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90年,外蒙发现大量文字,学者解读后:汉朝军队在此地血战大胜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24)620

宋康定元年,范仲淹被安排镇守西北边疆,这么一待就是三年的时间。

这三年的时间当中,他看过了太多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烟”。他看到了太多西北边塞的风光,虽然这和他自小生活的江南水乡完全不一样,但也足够壮观美丽。

每当秋天来临之时,看着头顶的大雁回到南方。范仲淹的心思总会跟着它们一起回到故乡。塞外的黄昏,看似是一片祥和的景象,可背后的凄凉只有范仲淹知道。

军中的号角总是会按时吹响,悠悠的羌笛声伴随着月亮响起,眼神越过层峦叠嶂的沙丘,了无人烟的荒漠后,只能看到被紧紧关闭着的城门。

城门阻隔着敌人,也阻隔着去他想要回家的意愿。范仲淹多想回家呀,可是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的他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范仲淹一点都不敢懈怠,他一方面加强部队的军事训练,一边又在附近修建防御工事。

因为自从宋朝建立之后,就重内轻外,虽然对内控制严密,禁军分驻在全国各地,但是在边界问题上却放弃了警惕。范仲淹如此努力,但延州仍处于孤立的状态,宋朝的守军力量还极其微弱。

这也就是为什么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会感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其中的燕然指的就是杭爱山。

在历史上,“燕然”是每逢边塞时几乎都会提到的一个特殊地点。除了诗之外,在“燕然”还发生过一个著名的事件,叫做燕然勒功,专门用来纪念永元战役的。

在这场战役中东汉打败北匈奴,使得他们离开漠北高原,向西逃窜。

只不过,直到2017年,证实此事真正发生过的燕然勒石才被找到,史书上记载的《封燕然山铭》才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

那么燕然勒石为什么时隔这么久才被发现,又是谁发现的燕然勒石呢?

匈奴问题一直困扰东汉

故事还要从刘秀在重建汉朝之后开始说起,当时他用了12年的时间将天下统一,随后采取的策略就是休养生息,以保全连年征战被破坏的国家,他主要想借此机会恢复国家常态,稳定政治、发展经济、造福人民。

在汉光帝刘秀驾崩之后,之后的两位皇帝,无论是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都继承了前人休养生息的策略。

通过三代皇帝的卧薪尝胆与努力,才使得东汉的国力逐步的强盛和恢复起来。

只不过汉章帝刘炟的突然驾崩,导致他的儿子汉和帝刘肇年仅十岁就被迫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刘肇年纪太小,更没有治国的能力,于是他的母后窦太后就肩负起临朝执政的责任。

她一介女流,自然想问题没有那么周全,为了能够统治好一个国家。窦太后开始寻人帮助,而她的家人就成为了之一选择。

无论是窦太后的兄弟还是侄子,窦宪、窦笃、窦景、窦寰都在窦太后的安排下,成为了朝中重臣。

眼看着整个东汉的天下几乎都被他们窦氏家族所控制与占据,身为当今皇帝舅舅的窦宪自然心中十分骄傲。

本来他的性格就比较激进,张扬跋扈,又加上如今地位的提升,使得他更加目中无人。因此,在任命了朝廷众官之后,窦宪开始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的私事谋福利。

首先,他公报私仇,杀了曾经弹劾他父亲的敌人。在成功报仇之后,他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不满足于窦太后重用其他的朝中大臣。

所以窦宪在看到自己的姐姐窦太后多次召见了宗室刘畅后,他就又动了歪心思。

窦宪害怕自己的姐姐会被刘畅所迷惑,从而得到很多不应该有的权利。他更害怕自己的地位会因为刘畅的出现而受到威胁,思来想去后窦宪决定除掉这个祸患,于是便暗中派人杀害了刘畅。

为了逃脱嫌疑,窦宪嫁祸于他人,但他最不应该的将罪名推给了刘畅的弟弟刘刚。

窦宪本以为这样,事情就会被稀里糊涂的解决掉,但谁知朝中的大臣面对这样一个宗亲的离世异常悲痛,在全力调查之后轻松揭穿了窦宪的阴谋。

当事实和真相在朝廷上被揭露的时候,身为窦宪姐姐的窦太后就极其生气,更觉得自己丢了面子,于是必须当着朝中大臣之面严惩自己的亲戚。

首先,窦太后下令将窦宪关进内宫,等想到解处理他的办法之后再议,但这时候的窦宪终于知道了害怕,他害怕自己会被杀掉,便提出另一个和解的 *** 。那就是亲自讨伐北匈奴。

