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扶苏继位秦朝发展会更好吗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8-20)320

或许是因为胡亥太无能,所以很多人都抱着这样的观点,觉得让扶苏成功继位的话秦朝的发展会更好。当然,这也是因为胡亥存在感太低,只是赵高手上的傀儡,所以扶苏理应比胡亥更强。但这些都只是推测,其实就扶苏的性格来说,他或许并不适合当一位皇帝。扶苏的确宽仁,不过缺少一些帝王之气,他继位后同样容易遭人摆布,那秦朝的最终历史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1、长子扶苏

秦始皇的情感生活,至今在历史研究中还是一个空白,特别是神秘的始皇后,关于她的所有痕迹似乎都被人为抹去了。

因此有好多人在小说里把秦始皇描绘成绝情绝爱的那种人,说他不近女色、性格冷漠。可实际上秦始皇有20多个儿子,10几个女儿,所以想必他的感情生活是相当丰富的,对女人也应该是抱有极大兴趣的。

在秦始皇的诸多儿子中,扶苏和胡亥的名字是出现频率更高的。这两个儿子,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小,都曾经深得秦始皇的宠爱。

根据李开元老师在《秦谜》里的推测,扶苏的母亲应该就是秦始皇的始皇后,而且她来自楚国,所以扶苏身上有一半楚系贵戚的血液。

这种推断是有事实依据的,当时按照秦国的规定,国君在举行完冠礼宣布亲政之后,便会举行大婚迎娶王后。

通常来说,秦国的王后都是由太后从娘家亲戚里选取知根知底的姑娘。但赵姬因为情人嫪毐的叛乱已经被儿子列入黑名单,丧失了话语权。遍观秦国朝堂只剩下楚国外戚势力的代表华阳太后,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会为嬴政选取楚夫人作为王后。

没多久扶苏便出生了。他是秦始皇的嫡长子,之一个孩子带给父母的喜悦往往是更大的,加之扶苏又出身尊贵,因此享受了很多独有的教育资源,成长为品行仁厚的翩翩贵公子。

即便后来秦始皇宠爱各种美人,儿子一个接一个的出生,也丝毫无法撼动扶苏的地位。

但意外总是来得那么猝不及防。

公元前225年,楚国外戚昌平君芈启叛乱后成为末代楚王,他的这一举动最终不光把自己的命搭了进去,也改变了扶苏的命运。

按照《大秦赋》的剧情,芈启是扶苏的姥爷、秦始皇的老丈人,实际情况应该也差不到哪去。扶苏的母亲极有可能受到芈启叛秦的连累而自杀,剩下扶苏一人独自面对朝堂的惊涛骇浪,那时候他才10几岁。

有人推测秦始皇因为扶苏身上有楚国人的血统,恨屋及乌,从此开始讨厌他,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

当时七国之间高层互通婚姻的情况非常普遍,每个人都是混血,仅仅因为血缘关系就厌弃自己的亲生儿子,那秦始皇未免也太不靠谱了。况且,扶苏是秦始皇刻意培养的继承人,在共同对付楚国外戚的势力上,爷俩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

但母亲和亲戚们的去世,肯定给小扶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导致他缺乏安全感。

2、秦始皇和扶苏关系

秦始皇厌弃扶苏的根本原因,是二人的政见不和。

秦朝经过数百年变法,都是以法家作为治国根本。而扶苏因为书读得太多,加之性情宽厚,对儒家的治国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对老爹使用严酷刑法治理国家表示出不满。

此外,对于秦始皇拼尽全力想要维护的郡县制,扶苏也持不同意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打算强行禁锢天下人思想的时候,扶苏义正言辞地站出来大手一挥:“爹地,不可以!”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扶苏为了劝阻秦始皇,表示“诸生皆诵法孔子”,指责秦始皇“皆重法绳之”,他担心“天下不安”。

秦始皇为此勃然大怒。这小子平时看着老实巴交的,关键时刻净跟自己对着干,这要是哪天自己两腿一蹬根跟这个世界永别,之前辛勤制定的那些法律还不都得被推翻?

