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守城的士兵为什么宁愿砸石头,也不愿推倒梯子?老兵:傻瓜才推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9-27)540

前言

云梯宛如天降利器,轻松登上城头殊不知,推翻之难如登天。滚木砸下,士兵折损惨重,可这攻城之势如穷狼般凶猛,只需一错即溃。战场上弥漫硝烟,君临生死的唯有胜负之号角,所谓攻守易守难,终究只在一念之间。

春秋战国,六百余战为王

提起中国历史,之一印象便是“朝代更迭”。王朝兴衰,战火纷飞,自古以来,兵连祸结。追溯历史,春秋战国无疑是兵家必争之时。短短两三百年间,无数英雄豪杰为一统中原而奋力厮杀。按史书记载,那时期六百余场大大小小的战争在中原大地上演,足以证明当时战火纷飞之甚。

当时,中原分裂为数百个诸侯国。各国兵强马壮,为争夺霸主地位,你方唱罢我登场,兼并并吞之事几乎日常发生。要占领他国之地,夺取城池乃首要之务。于是,攻城拔寨成为各国兵家争胜的不二法门。那时攻城之人架起巍峨的云梯,运来高大的攻城车辆,想方设法突破城池;城内守军则在城头上推下万斤重的木石,誓死守卫故土。双方均竭尽所能,死守生天之力,可见攻守之难。

那个时代,英雄辈出,睢盱、墨翟、孙膑、吴起等名将出场频繁,每场战役都是残酷焦灼的厮杀。最终,经过无数场硝烟弥漫的血雨腥风,仅剩下六个强国存活,秦王最终完成统一大业,开创大一统帝国盛世。看似轻易的攻城夺地,实则历尽千辛万苦,方得一统大局。

云梯巍峨,石块危机四伏

虽说历史已远,攻城拔寨的激烈场面仍历历在目。影视作品中,云梯高耸,士兵蜂拥而上,可守城士兵徒手推倒之。这样的场面不免让人疑惑,城墙之高,云梯之坚,怎一个推字了事?

其实,古人早已用心良苦,将攻城兵器打造得坚固无比,非常难以推倒。据《吴越春秋》记载,当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时使用的云梯,“凡十五道,道道高七丈”,可见攻城云梯之高大非同小可。云梯底座更是结构复杂,牛皮包裹,根本无从推动。

再者,云梯顶端还备有倒勾,一旦架上城墙便牢牢勾住,务求稳固。攻城军事先想到,城墙上守军定会想方设法破坏云梯,所以特意设计倒勾加以防范。如此巍峨坚固的攻城设施,想来即便几十人也难以推翻吧。

当云梯历经千辛万苦终架上城头,这时,守城士兵面临的,已成危机四伏之境地。他们眼睁睁看着敌人即将爬上城头,夺取自己心血守护的家园,却几乎无计可施,唯有孤注一掷,使用木石弹弓之类的武器疯狂反击,但收效甚微。这时,他们已顾不得自己,只求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阻敌上城,哪怕受伤牺牲也在所不惜。面对如此艰难困境,守城指挥官的决策能力与队伍的执行力尤为关键。稍有差池,城池便会陷落,他们的牺牲也将白费。

此时此刻,敌我双方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守城将士步步为营,谨防敌人乘虚登城;攻城士兵屡屡试探,寻求空隙而入。双方各出奇谋,你来我往,惊心动魄。这场攻守之争,看似平静,实则胜负悬于一线。

老兵不推,看破云梯本质

面对高大结实的攻城梯,凭什么老兵知道不可鲁莽推倒?这源于他们对攻城工具的了解与判断。在老兵眼中,推翻云梯不仅无用,还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

老兵们深知,攻城梯的结构复杂,根本不像普通梯子那样单薄。它的底座宽大,有时还包裹牛皮以防冲击。一旦架上城头,倒勾牢牢固定,绝难推脱。再者,敌人为防守军破坏,往往在梯子上涂抹剧毒。若是鲁莽接触,只会给自己招来死亡的阴影。

