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发疯,被众人嘲笑,您却不知道后来范进有多牛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胡一舸
编辑|胡一舸
《儒林外史》中最有趣的一段莫过于范进中举。
老秀才范进屡考不中,被自己的亲戚朋友鄙视。
在他五十多岁时,偷摸参加乡试,竟一鸣惊人,中了举人,因大喜过望,人疯了。
后来范进的疯病在岳父大人的凶威下收敛,成功踏上仕途之旅的范进成为山东学道,做了不少实事。
可范进中举真的值得高兴吗?他中举前是什么模样?
中举
当时,范进因家里贫穷,其母亲饿得双眼失明,他却还想着问丈人要点去乡试的盘缠。
丈人胡屠户直接在他脸上吐口水并骂道:“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整天想着癞蛤蟆吃天鹅肉。”
就是这样一个连老娘都养不活范进子在中举后,不但被自己丈人叫做:“贤婿老爷”,还有各种达官贵人前来拜贺。
张乡绅则称范进为至亲骨肉,直接买了新宅院赠送给他,一封封雪白的细丝锭子送到他的家中。
范进疯癫后,众人想让胡屠户吓唬范进,可这个平时敢在范进脸上吐痰的人却不敢动手。
还说道:“范进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爷,那他就是天上的星宿,打不得~打不得~”
后来范进清醒,又各种恭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
中举后的范进,天天被人送田产、店房,还有破落户来投身为仆图荫庇,不到两三个月,范进家奴仆、丫鬟、钱、米都齐了。
这样华丽的转型,确实会让人癫狂,等同于中了头等彩票。
因此,范进中举后变疯癫,也可以理解。
中举的好处
对古人而言,中举的阶级飞迁比现在考大学显著得多。
拿清朝举例,乾隆年间人口大约四亿,而举人在世的也就一万人左右,这是什么概念?
中国目前厅级及其以上官员大约2万人,因此举人基本上就和厅级官员一样了。
这和每年毕业几百万的本科毕业生完全没有可比性。
当时中国大约有1400个州县,平均到单个县城,一个县城也就六七个举人老爷。而且这还不包括在京做官的、生病的。
如果中了举,就相当于飞升成了处级以上官员。
中国古代,举人即便赋闲在家,政治权利也不是老百姓可以比拟的。
只要是举人,那么在县里就成了决策层,因此,自然而然地拥有着不少特权。
之一个是:举人可以免税。
在明代,举人不仅可以免除人头税,还能免去田亩税。
要知道,在税基主要以农业税为主的时代,这个特权简直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东西。
明朝举人有400亩的免税赋额度,这是一个很夸张的福利。
况且还有一些关系户,想多上几百亩免税份额也就是老爷们抬抬手的问题。
特别是明朝后期,税负繁重,这让很多平民干脆把自己的田地挂在举人老爷名下。
因此,一个举人名下上千亩田地稀松平常,而举人也可以靠这个实现财富自由。
第二个是:举人可以免徭役。
古代的平民是需要服徭役的,那时幅员辽阔,服徭役的地方或远山远水,或极度艰苦。
比如修长城、疏浚运河,路途困苦不说,还要自带干粮,完全就是白干活。
因此,在古代由于服徭役家破人亡的不在少数。
诗经《唐风•鸨羽》曾记载古代徭役的残酷。
对与一个家庭来说,家中最强的劳动力被强征劳役意味着老人无法赡养、土地无法耕种、妻子儿女无法生活。
可是举人及其他的奴仆,是可以免除徭役的。
虽然明朝对免除徭役的名额有明确限制,但那时的官场,这些条例规定都是可以通过关系去疏通。
因此,成为举人老爷家的奴仆成了美差,哪怕举人老爷一个子儿都不给,光免除劳役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这让举人可以靠着自己的身份,白得家产与奴仆。
第三个是:成为举人后就有了“后台”。
古代是很看重师生关系的,这个老师并不是私塾先生,而是皇上派去的考官,中举的考生会和考官结成师生关系。
在封建王朝,成为某考官的门生是个很难的事,因为这些考官一般都是皇帝的要臣,所以中考结成的门生关系在官场上往往最为稳固。
门生需要考官荫蔽,考官需要门生发展自己势力。
因此,中举意味着你在朝堂之上有了“后台”,不光光是老师,举人的同门也人脉资源丰富。
这些人分散在王朝的系统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的李党、牛党、明朝的东林党。
朝堂任免升迁,或者有什么利好的政令,这些人会首先知道消息。
即便这些人不在朝堂之上,从事行商、旅行等,依然有同门老师接应,很多阻力会自然消散。
举个例子:徐霞客,他祖上都是读书人出身的,出过多个举人、秀才。
虽然他自己无意功名,但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可以感受到读书人身份给他多少便利。
各地驿站、官差都因为徐霞客是书香门第而高看他一眼。
路途中,父亲、祖父,还有关系户,都为徐霞客保驾护航。
