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的152神教,神秘的苏联高科技无人炮塔坦克940/477工程
在七年前,俄罗斯T-14主战坦克之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带给了大家极大的视觉冲击。先不说这些坦克的防护水平如何,当今各国最新一代坦克的炮塔确实是越做越大,以豹2、挑战者2等坦克来看,炮塔在俯视投影中的面积都超过了车体面积的一半。T-14反其道而行之,采用了一个显得颇为娇小的装不下一个人的炮塔,这一改变不单单是外形的变化,更说明T-14是全世界之一款采用无人炮塔的制式坦克。对于无人炮塔的利弊,目前的军事学界还在讨论,但是毫无疑问可以在炮塔内安装更大更先进的主炮、更高效的装弹机以及更多的电子设备。
其实在冷战时期,苏联就曾经研发过几款与T-14类似的神秘无人炮塔主战坦克,而且技术含量比阿玛塔更高。上世纪80年年代,为了能够有效对付未来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同时也为了在口径上碾压西方的140毫米坦克炮,苏联把研制主炮口径为152毫米的主战坦克提上日程。1982年,乌克兰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开始研发代号为490工程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该坦克研制将防护力和火力放在首位,当时苏军已经装备125毫米坦克炮,北约对手大量装备120毫米坦克炮,考虑到苏联在火炮工艺技术上的细微差距,要想在未来的作战中占据火力优势,放大口径一般都是苏联设计师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在对125、130、140、152毫米四个口径进行一些分析后,设计师打算在原型车上试安装现成的125毫米口径炮,在最终的量产型上安装2A73式152毫米滑膛炮,这样一来坦克研制和火炮研制就可以互不干扰的分开进行。
490工程与常规坦克区别非常大,外形上倒是和瑞典的无炮塔S坦克有点相似,不过他们仍然不能划归到一种类型。490工程车体被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半段主要是一台发动机、炮塔和输弹机的一部分,另外燃油也被分隔成多个小型油箱分布在前半段。后半段主要是乘员舱、第二台发动机、变速箱、弹药储存和自动装弹机的一部分。
490工程预计重量在50吨以内,和T-72主战坦克重量相差不大,发动机为2台ZiM 4TD引擎,更大输出功率2000马力,它也能采用低速模式,输出800马力进行常规机动,或采用1000马力进入战斗模式,坦克更大行驶时速在80~90千米之间。
除了火力强悍外,490工程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也非常强。遍布车体的各种传感器能迅速捕捉目标影像,同时通过计算机整合成清晰图像提供给车组成员。按照设想,490工程的火控系统还具有目标定位及跟踪功能,可在复杂环境下保持优良的工作状态。不过,研发机构认为490工程还有待提高,于是更先进的477/477A工程被提上日程。
1985年,为了坦克上安装更先进的2A83型152毫米滑膛炮,哈尔科夫制造厂开始研制477/477A工程,这回坦克的基本布局和常规坦克一样,摒弃了490工程的分段式车体,车体左前方是驾驶员,在他的右边是油箱,车体中段是战斗舱,车长和炮手位于此处,他们头顶是安装了152毫米炮的无人炮塔,车体后部是动力舱。
强大的152毫米坦克炮安装在无人炮塔里,使用自动装弹机供弹,供弹机分为两部,它们均有封闭式的托弹盘结构,一部为主炮装填弹头,另一部装填发射药,供弹系统采用电动,结构简单可靠,据称这套系统配合主炮理论上能达到14发每分钟的射速,这是何等强大的火力。
在装甲防护方面,各部位均可根据需要加装由钢,钛,陶瓷和复合材料制成的模块化装甲,包括乘员出入的舱盖都做了防护加强。坦克正面装甲防护最强处,相当于1200毫米均质钢装甲,而对破甲弹的防护,可以达到1800毫米均质钢装甲。除了这些被动防御装甲,477坦克还准备有雷达探索的主动防御系统,以对付导弹、火箭弹的攻击。可以说防御力在当时以至于现在都是爆表的。由于强悍的152毫米无人炮塔和强大的防御标准,导致477坦克外形高大,比T72要重的多,不得不把坦克的动力标准提升至更低要达到1500马力,否则这辆坦克的机动性将无法保证。就得必须使用昂贵超轻的钛合金制造部件,得不偿失。
除了强大的火炮和爆表的防御力,477坦克上还计划安装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弹道计算机、红外热成像仪、电视设备以及激光测距仪,这些高科技侦测设备保证车长和炮手在坦克内部及时高效的发现目标,快速发起攻击。但这些设备一直没有完全安装在样车上,主要原因的苏联当时的电子科技比较滞后。477坦克样车分为477原型车、477a和477a1,样车主要性能差不多,区别在于底盘和其炮塔布局以及电子设备。
从前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款坦克如果真的量产了,放到现在恐怕也是世界上更先进的,不过设计方案和现实还是有着差距的,大约在1980年代中期哈尔科夫制造厂已完成477坦克设计草案,在1987年完成之一辆样车,很多子系统都没有安装。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联系也中断了,477坦克也就中断研制,原型车荒废在哈尔科夫的草丛里,也许已经毁于战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