相比之下,老兵更看重有效阻敌。他们选择用木石、火油等手段攻击爬梯敌人,这需要极强的瞄准技巧,但效果却远比推梯直接。在老兵眼中,只有傻瓜才会白白去推云梯,不仅满手剧毒,还可能被固定的梯子反弹伤到。他们早已看破云梯的本质,知道运用城墙之利,以远制近,如何应对才是致胜之道。

可以说,老兵之所以不推翻云梯,是基于对形势的判断和对战术的精准把握。他们看似手无寸铁,却有过人的智谋与勇气。在危急存亡之秋,老兵率先看清战场的本质,做出果断选择,方保城池不陷,民心不丧。这也给后人以深刻启示:面对强敌,切不可急躁,唯有沉着应对,方能化险为夷,反败为胜。

一城之罹,兵败如山倒

古语有云,守易攻难,无疑点出了攻守双方的差异。攻城一方人多势众,但真刀实枪冲锋陷阵则非易事。守城方人少力弱,但固守有力,足以支撑。历史上屡见守少胜多的典范,昆阳之战就是生动注解。

王莽时期,昆阳之变爆发,王莽大军四十二万围攻起义军一万余人。人数相差数十倍,王莽大获全胜似乎在望。但起义军屡次击退王莽军队,巧妙利用地形,坚守昆阳一个月有余。王莽军士气衰弱,军心涣散,最终不战而北撤。

此战昭示,守城军虽寡,但有坚固城池作为依托,足以抵御敌军强攻。攻城军虽众,但将士猝不及防,则难以取胜。起义军以逸待劳,深沟高垒,与民众十分团结,这成为战胜王莽十余万大军的关键。兵法云,“,守势坚固方为上策。

可以看出,攻城易守城难,终究只在一念之间。城池乃万人之命运归宿,于危急关头,唯有百倍勇气与坚强意志,方能守城攻克,毋使民心涣散,国破家亡。

结语

今观古战,启示现代;当思守攻之辩,惕勇谋之要。望中华儿女世代传承自强不息之魂,于维护家国之间,传承百战百胜之魄力。唯有心存谋略,百折不挠,方可在敌强我寡的境遇下守成攻克,从最困难的局面中找出生机,化危为安,扬我中华之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309/528458.html

“守城的士兵为什么宁愿砸石头,也不愿推倒梯子?老兵:傻瓜才推” 的相关文章

裴秀在地图学上做出哪些贡献?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裴秀在地图学上做出哪些贡献?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人物生平效力袁...

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隆科多为什么不选老十四选雍正 雍正后面为何抛弃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隆科多为何会选择雍正,而不是老十四,后来又为何会被雍正抛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709年,康熙复立了太子胤礽,并在随后晋封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为亲王,同时晋封十四子胤褆等人为贝子。明眼人当时就可以看出,胤礽这个太子被复立,不过是...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三国时期蜀汉四相之一,身负重托但壮志难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与诸葛亮之间有何故事?

杜微(生卒年不详),字国辅,梓潼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吏。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少时跟随广汉任安学习经学。东汉末年,担任益州从事,但不久后辞职。杜微装作耳聋,隐居于山野之中。后来诸葛亮想要任命杜微为益州主簿,杜微推辞,诸葛亮便派遣车辆去迎接杜微。二人见面后,诸...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汉武帝能够和秦始皇并肩 汉武帝都有哪些贡献

还不知道:汉武帝半生黩武,为何却能比肩秦始皇?有哪些贡献不能忽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41年即位,到公元前87年去世的汉武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比较广泛而深远的一位皇帝。汉武帝在位时间更是长达54年之久,作为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功绩显赫,无论是在...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甘宁跟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当时,关羽的军队有三万人,关羽精选了其中的精锐士兵五千人,准备堵住上流,在浅...

康熙死活陪伴六十年的心腹被雍正处死 这人到底知道了什么秘密

康熙死活陪伴六十年的心腹被雍正处死 这人到底知道了什么秘密

对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连夜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哪怕一个不懂历史的人,也能凭借常识,判断出皇帝身边的宠臣应该善始善终这件事,可这个常识在雍正继位后就被打破了,因为康熙刚驾崩没多久,他就处死了父亲身边,兢兢业业工作了六十年的心腹,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