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没有篡汉只因为是忠臣?为何却一直背负骂名?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18)540

曹操这个人物,一直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太好的,很多人认为曹操就是汉贼,但也有人认为曹操相比称帝了的刘备来说,根本不能算是乱臣贼子,也有人持中立态度,认为曹操功过皆有,因此也给了他一个枭雄的评价。不过曹操终其一生并没有称帝,这倒是真实的。那为什么曹操并没有称帝呢?曹操应该算是最有资格或者说最有能力称帝的一个人,因为皇帝就在他手里,如果他想要皇位,也不是那么难的事情。但是曹操却并没有这样做,难道是因为曹操其实是个忠臣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曹操为什么没有篡位

原因一:汉室威严尚存。东汉末年,历经了黄巾之乱,董卓乱政之后,汉王朝的统治被严重削弱,刘氏威严被严重打击。但汉王朝的威严还是存在的,经过西汉东汉几百年的统治,许多人还是对汉室抱有忠诚和希望的。黄巾之乱,大汉十三州陷入动乱之中,却在短短几年内被镇压,董卓乱政时,为了不让董卓继续践踏汉室威严,面对几十万精锐的西凉骑兵,各诸侯联合讨董,董卓以迁都来躲避。

可以说,即使汉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了,但仍有大批的忠臣会站出来拥护汉王朝。董卓那样残暴,却不是有王允杨彪等汉室忠臣谋划杀董吗?曹操善待汉献帝刘协,甚至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协,可结果呢?不还是有董承等人谋划杀曹操吗?毕竟汉朝的统治太过深入人心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世人对汉室的敬畏心的。这点,曹操很清楚,所以曹操没有去想着篡汉自立为帝,一旦曹操篡汉自立,内部就会有大动荡,也会给刘备孙权等人攻击的借口。对曹操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原因二:曹操不愿篡汉。曹操不是生下来就是汉贼奸雄的,早年的曹操也是名忠于汉室的忠臣。他虽是宦官之后,却没有与宦官同流合污,相反,曹操非常有志气,曾用五色棒将大宦官蹇硕的叔叔打死。黄巾起义爆发后,他随军平定黄巾,为稳定动乱不已的汉王朝立下不小功劳。董卓乱政后,袁绍等人纷纷外逃,只有曹操忍辱负重,假意迎合董卓的专权,目的是为了得到董卓的信任,之后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只身刺董。刺董失败后,逃出生天的曹操立马竖起讨董大旗,号召各诸侯讨伐董卓。

2、刘备为何称帝

而同时期的刘备呢?一心想兴复汉室的他,又做了什么呢?早期因局势所困,刘备颠沛流离,后期的刘备呢?在打下荆州益州两地后,他之一件事是进位汉中王。这是一个汉室忠臣所该做的事吗?只能说,刘备是想兴复汉室的,但刘备心里是想兴复自己的汉室,想做光武第二而已。

正如曹操自己所说:这天下没有我,不知道会有几人称王称霸。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的祖上饱受汉室俸禄。按理说,是个忠臣吧?但他们却是怎样做的呢?讨伐董卓之时,袁绍与袁术就为了盟主之位而反目,在孙坚与华雄交战时,管理盟军粮草的袁术却怕孙坚势力变强,故意不发粮草,导致孙坚大败。在董卓迁都时,曹操力主属率军追击时,袁绍袁术等诸侯却为了保存实力,而故意停滞不前。妥妥的竖子不足与谋。

汉献帝刘协东逃时,实力强大的袁绍没有去救援汉献帝,而只有曹操去了。袁术呢?更是自命不凡的自立为帝了。试想一下,没有曹操,袁绍和袁术他们会这样去拥护汉献帝刘协吗?恐怕汉献帝早就死了吧。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灭了雄踞河北四洲的袁绍。袁术自立为帝后,曹操再次号召诸侯讨伐不臣。如果说,这只是曹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攻打袁绍等人的话,那么曹操对外讨伐异族呢?难道也只是为了自己吗?可以说,没有曹操,风雨飘零的汉王朝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而死,会有多少边疆的百姓被异族所杀。

曹操自己曾说过: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曹操自己的一句话,就道破自己为何终其一生没有篡汉自立的原因。他只想做一名汉朝的征西将军,为汉朝开疆扩土,讨伐西域诸国,这才是曹操的毕生心愿!