至于为什么窦太后会同意这样的赎罪 *** ,还在于当时匈奴对于东汉的威胁。

自匈奴族崛起以来,他们就虎视眈眈,想要称霸中原。他们也确实不止一次这样做过。

西汉初年,匈奴就用40万的骑兵将刘邦困在白登山上,用自己野蛮的方式逼迫汉朝与匈奴和亲。

在汉武帝刘彻继位之后,他也想要除掉匈奴这个心头大患,于是派出我们熟知的卫青、霍去病等无数的大将去讨伐匈奴。

这样强有力的主动出击,确实将匈奴赶出了漠南,他们也从此不敢随意的入侵中原。

随后匈奴面临的是更为严重的内忧外患,因此国力逐渐衰退。就此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才缓和下来,直到匈奴分成南北两部分进行活动。

南匈奴选择与东汉和解,而北匈奴选择于东汉为敌。北匈奴经常用武力来威胁进犯东汉的边境。

如果窦宪真的能够解决掉这个心头大患,他将不仅得到大臣的支持,也会为窦太后赢来脸面。于是,窦皇后欣然答应。

窦宪破北匈奴之战

在公元89年6月份,窦宪在做好准备后,就率领着汉军和南匈奴人民正式开始了向匈奴的讨伐之路。

窦宪先是派自己手下的几员大将,率领超过1万多的骑兵和北匈奴人前去大战,经过一番激烈的比拼后,杰克的队伍大获成功,真的将被匈奴打败了,使得他们只能急忙撤退归。

但这时候的窦宪并没有沾沾得意,反而是乘胜追击。窦宪主动带着部队离开边塞追击3000多里,最后成功登上了燕然山,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杭爱山。

在这之一场战争当中,窦宪率领部队共斩杀了将士超过13000多人。而窦宪抓到的俘虏超过了81个部,如果按人数算,光俘虏就超过了二十万人。

除此之外,他们得到的牛、羊、马、骆驼超过了几百万头。可以说这场战役的大胜不仅给他们更大的信心,更给他们部队进行了扩充,资除此之外物资与武器上窦宪也获得了补充。

到了杭爱山之后,窦宪命令当时军中的班固给他刻下碑文,记录下这等战役的功德。

这就是班固所做的《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

班固将它们篆刻在石碑上之后,整个队伍才班师回朝。这就是在2017年才被证实的燕然勒石。

至于为什么选择班固来写,其实是因为两家本来就是很好的朋友,在班固进入窦宪的幕府之后,主要替他操心的就是笔墨方面的问题,两个人的关系极其密切。

所以,窦宪选择他来为自己写北征匈奴的赞歌也是理所当然的。班固在石头上刻下的铭文就宣扬了汉朝有多么显赫的战功。确实自此之后,北匈奴也逐渐走向了没落。

可以说就是窦宪主动带领的这一场战役,解锁了匈奴没落的开始,影响了整个东汉未来的走向。为此,班固还专门又写了《窦将军北征颂》,记录这一场战役的重要性。

但匈奴一日不除,汉朝还是有担心。于是在两年之后,永元二年,也就是公元90年窦宪又开始了第二次战争。

这次是北匈奴的单于专门派使者过来通报,想要和亲、向汉朝称臣的愿望。

关于他们还想入京觐见的请求,在和窦太后商量之后,窦宪决定还是抓住这样的机会。趁着东汉开城门迎接北匈奴人的时候消灭他们,然后顺势让南北匈奴一起归到汉朝。

窦太后听后欣然同意。果然在北匈奴前来后,东汉士兵趁其不意进行攻击,最后获得了胜利。

只不过这次窦宪虽然打了胜仗,但是他们并没有接连去追捕。反而在一年之后,等窦宪认为北单于势力到达最微薄的时候,再次率兵出击。

这次窦宪带领着部队足足出塞了5000里,这一战彻底将匈奴打败,解除了东汉边境的危机。

这样一个带罪赎公的戴罪立功的人,在获得成功之后,反而变得更加的张扬跋扈,这令皇帝都十分不满。

尽管窦宪在保护边塞上面出了力,但最后还是被皇帝联合宦官太监一起将窦宪连同其他党羽一同诛杀,就连为窦宪写文章的班固也难逃一劫。

这段故事就是《封燕然山铭》被撰写的前因。只不过这样的故事在很多的史书都能找到,但是被刻有《封燕然山铭》的石碑却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考古新发现《封燕然山铭》

