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晚清士绅为何推崇“病不延医”?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5)670

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疾病抗争的过程。所谓,“万物莫不有生,即万物莫不有疾。医所以养其生,治其疾也。”但及至近代,国人对待疾病的治疗态度却不甚积极。1882年的《申报》就登载了一则“病不延医”的故事。文章称福建船政大臣黎兆堂近一年来常常感觉身体不适,夜不能寐,健忘尤甚;最近更是脚背肿痛,心情烦躁。但他向来不喜欢服药,只是吃一些“鹿茸酒、卫生丸”等保健品。直至病情加重,他也“并不延医调治”,反而是派属下去采购“汀州寿板”,自己则是“以花木娱情”,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

曾国藩

实际上,黎兆棠“病不延医”的做法,在当时的士绅阶层中并非特例,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选择。曾国藩就是其中主张“勿药”的典型,他在家书中多次强调不要相信医药,称“治身”应该“以不药二字为药”,保养之法贵在慎饮食、节嗜欲,“断不在多服药”。除了在家书中反复向家人叮嘱以上养身观念外,曾国藩还将之加以总结向同僚好友广而告之。“病不延医”的思想不仅被中国士绅阶层推崇,也为普通民众习以为常。1898年的《申报》就刊载一篇来华西人的见闻称,中国人得病后,“往往不必延医”,只是用一些惯用的草药,或是涂抹,或是饮食;这些都是“里妪邨农”熟悉的治病 *** 。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对疾病治疗的态度并不积极。在传统中医看来,“大抵患病者,养身为上,服药次之。”近代国人每当出现普通的身体病痛时,往往遵循经验,顺其自然;而不是积极地寻求医生的救治。时人常言,如果得了小病后,完全可以不用服药,可以“听其自病自愈”。因此,“病则听其自然,是亦保身之一法。”

近代国人对于一般疾病,多采用“听其自然”的态度,这根源于中国传统的身体构成论,即“人身小天地”的自然身体观。在中国传统的认知中,身体并非仅仅是生理器官的组合,而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场域。人身与天地是同一本原、同一运转规律、同一构造,是天地的一个子系统,对外拥有与天地人事相通的潜能。因此,中国古代医家素有明确的“天人相附”之说: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到了西汉,“人身小天地”的说法有了更进一步的阐发。当时的大儒董仲舒即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此种论述,进一步将人身的各个部分与天地时数相比附,再次强化了“天人同构”的思想传统。

概括来讲,在中国传统的人体构成论中,有三个核心的概念:“气”、“阴阳”和“五行”。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先秦哲学家认为,世界万物皆由“气”化生、孕育而来;“气”是构成世界丰富性、多样性的内在基础。既然世界万物都由“气”化生而来,那么“气”同样是构成人体的元初物质。从中国传统身体构成论来看,“气”是身体的基本元素和动力。身体本为气转合而成,气的盛衰虚实演变成身体各个器官,即所谓“气合而有形,因变而得名”、“各以气命其藏”。

正是受“气”之一元论思想引导,先秦思想家们普遍将“气”视为生命的基础,建构了以“气”为核心的身体生命本质论。《左传》称,天有六气,生发味道、颜色、声音,滋生各种疾病;与之对应的是,人亦有六气,这体现了中国天人同构的人身哲学。如此一来,既然“一气”通天下,气为生命之根本,那么宇宙大天地自然和人身一样,乃有生之物。“气”冲则为“脉”。人身宇宙,“一气”流转,必然气脉互通,人体之气可与宇宙之气混为一体。

“气化身体观”发展到后来就是,身体的构成除了有形的五脏六腑这些身体器官系统外,还有一个独立于现代解剖学意义之外的无形的、虚拟的“气”与“经络”系统。“经络”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经络”系统中,又以“任、督”二脉为重。任督二脉一前一后居于人体的中轴线,医家将其类比为天体、地理的子午线。基于宇宙论的类比想象在古典医学中几乎是随处可见。