所以,对曹操而言,他没有想过篡汉为帝,对他来说,他不愿看到东汉王朝国将不国的局面,在诸侯乱战时,只有曹操站了出来,维护了汉王朝最后一点的尊严,没有曹操的话,谁能比曹操更能稳定时局呢?刘备吗?恐怕刘备达到曹操那样的地步,也不一定比曹操优秀吧。汉献在位时,刘备就进位汉中王了,这难道就是汉室忠臣了所谓众人皆浊我独清,曹操的所作所为在后世历代王朝眼里,是乱臣贼子。在现在看来,曹操所作所为令人敬佩。

3、为何曹操背负了骂名

在曹操的内心里,曹贼的骂名显然是对他的误解,整个汉家天下若是没有他曹操,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曹操的话听来是有几分道理的,但是在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等人后,彻底占据了长江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曹操撕下了大汉丞相的遮羞布,暗示手下的文成武将胁迫汉献帝立他为魏王。

自从汉高祖刘邦刑白马盟誓后,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已经成为所有人的共识。封王不只是简单的封个爵位,赏赐些金银珠宝,而是从现有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化为封地,受封之人在这片封地上享有征兵、征税、授予官职、赏赐爵位的权利,这与中央的皇帝别无二致。这也是西汉初期分封在地方的王能够屡次掀起叛乱你的原因。皇帝是全天下更大的王,分封在各地的都是小王,皇帝与王爵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一个大一个小而已。

曹操谋求封王的意图显然易见,虽然没有直接篡汉自立,但是为后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曹操获封魏王,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随即脱离大汉朝堂,在曹操开府建衙的魏王府拜官授爵。那曹操为何至死都只当了个魏王,而不是直接篡汉自立呢?是时机不成熟,还是威望不足?

要说时机不成熟纯属扯淡,曹丕在曹 *** 后继承了魏王的爵位,魏王曹丕就迫不及待的胁迫汉献帝禅位,自己当了皇帝,还追封曹操为魏武帝。说威望不足也难以信服,曹操南征北战统一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杰出的军事谋略和政治才能可以说是冠绝东汉末年。唯一能够解开曹操一生不称帝的缘由还要归咎于历史上有名的骂战,这场骂战可以说是揭开了东汉末年的诸多谜团,那就是诸葛亮在两军阵前骂死王朗。

王朗作为汉朝老臣,在曹丕篡汉自立后直接改换门庭,在曹魏政权中担任司徒,司徒作为三公之一,虽然自从东汉初年就逐渐丧失了权利,但仍是中央朝廷更高的官职之一。王朗以天下大势劝说诸葛亮,顺应时代潮流,不要逆天行事,执意北伐。诸葛亮是何等样人,身居茅庐的时候就自比管仲、乐毅,要做匡君辅国的一代贤臣,以安汉兴刘为己任,怎么会不知道天下大势,唯有逆天行事才能实现抱负。

在诸葛亮的心中,王朗以举孝廉进入仕途,什么是举孝廉呢?就是以孝顺、廉洁的品德被推举为官的两汉选拔官员的制度,以孝廉入仕的王朗却在七十六岁的时候,做出了改换门庭这种有违道德的事情,而且还恬不知耻地四处夸耀。劝说心怀汉室的人倒戈投降,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上一笔。当然啦,这样毫无廉耻的人在诸葛亮的骂声中羞愤而亡。

此处便引申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那就是举孝廉。曹操进入仕途的方式也是举孝廉,孝廉在成为官员选拔的标准的时候,也成为了两 *** 持统一的基石,上到朝廷下到村野,孝廉始终贯穿其中,孝廉在道德层面上维系着整个国家。战乱时期道德衰微,曹操自然可以招降纳叛,但是一旦政权走向了稳定发展的轨道,维系政权的稳定就显得更加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曹操明知关羽会回到刘备身边,还是称赞关羽的忠义,而不是斩杀关羽。

只有表彰忠义才能培养更多的忠义之人,只有表彰孝廉才能培养更多的孝廉之人,只有表彰诸葛亮才能获得更多的匡君辅国的能臣,如司徒王朗这样的二臣贼子难有什么忠心可言,因此曹操一生拒绝称帝便是为了曹魏政权的长治久安考虑,曹操这样一位汉朝老臣篡汉自立,那你凭什么阻止魏国老臣司马懿篡位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8/521005.html

“曹操没有篡汉只因为是忠臣?为何却一直背负骂名?” 的相关文章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你真的了解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迟迟不将祖母下葬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典故。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曾上深山向一位神秘道人咨询大清国运。老道答曰:“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皇太极听得是一头雾水,自然听不懂老道...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沿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秦始皇嬴政,身上的话题总是讲不尽!他扫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筑长城,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是非功过自留待后世评说!秦始皇剧照相信大家看过的影...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 的内战。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铁铉,又被人们尊称为“铁公”。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地抵御了燕王朱棣的多次进攻。铁铉的辅政,对于巩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最后兵败被俘,但其表现出来的忠君事主、宁死...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历史上李承乾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能被李世民废掉?

历史上李承乾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才能被李世民废掉?

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子李承乾,八岁被李世民立为皇太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说起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应该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子嗣也很多,一共有14个儿子和20多个女儿。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子女,李世民的教育却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他的两任太子,都远不...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是什么人?朱元璋为何容不下他?

冯胜,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时开始,陆续封赏了一批功臣,其中,有九位功臣封了国公的爵位(死后最封国公爵位的不计)。这九位公爵被朱元璋干掉了四位,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