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徐阶,大明版“忍者神龟”
【灰色的徐阶】
嘉靖驾崩,最忙的人除了太子朱载垕,还有一个徐阶。
嘉靖四十一年,跨越了无数人的尸体,徐阶终于站到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徐阶打倒了严嵩,用的是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手段。要除掉一个奸臣,你有时候要比奸臣更奸,但一旦你用奸臣的方式打倒了奸臣,那只是打倒了人,而不是打倒了奸。
在目睹了诸多前任的结局之后,徐阶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当上内阁首辅的,更清楚他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嘉靖朝担任首辅的四年多时间里,徐阶的许多做法与严嵩并无二致。严嵩整死夏言,徐阶搞死严世蕃、胡宗宪;张璁、夏言勇于任事,敢于抗旨不遵,徐阶不敢;嘉靖喜好服用丹药,徐阶就炼药以进;嘉靖对青词的需求日益见长,徐阶就推荐青词好手户部尚书严讷、礼部尚书李春芳入阁。
严嵩之后,徐阶能久居要职,根本原因与严嵩一模一样,就是对嘉靖的绝对服从。
两人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对财富的追求上,徐阶要比严嵩有过之而无不及。严嵩贪的以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浮财居多,徐阶就很有投资意识,他最喜欢贪的是土地。到最后,徐家在松江占有土地数量达到二十四万亩土地(一说四十万亩),这里是大明王朝最富庶,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这份家业十个严嵩也抵不上。
有很多例子说明,徐阶对财富有着疯狂的追逐行为,真要追究起来,贪污这个罪名就足以让徐阁老粉身碎骨。
在朝局方面,整个形势也没什么太大好转。徐阶这个首辅当得碌碌无奇,大臣们对他很失望,批评他“玄文入直,伛偻献谀”。大刺头海瑞更讽刺他是“容悦顺从”,只能算作一位“甘草阁老”。意思说徐阶为人处世非常圆滑,不办难办的事,谁也不得罪。
他们说得都没错,只要嘉靖能多活个十年,徐阶这个首辅一直当下去,怎么看,怎么像另一个版本的严嵩。
可嘉靖毕竟还是死了,没来得及多消费徐阶。
嘉靖一死,徐阶之一件事便是召来门生张居正一起写遗诏和登极诏。
遗诏名为遗诏,实际和皇帝关系不大,基本由内阁主笔。等草稿打完,皇帝差不多也嘎了,所以皇帝一般是没什么机会看到他自己遗诏的。
如果一位内阁首辅的任期恰好在两位皇帝之间,那么拟写遗诏绝对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大的使命,这份诏书是对前任皇帝一生的总结,和新任皇帝的施政纲领。
比如杨廷和代写的正德遗诏,长达一万数千字,对朱厚照同志一生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在历史上相当著名。
徐阶代写的遗诏怎么样呢?
字数很少,还不到500字。
内涵相当丰富,让大家怀疑是不是出自徐阶手笔。
这份短小精悍的诏书,以朱厚熜同志的口吻,简短回顾了他执政45年的是非功过,承认自己犯了沉迷修道、大兴土木、杀戮谏臣三大过失,原因是他老人家“过求长生”。
朱厚熜说(徐阶说),这些行为有损圣德,无益于中兴大业,影响了一代士气、政风,危害匪浅。
某种程度上,这份遗诏可以看作另一个版本的《治安疏》,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嘉靖执政的功过,可谓盖棺论定。
在讲究“为尊者讳”的古代,要写出这样一份遗诏,不但要有清醒的头脑,更要有非凡的胆识和勇气。
徐阶硬是做了,把嘉靖的裤子一扒到底,丝毫不留情面。
讲完过失,诏书还进行了拨乱反正,将大礼议中因反对嘉靖而获罪的大臣全部恢复名誉,为直言进谏获罪的言官 *** 。存者招用,死者优恤,并提出下一步要做的事:处罚道士,停止斋醮,提拔贤才,裁减冗员。
听到这份遗诏,朝堂上下哭成了一片,有人直接就哭晕在了大殿上。
大臣们的痛哭,绝非是哀痛于嘉靖之死,而是对嘉靖时代结束的一次总控诉。
几十年过去了,被杀大臣墓地前的树苗已长成参天大树;被贬的许多已终老流放地;就连当年正当壮年的那些官员,也已鬓发须白,垂垂老矣。
数十年来正气抑制,政风日下,一两代人就这样毁了,当年那个有作为的群体已不复存在。
朝局如此,他们几乎已放弃了希望,没想过还会有这么一天,更没想到这天来得如此之快。
遗诏名为遗诏,大家都清楚这是谁的意思。徐阶口碑一夜逆转,他的做法得到朝中上下拥护,人们把他比作杨廷和再世。
徐阶这个人很复杂,复杂到他不亮出最后那一下,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打什么牌。
徐阶的长处亦在于此,他的聪明就在于能认清形势,该忍时一定要忍,不迂腐,不拘泥,正所谓:“君子藏器与身,待时而动”。
很久以前,他也是一个能够仗义执言,孤胆陷阵的正直之士。那时候,他以为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白色。
他更认为黑色终将覆灭,白色将会涂满世界。
随着年龄渐长,当年白色的徐阶变成了黑色,而此时的黑色占领了胜利的高地,代表着白色的大臣们反而逐渐褪色,消失不见。
不过他明白,白色的失败并不能代表黑色的胜利,因为无论是黑色还是白色,都无法长久地立于不败之地。
正义能够战胜邪恶,邪恶也能击败正义。
看来,做人不能泾渭分明,也不能非黑即白。做人,要做一道精致的灰。
徐阶懂得变通,明白官场的潜规则。他有政治家的精明,也有政客的狡黠。不管徐阶私德如何,为人怎样,仅就斗倒严嵩和拨乱反正这两件事,就已够得上“名相”一称。
纠错归纠错,嘉靖的面子还得照顾,遗诏最后强调,已故皇帝朱厚熜对痴迷道教的错误已有所反省,所以他还是个好皇帝。嘉靖的谥号,被定为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庙号世宗。隆庆元年三月,葬入北京昌平永陵。
经常有人会问,明朝什么时候由盛转衰的?或者问,大明究竟是亡在哪个皇帝手里?
我的回答,下降通道在朱瞻基时期就开始了,只是曲线比较平缓,看起来不那么明显。要说真正让这条曲线走出一个大弧线,就是在嘉靖执政这段时间了。
嘉靖一朝不是没有机遇,更不是缺少有能力匡扶社稷的大臣,但嘉靖没有把握历史给他提供的机遇,反而是让许多昔日社稷功臣变为了朝廷罪人。
不夸张地说,嘉靖执政四十五年,毁了两代人。他是聪明没用到正道上。前期他整天琢磨怎么操控大臣,让大臣们内斗,给大臣留下天威难测,威柄在御的绝对权威形象。
后期他用严嵩当手套,开启大明诛杀首辅之恶劣先例。严嵩专权下人人自危,官员开始结党避祸,给政治生态带来恶劣影响。
这不是大臣们个人的悲哀,是嘉靖之治的悲哀,是嘉靖本人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是大明的悲哀。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