在那个交通闭塞的年代,徐霞客能只身游遍大江南北,这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举人可以见官不跪,和官僚系统平起平坐,只要不是人命案等严重的犯案,县官都会尽量通融。
在当时皇权不下县的年代,举人甚至可以主持自己县城、农村的一些财产纠纷。
这还是举人赋闲没有求得官职的状态,如果官场亨通,举人是唯一的通行牌。
海瑞就是举人出身,官至南京右都御史。明朝明孝宗的举人贾俊,官至正二品。
如果更进一步殿试中了进士,那就妥妥天子门生,权力中枢的存在。
科举对于当时的国人就是一注通天改命的“彩票”,头奖的魅力持续一千四百年经久不衰。
晚明高僧莲池大师出家前是有名的秀才,屡试不中。
出家后仍然耿耿于怀,每次乡试,都买《乡试题名录》来看。
他在圆寂后,其弟子每次乡试放榜后都会购买题名录供于香案前,直到清末废除科举乃止。
得道高僧尚如此,便可窥见当年读书人对中举的执念。
中举,意味着一个普通人飞升成国家的核心成员,也是各个方面的提高。
疯狂的科举
范进的故事其实不全为杜撰,是有现实故事为依托的。
《江南余载》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宋朝开宝初年,有一名读书人齐俞中了进士,拜谢完皇上后出了宫门。
他骑马走着走着,越想越高兴,就在马上大笑起来,因兴奋过度,直接一个狗吃屎摔落马下,休克了过去,幸好周边有人,抢救了回来。
当年如范进一般考到老的读书人不在少数,宋高宗八年,福州人陈修考取进士。
宣读中榜名单时,宋高宗看见一个老头颤颤巍巍的走过来,便问他年龄多大,老头说:已经七十三了。
问有几个子女,老头说:因为专注考试,没有娶妻。
宋高宗听罢很同情他,就赏赐给他一个宫女和钱财,但毕竟人已七十三,恐怕无福消受了。
范进在五六十岁时中举,已经算很幸运了。
《儒林外史》只是对这些醉心科举的读书人,做了最真实的冷眼记述。
科举制度客观上让古代中国实现了社会阶级流动,但这种让人癫狂的考试也直接禁锢了整个中华民族。
那时,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醉心科举,因此,当时整个社会的活力、创新力,都不可避免的丧失了。
《名公书判清明集》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横行乡里,巧取豪夺的恶霸胡大发由于劣迹斑斑被差人捉到官府,人家自称是读书人,会写诗。
官府马上给他拟了一个题目,胡大发做了一首诗后,地方官觉得还不错,就轻判了他。
后来他的诗被所在乡里的秀才举人看见,都觉得此人拥有科举中举的潜力,大家一合计,就把他放了。
这样荒唐的故事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稀松平常。一个罪犯,有对仗写文的能力,就变成了得罪不起的角色。
夏曾佑曾这样记叙当时清朝书生的现状:“汉,魏,隋,唐,不知为何朝,而但知有朱子;礼,乐,兵,刑,不知为何事,而但知有时文。”
科举考试的内容被牢牢禁锢在四书五经,答卷必须要模仿古人说话,文体必须规划统一,分为八股。
开头必须是:“臣对臣闻”,结尾必须是“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
这样如此死板的考试,想选拔出有批判思维、独立想法的俊才是不可能的。
皇上也不是不知道这种科举制度的弊端,康熙毫不避讳地评价科举制度:“非不知八股文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舍此莫属。”
读书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感兴趣,只对科举考试相关内容精通,几百年都如此。
难怪清朝、明朝对外面世界的日新月异充耳不闻,当隔壁日本已经开始研究“兰学”、学习西方知识的时候,我们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
“昔日龌龊不堪言,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万千读书人都渴望金榜题名,都做着落魄举子逆袭成为范进的美梦,即便疯癫也在所不辞。
直到1905年9月,慈禧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开始引进现代教育体制。
这套架在中国一千多年的枷锁终于寿终正寝,范进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这是个有趣的问题。
到了现在,还有很多人幻想这种人生再来一次,考上985、211马上洗髓换骨。
但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功是无数次的努力、积累才能达成的,并不是德州扑克,靠一把“梭哈”,而是泰山的台阶,每一步拾阶而上~而上~。
结语
感谢这个时代,虽然范进中举不能复制,但是我们的人生也不必绑死在这个赌局上。
人生那么短暂,即便最后赌赢,浪费了青春,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