成以前,并不过分强求对仗、平仄等概念,而到了后期的五言古诗则要求的会多一点。

这里说起咬文嚼字,就要提到一些关于“推敲”的故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关于这个“绿”字的用法,就是一番咬文嚼字后所得, 据说最开始选用的是“到”,后又改“过”、“入”等,最终定的“绿”。对于这个字的选取,不仅是要求对仗和韵律平整,更多的是强调整个诗歌带给人的一种直观的感受。

从诗歌本身来看,讲的就是春意融融,江南岸边一片碧绿,但选词直接决定了整个诗歌的动态感受。为此王安石这个句子才成为名句,被后人流传。还有最经典的一个故事就是贾岛的“推敲”。这也是推敲一词的由来。

在诗人贾岛去往长安参加考试的时候,他骑着驴准备过街,但当时他的脑子中正在想着自己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反复思考是否要将这个“推”字改为“敲”。就在反复的思考中,他因为走神冲撞了贵人的车驾,但贵人下来一看,正是大文学家韩愈。

在韩愈的询问下,贾岛向他解释了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就是他不仅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引起了韩愈的兴趣。韩愈替他斟酌了一番,选定了“敲”。这里的原因也是从诗句的整体意境考虑,寂静的夜晚,月光笼罩着寺庙,僧人缓身敲门,比横冲直撞推门而入更有韵味。这里也提现了中国故事中的咬文嚼字。

诗歌中典型的词语用法就是名词动用或者形容词动用,不仅能让整个诗歌充满动态,在整体上也显得更加灵活。“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直接看来,我们无法判定“老”究竟是何用法?在这里是形容词还是动词,但从诗歌的对仗,我们便足以判定这里是用作动词。

单是“老”一个字的妙用,便横贯了整个季节。从鸟儿的成长,刚出生嗷嗷待哺到长起一身稚嫩的羽毛,再到开始学会飞翔,远离母鸟独自成长。此间种种仅由一个字便全部含括。而“肥”也是取自同样的用法,讲述梅子从经历一场细细绵绵的春雨,再到两岸杨柳堤清风明月的吹拂,再到残花落尽泥土中,迎来了梅子肥的结局。

随着古诗的发展,近代诗也受到影响。尽管现在已经是普遍学习白话文并不再追究繁冗的古诗体,但古诗中词语的运用和推敲仍然值得我们深究与学习,也许在日常运用中,我们并不会很频繁的使用到它,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有莫大的帮助。

总结

到了现在,为了方便人们的运用和文化的传播,在汉字的书写和运用上也逐渐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不会出现因阶级不同,必须避开某词语运用的现象。但对于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仍然需要我们的努力,不管是出于个人的习惯也好还是社会流行的风气也罢,都应当尽可能正确运用词语和汉字,才能让文化更长久、广泛地流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4/497853.html

““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区别,祝福别人别再用错!小心闹笑话” 的相关文章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鄂邑长公主对汉昭帝有养育之恩,为何最后被逼自杀?

刘弗陵,即汉昭帝,他是西汉第八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的幼子,登基时年仅八岁。其实,不论是从年龄、身份还是能力等方面来看,汉昭帝都不是皇位继承人的最佳人选,但卫子夫与太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而死,他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排除在外,最终年纪最小的刘弗陵,反而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后元二年(前87年),刘弗...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你真的了解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在史书上是如何记载的?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确...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根据统计,我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不足四十岁,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清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勤政,有的皇帝便是累倒在案牍之上。那么,康熙帝和乾隆皇帝为什么如此高寿呢?你是不是会说,他们一定是服用了抗衰老的药,因为古代帝王都想追求“长生不老”。事实上,恰恰相反。说到这里,《西游记...

是仪: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是仪: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是仪(生卒年不详),本名氏仪,字子羽,北海郡营陵县人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仕东汉、东吴两朝,早年曾在本县营陵县及本郡北海郡任官,后在东吴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先封都亭侯,后进封都乡侯。年八十一岁时病逝,死...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曹操厌恶曹丕其实,曹操在5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兵败赤壁之后,那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便相当于“死”了。不再以“一统天下”为人生奋斗目标,转而开始眼睛向内,努力经营曹魏那一亩三分地了。比如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