中国传统人体构成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就是“阴阳”。“阴阳”是中国哲学最简朴而又博大的概念,它起源于古人的朴素自然观。当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诸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既对立又相联的现象时,就尝试用“阴阳”这一概念对此进行归纳描述。随后“阴阳”又被抽象指称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关系。如果说“气”是对世界实在性的更高概括的话,那么“阴阳”则是对“气”第二层次的描述。气为万物之本,而气又分阴阳。正是通过对“阴阳”概念的阐述,“气”的内在结构以及生化万物、运动变化等属性的原理才得以具体和准确表达。

于是,当传统哲学和医学以“天人相附”建构身体学说时,阴阳理论就被用来解释身体的生理和心理现象。这就是古代医家所谓的“人生有行,不离阴阳”,“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依据“天人同构”理论,身体内部也可以阴阳划分。即腹为阴,背为阳;腑者为阳,脏者为阴;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中国传统身体构成论的第三个重要概念是“五行”。“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五行”与“气”、“阴阳”的关系可以这样来概括:天地本是一气,合则为一,分则为二(阴阳);天地阴阳之气流行而成“五运”。可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五行”为一个有机的循环,其自身是气化的表现。五行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天地相感乃生万物。“五行”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中医”更是以五行配五脏,运用五行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五脏的特点和内在联系,并以此建构出了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相联的天人合一体系。后经历代医家的衍生和润色,形成了“言阴阳必及五行,言五行必及阴阳”的常理,阴阳、五行与气三者浑然一体,并且阴阳和五行还贯穿了气的流动。

无论是源于自然的阴阳二气,还是由自然元素“金、木水、火、土”所代指的五行,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身体观。人之“身体”是与自然紧密相连的开放小系统,天地四时与社会时间的变化会引发身体内部生理、心理的变化。“气、阴阳、五行”的概念促成了人身体的形成,身体通过阴阳、五行、气使天地(自然)与人相互感应、相互影响。中国传统中医正是基于这一自然身体观,来展开对疾病的认知。

“气”是流动的,因此气的“通”与“不通”成为中医学划分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气”如果流通顺畅,则身体康健、精神舒爽;如若不然则会导致机体病变。气的升降出入,在自然界外显为生、长、化、收、藏的季节更替,在人则表现为生、长、壮、老、已的生命活动。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疾病的生、发、变、化与气的生成失常及气的运动失序关系甚切。既然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变化与人体息息相关,那么时间和方位的变化就会引起“气”的盛衰变化。相应的,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也会受到时令、气候乃至地域环境的影响。譬如,《黄帝内经》就认为脉象与四季联动,所谓“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

身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互感应,而其活动的机制与天道相仿。气的运动逻辑是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且循环不止。气在人体中的运作程式,也是遵循首足上下流动、周而复始的韵律。阴阳作为中国式的宇宙观和社会观的特殊动力,可以解说描述万事万物之生衰。基于此,人体内部也分阴阳,阴阳也可获得形体之外在表现。中国传统中医认为,阴阳的交感以及阴阳的中和、协调化生万物。在此理论支撑下,阴阳便被中国古代医家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和心理现象。“疾病”也就成为阴阳失调的表现。在具体疾病的诊疗中,中医要求“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就是“阴阳”,医者应“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比如,在治疗患者时,阴阳偏盛则“损其有余”,阴阳偏弱者则“补其不足”,以此来平衡阴阳,使身体归于康健。

按中医的说法,人体内血气的运行有逆有顺,亦应顺其自然天性。清代名医程国彭在《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中言,“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此八字简称两纲六要,其中,阴、阳为总纲,其余六字为六种基本功能形态。八纲辨证交互构成十六目,如表虚寒证、表寒实证等,进而形成庞大的病症分类 *** 。在此 *** 中,机体的病变及相关的诊疗虽千差万别,但总归是统于两纲六要,不同的病症不过是在阴阳大论下的辨证施治罢了,所谓“和气之方,必通阴阳”。