直到1990年,在蒙古国有两个牧民遇到了危急天气。在蒙古国戈壁上躲雨的时候,他们偶然发现了一处石刻,但上面的文字他们却并不认识。

牧民们看不懂,于是就直接找了当地的相关专家,尽管专家也在研究,但是并没有解读成功。

直到2014年,蒙古国才这一情况告诉了当时在内蒙古大学的一个学者,邀请他到蒙古国实地进行检查。他们好奇这上面究竟写了什么样的内容,又记录了什么样的过去。

2017年的七月份,联合实地考察正式开始。这是一块红色的岩石,宽一米三,高度只有不到一米而已,但是上面却刻超过260多个字。

经过时间和风雨的侵袭,石碑上已经有40多个字看不清楚了。就算如此,仅靠着剩下的字体,专家还是成功的辨认出了上面的内容。

这就是当时东汉班固所做的《封燕然山铭》。

当年,窦宪所带领的部队对匈奴的士兵进行了残忍的屠杀,为了记录这样的功勋,他的事迹被刻在雁山一处断崖上,流传到现在,仍然向大家宣告着他们当时的骄傲与自信。

如果说发现这个石碑有什么意义,它不仅讲述了当时最详细的战况,而且也验证了匈奴西迁的历史。就如事实那样描述的,这一切都是有据可依的。

直到现在,关于边塞记录功德的石碑当中,《封燕然山铭》还是最早的源头。虽然时隔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才被发现,但是其实关于《封燕然山铭》的文字记录早在《后汉书》当中有所提起,只不过原石碑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

其实之前就有很多人对这一段历史抱有怀疑的态度,直到刻有《封燕然山铭》的石碑出现在眼前,大家才终于能相信历史,相信那些我们曾经被忽略的珍贵事实。

其实关于历史上这样的边塞战役还有许多许多,但是这样的石碑却是独一无二的。以至于在后来的唐词宋词当中,“燕然”都成为一个标准的意向出现。

《封燕然山铭》的重大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很多人都无法想象,这样一块名不见经传的石碑,居然真的能被人发现,就算是在蒙古国,但它的保存依然非常完好。历经上百年的时间,《封燕然山铭》现在仍然在杭爱山的一支山脉当中稳稳伫立。

最难能可贵的是,从两个牧民1990年发现,到2017年的调查考验,中间历经了这么多时间,却依然能够还原它最真实的意义。

这其中必须要感谢的就是学者的坚持与付出,以及他们对于文化严谨的态度。

当年镇守边关的范仲淹,不知道有没有发现这一座石碑,他是否也曾被这种历史的痕迹所感动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500981.html

“1990年,外蒙发现大量文字,学者解读后:汉朝军队在此地血战大胜” 的相关文章

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蜀汉向西向南打不是有更多的土地吗 蜀汉为何非要和曹魏叫板

还不知道:蜀汉为何不向西向南打,占有更多土地,再和曹魏叫板不更好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三国统一之后,唯一的目标就是征服曹魏,然后再往北方发展。面对这样的局面,有些人不禁想到:蜀汉为何偏偏要往北方发展,而不往别的地方发展?在其他方面发展,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和...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人太多,耗费太大的问题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明朝600多名宗室子弟因为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结婚,被告到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很重视,为此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居正,...

巅峰时期刘备和巅峰的袁绍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强

巅峰时期刘备和巅峰的袁绍相比 两人到底谁更强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巅峰刘备和巅峰袁绍,谁更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备和袁绍,都是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前者建立蜀汉王朝,三分天下有其一,后者雄踞青幽并冀,一度是北方男一号。当然了,袁绍巅峰时,刘备还在四海为家,刘备巅峰时,袁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那么,如果纵向比较一下两人的巅峰,谁更强呢...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刘备选择传位给刘禅 刘备传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刘备选择传位给刘禅 刘备传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对刘备为何选择让刘禅继位,难道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只是说有了汉室后裔这个名号,他有了一个出师有名的理由。在建立自己的势力和招揽人才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尽管刘备什么都没有,但他最后还是成功建立蜀汉,与魏吴两国三分天下。按理说能够做到这一步,刘备...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三国时期夏侯惇曾被吕布挟持过,是怎么回事?

所谓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绑架、劫持是我们小时候看的港片里最常出现的镜头,在群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也曾经发生过一次有意思的“绑架事件”。吕布派人把曹操麾下大将夏侯惇绑架了,到底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让我给家娓娓道来……曹操最信任的“二号首长”我们简单说一下夏侯惇在...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对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候因为国家之间的争斗比较厉害,所以君主都比较重视人才,在这个情况下,厉害人物层出不穷,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厉害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东吴四大都督,他们可以说是东吴最厉害的四个人了,正是因为有...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明知道北伐难以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诸葛亮明知北伐难成,为什么他还要坚持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相诸葛亮,在先主刘备去世后,曾进行了五次北伐,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每一次他都是信心满满地率军出征,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后世之...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