郡县制可是秦始皇用毕生心血浇灌出来的生命之花,任谁也不能提出反对意见。

刚开始大臣们还纷纷上书反对,拿春秋时代的各种历史故事给秦始皇摆事实讲道理,要么就是打算暗箱操作,鼓动秦始皇分封自己的儿子,要是公子们得到分封的话军功集团自然也可以顺理成章要求得到封地,就连小乖乖王翦在灭楚国之前也酸酸地嘀咕了几句在秦始皇手底下难封侯。

当时,秦始皇哈哈一笑,事情就过去了。

但现在今时不同往昔,秦始皇铁了心要把郡县制贯彻到底。李斯读懂了老大的心思,充当秦始皇的打手,谁提出反对意见李斯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跟人杠,他的口才可是一等一的好,不把那些人骂得体无完肤绝不鸣金收兵。

如此骂战上演了几次后,那些人 *** 大臣算是明白了,反抗无用,暂时接受,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机会是什么?机会在继承人身上。他们将期盼的目光投向扶苏,暗搓搓盼着秦始皇早点死,他一死耳根子软的扶苏上位后,军功集团的分封就有希望了。

秦始皇早就看清了这帮人的狼子野心,同时他对扶苏也是相当失望。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小白眼狼,这么多年我算是白培养你了,世界那么大,你出去看看吧。

于是扶苏被老爹一脚踹到了离首都咸阳城几百里之外的上郡,去监督蒙恬的30万大军修长城、打匈奴。

后人对秦始皇的做法感到很不解。按常理来说,扶苏从失去首都户口的那天起就相当于被秦始皇从继承人名单中划去了,既然如此,秦始皇为什么不把他流放得远一点,偏偏让他在边境线上晃悠呢?

有些历史学家据此认为扶苏并没有失势,因为他没有带过兵,所以秦始皇派他下基层历练一下,为日后的掌权积累人脉。

但是搞政治的人最重要的就是信息灵通。把扶苏踢出咸阳,便相当于将他从核心决策层中剔除出去,贬谪的意味很明显。但因为秦始皇在继承人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所以他暂时把扶苏安置在上郡,相当于现在综艺节目中常见的“待定席”,扶苏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要么出局要么勉强复活。

通常朝廷派出的监军都是指手画脚找事去的,但扶苏到了上郡后跟蒙恬打得火热,显示出超凡的人格魅力,其实他这样反而将自己推得离皇位越来越远。

原因是蒙恬虽然深受秦始皇的信任,但他是军功集团的代表人物,扶苏和军功集团走得太近在秦始皇眼中是另一种威胁。秦始皇在世时,他有充分的自信能够压制住这些军人,但是万一扶苏继位,这些人必然会提出各种有利于自己的要求,恐怕扶苏也会一一满足他们。

3、扶苏未必比胡亥强

然后秦始皇给扶苏打了不及格的分数后,立刻开始从其他儿子中寻找可造之材,他找到的人就是后来的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小儿子,天性纯真活泼,老父亲都对小儿子有种莫名的溺爱,恐怕秦始皇也不能免俗。除此之外,胡亥肯定也很聪明,不然也没有可能从20几个兄弟中脱颖而出。

秦始皇为了胡亥的教育也算是费尽心血,把他欣赏的赵高派到胡亥身边教导胡亥。在赵高的教育下,胡亥系统学习了法家的相关思想以及实用的诉讼知识,从思想上与父亲保持了高度一致,政治路线的正确给胡亥加了不少分。

而且秦始皇东巡时也带上了胡亥,打算传位给幼子的意图很明显,但是胡亥也没有通过秦始皇的严格考核,原因尚未可知。

就这样,在继承人问题上磨磨唧唧犹犹豫豫的秦始皇,还没等他想清楚却突然发病死翘翘。据《史记》的记载,秦始皇临终前口授赵高,要让扶苏办理自己的丧事。

可是赵高心怀鬼胎,拉拢了左丞相李斯,合谋一番后整个假诏书给扶苏,遗诏上写满了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在结尾处则是命令二人自杀谢罪。

扶苏二话不说就打算抹脖子自杀。蒙恬赶忙拉住他,“公子,这遗诏颇有点蹊跷,陛下并没有立太子,还派我守边疆,咱俩应该都算有用的人。就算陛下真想把咱俩都咔嚓了咱也得当个明白鬼。这样吧,你去重新请示一下,到时候再死也不迟。”

蒙恬说完之后一看不对劲,扶苏哪去了?还没等他说完,人家扶苏已经抹脖子自杀了。他是文人出身,从没摸过刀剑,没想到自杀效率还挺高。

扶苏短暂的一生,就这样虚无地结束了。

扶苏自杀这事,一半赖秦始皇,一半赖他自己。

秦始皇干啥都风风火火,偏偏在继承人问题上模棱两可。在他之前的秦国,都是早早就确定好了继承人,好赖都是他了,就是这么简单粗暴。可秦始皇挑继承人跟挑西瓜似的,东拍拍西拍拍,始终拿不定主意。