及至晚清,传统中医所持的自然环境变化深刻影响人体健康的认知,仍占主导地位。1879年《申报》所载的《防病说》一文即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同自然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气运有变,所以阴阳失调,疾病遂起。不同季节会产生不同疾病,“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因此,夏季之病须着意于清暑化湿,秋季则要以滋养濡润为主。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就将道光二十五年夏季潮热的天气作为自己癣症病发的原因之一,在家信中陈述此“盖本因血热耐起,适当郁蒸天气而发”。与此相类,1895年《申报》所载《保身篇》一文同样称,“今年入夏以后,天气太凉,近交中伏,暑气骤蒸,坐是致病。”

可见,近代国人对疾病的认知,仍然秉承了中国传统的病理知识。《申报》1886年所刊的《医学考试论》一文即在探讨疾病生成时称,“气有阴阳,时有寒暖。六气传递于四时,五运纵横于上下。杳不问其所之,人或触之即病。”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的“气、阴阳、五行”致病理论的再次重申。1900年《申报》刊载的《重医学议》一文亦称,“夫人受天地之气以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则寒暑燥湿之互感,内则喜怒哀乐之交侵,相荡相摩表裏受损,一旦猝发而疾病起焉。”甚至直到清末新政,中国传统疾病观仍占有很强的地位。1903年《申报》所载《兴医学说》一文仍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阴阳,寒暑之交,侵饮食起,居之不慎,偶或失于调卫,疾病即因之起焉,既为二竖所崇矣。”

随着“人身小天地”的自然身体观的普及和深入人心,近代国人在对待身体健康时,多采取保养、预防的态度,遵循“顺时应气”的养性之道。时至今日,“顺气养生”依然是国人较为推崇的生活方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仍以极大的韧性,不断进行着自我的更新和发展,及至当下,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彰显着时代价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9/527907.html

“晚清士绅为何推崇“病不延医”?” 的相关文章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么时候?

汉末三国时期吕布两次被曹魏大将围攻,是在什么时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天下无敌,无人可以战胜,曹操打吕布,说吕布非一人可胜,只能派最厉害的大将,一起围攻吕布,这六位大将分别是许褚、典韦、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这六员大将两次围攻吕布一人,而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为何不上?吕布...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死后年遐龄是什么结局?雍正为何会放过他?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中国清朝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罚是很严厉的,他给年羹尧列举了九十二项大罪。虽然是九十二条大罪,但是雍正想表现自己是个宽宏大量的君王,没有凌迟砍头之类,而是赐他一条白绫,让他自杀。年羹尧死后,雍正并没有饶过年羹尧身边的人。...

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乾隆上位后大肆给宗亲翻案 乾隆为什么和雍正做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继位后,大肆为旧朝宗室翻案,他为什么偏要和雍正唱反调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对于乾隆来说,是一个创造历史的一年。这一年,乾隆正式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原爵;这一年,他下令将已去世36年的弘晳恢复原名,收入宗籍;这一...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秦始皇穿的龙袍是黑色的 后世皇帝为何没有人敢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穿的黑色龙袍,为什么后世皇帝不沿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起秦始皇嬴政,身上的话题总是讲不尽!他扫灭六国建立第一个大一统朝代,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筑长城,有人说他是暴君,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是非功过自留待后世评说!秦始皇剧照相信大家看过的影...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公认的万人敌,熊虎之将,不管是统兵打仗,还是武艺,都是实至名归。巅峰时期的关羽,武艺非常厉害,解白马之围时,风头无两,盖过曹操所有的名将。当时,勇冠三军的颜良接连斩杀吕布部...

刘备临死前托孤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刘备临死前托孤的时候 刘备为何没有把兵权交给诸葛亮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临死前,为何把兵权交给李严,架空孔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夷陵之战过后,刘备病入膏肓,好在当时赵云援救及时,否则刘备根本回不到蜀地,极大可能会被东吴将领生擒、活捉。届时刘备又将如何自处?如何面对孙权,这很难说。但是在刘备回到蜀地,也就是白帝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