就算他在临死前那句留给扶苏的“与君会咸阳而葬”,话也是说得模棱两可。马上就要咽气的人,说话还不直接点,搞那么多弯弯绕,最后把自己大儿子给坑了,确切说是把自己的全部儿子都给坑了。

扶苏也是问题相当大。自幼丧母让他没有安全感,成年以后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又弄得特别紧张,他是打心眼里相信,老爹完全可能会下诏书赐死自己,所以根本就没有怀疑过遗诏的真伪。

扶苏从小到大过得都是顺风顺水的生活,没遭遇过多少挫折,也没有多少心眼。看起来他接受的皇室教育其实是失败了,因为他压根就没弄明白宫廷政治的玩法。

可能因为秦始皇是中国之一位皇帝,没有多少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战国时代各国朝堂都是波谲云诡,各种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扶苏平时人缘挺好,最起码应该拉拢几个秦始皇身边的宦官啥的充当耳目,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好及早应对。

如果他稍微有一点人家李世民或者朱棣的政治头脑,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就算不起兵反叛,杀掉使者逃出去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嘛。

有些人评论扶苏是迫于无奈,说什么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拜托,扶苏那个时代这句话还没发明出来呢,那时候压根就没有愚忠这一说。

当然,扶苏可能也是因为不知道朝哪跑。毕竟廉颇当年被赵王迁剥夺兵权时一怒之下出走魏国,李斯在楚国不得志就跑到秦国。扶苏因为老爹一统天下,环顾四周发现没有其它国家可以栖身,然后陷入了绝望,不过这种可能性小之又小。

他完全可以选择带兵反叛。蒙恬的30万大军虽说不可能全部跟这哥俩造反,但蒙恬在北部军中威望很高,怎么也能选出10万人马。如此一来即便秦始皇的遗嘱是传位给幼子胡亥,凭借军队的力量扶苏应该也能把皇位夺下来。

退一万步讲,就算不成功再自杀,也好过什么都不做吧。汉武帝的太子刘据,那么老实忠厚的一个人,还知道调了点宫廷卫士把陷害自己的江充给杀了。扶苏守着30万大军,属于家里有矿那拨的,却白白浪费了资源。

可以想见,即便赵高李斯没有密谋篡位,扶苏即位后也会把国家管理得一团糟,未必会比胡亥强到哪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8/521407.html

“扶苏继位秦朝发展会更好吗” 的相关文章

刘询继位之后,为何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

刘询继位之后,为何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

公元前73年,刘询继位之后,给爷爷刘据的谥号定为“戾太子”。所谓“戾”,户下之犬,那么他为何要让爷爷刘据的谥号那么难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与其说是刘询给的谥号,倒不如说是霍光定的。刘询登基才1年,你觉得他有什么权力吗?上一个不听话的皇帝刘贺,在位才不过27天,就被霍光给废了,这...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程普、韩当是什么来历?他们选择跟随孙坚的原因是什么?

孙坚,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东汉末年将领、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据《三国志》,程普,字德谋,右北平郡土垠(yin)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人;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今天的河北迁安人。右北平郡、辽西郡两个郡在两汉属于幽州,两...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对论领兵打仗的本事,樊哙远不如刘邦,为何敢在鸿门宴朝项羽瞪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知名度很高,鸿门宴上朝项羽吹胡子瞪眼,是樊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樊哙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汉初名将中,并不突出,且不说完全没法跟淮阴侯韩信比,也没法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

朱棣靠谋逆当了皇帝,他的继位诏书谁来写?怎么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之初,他麾下的重要谋臣姚广孝曾经嘱托称:“建文帝朱允炆身边有一个叫作方孝孺的文臣,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将来入主南京之后,一定要留下他的性命。如...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要是没有多尔衮 清朝能攻破山海关统一中原吗

对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还能攻破山海关,继而统一中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清朝的建立来说,多尔衮绝对功不可没。而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满清照样有机会入关,只不过过程会坎坷很多。多尔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四岁就被封为贝勒,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南征...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步骘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张德胜是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名将,死后配享太庙,他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江淮地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涌现出了很多盗贼,为了应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张德胜和俞通海、廖永忠、廖永安等盘踞在巢湖一带,训练了一支十分强劲的...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末时期有哪些农民起义军领袖投降了明朝?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末崇祯年间,明朝军队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鏖战十数年。期间,有明军将领投降农民起义军,转身成为推翻明朝的急先锋。同样,也有农民起义军将领被明朝招安,转身拿起刀枪,砍向曾经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